有一句话叫做“无效的勤奋比懒惰更可怕”,崇祯皇帝就是死在了无效的勤奋之上。所以,拯救大明朝的办法,其实也很简单,崇祯皇帝“懒一点”就可以了。
看看大明朝的“懒政”皇帝们。万历皇帝,曾经33年不上朝,明朝还是该做什么,就做什么,该打的仗也大部分都打赢了。嘉靖皇帝,24年不上朝,明朝一样的活了下来。正德皇帝恍恍惚惚的过了16年,明朝也是安然无恙。即使是崇祯的上一任天启皇帝,酷爱木匠活,天天居于深宫打造家居,但是明朝也并没有面临大的劫难。
因此,崇祯皇帝完全可以通过“懒一点”来稳定住大明朝的局势,只要崇祯知道他该做的核心工作是什么就行了。
这里有个故事,发生在刘邦和韩信之间。韩信因为钟离眛的事情被贬为淮阴侯,迁居于洛阳,刘邦就经常找韩信谈论诸将领的能力问题。一次,刘邦问韩信,“如我能将几何?”就是问韩信,我能带多少兵呢?韩信回答道,“陛下不过能将十万。”刘邦就又问,那你能带多少兵呢?韩信答,“臣多多而益善耳。”刘邦当然不服气了,大笑道,那你为什么还被我抓了。韩信说,“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言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这个故事,已经说明了皇帝要做的事情就是“善将将”,也就是善于用人,只要做到了这点,基本上天下无忧。那些专业和细节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完成就可以了,做皇帝的只需要根据自己掌握的更全面的信息,做一个综合判断,简单的批示“行与不行”就可以了。
崇祯皇帝其实只要做两件重要的事情就足够了。一件是找到正确的人去做正确的事情,另外一件是搜集到准确的情报信息,知道怎么判断事情的对错。做到这两点,其实也不难,东林党人去做事,阉党人去监督,锦衣卫和厂卫搜集情报,崇祯皇帝只需要让这个组织架构有效的运转起来就足够了。
但是,崇祯皇帝执政期间做了什么呢?
继位后,就杀死了魏忠贤,彻底整垮了阉党,造成东林党独大。
而崇祯整个执政期间,一共杀了两个首辅大臣,撤换了五十个内阁大学士。同时,还撤换了十四个兵部尚书,其中九人被治重罪:斩首一人,治死一人,自杀三人,下狱两人,革职查办两人。刑部尚书,前后撤换十七人。处死或被逼自杀的督师、总督,合计十一人。各地巡抚被斩杀十一人、未来得及问罪先行自杀者一人。
而崇祯"一日杀三十六官"也并非空穴来风,崇祯十二年三月,以失地之罪,一次斩杀了蓟镇总监邓希诏、分监孙茂霖,顺天巡抚陈祖苞、保定巡抚张其平、山东巡抚颜继祖,蓟镇总兵吴国俊、陈国威,援剿总兵祖宽、李重镇等三十六名官员。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崇祯没有做到,这种情况下,累死了崇祯也不会有什么好的效果。而打仗呢,胜败为兵家之常事,很多将领、官员就因为战败被处死,这也不是用人之道,完全可以让将领戴罪立功,或者交钱赎罪么。
看看崇祯时期有多少著名的文臣武将,熊廷弼、孙承宗、卢象升、孙传庭、曹文昭、祖大寿、陈奇瑜、秦良玉、左良玉、满桂、马世龙等等,包括降清的洪承畴、吴三桂,都是优秀的人才。其实,只要崇祯皇帝足够信任其中一个人,就足以挽救大明的国运了,他就是洪承畴,结果将这么优秀的一位人才白白送给了对手。
天灾不可怕,可怕的是人祸,而“人祸”的制造者就是崇祯自己。所以,大明朝怎能不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