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赵光义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弟弟,在赵匡胤因病突然去世后,继皇帝位。奕天认为用“志大才疏”来评价赵光义是最为恰当的,赵光义的才能无法支撑他的梦想,梦想没能实现,赵光义自然不能被称为雄主了。
如果相对全面客观的评价赵光义,奕天认为,赵光义政治手腕强悍,有梦想,敢作为,但军事才能太弱,导致赵光义的功绩不足以盖过他用过的阴暗政治手段,所以,赵光义得到的总体评价不高。
赵光义可以成功夺得皇位,可见,其政治手腕是比较强悍的。特别是比较流行的诸如“烛影斧声”、“金匮之盟”的故事,让大多数都认为赵光义是篡位登上皇帝位的。这个是赵光义的一个污点,但历史上篡位的皇帝多的是,只要当上皇帝后有非凡的作为,基本上就会被忽略了。
赵光义的内政,还是比较有作为的,比如扩大科举招录的人数,让更多有才华的人得以施展才能;鼓励垦荒,大力恢复因为五代十国的连年战乱造成的农业生产荒废,让人民安居乐业;确立文官治国的制度,稳定社会局势(这个在当时是有先进意义的,五代十国的连年征战,都是大军阀割据造成的);同时,还修订图书《太平御览》、《太平广记》等,为宋朝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而且,赵光义对百姓还是比较有仁慈之心的,著名的成语“雪中送炭”就来自太宗。根据《宋史》的记载,有年冬天天气特别冷,太宗想到了贫苦高龄者,于是“召赐京城高年帛,百岁者一人加赐涂金带。”,下令给京城年纪大的人赏赐棉衣,百岁以上的外加一条带子。“是日,雨雪,大寒,再遗中使赐孤老贫穷人千钱、米炭。”,赏赐的当天,天竟然下起了大雪,太宗又想到了那些独居老人和穷困的人,并让人送去了钱粮木炭。天下人心不就是这么来的么,可见,太宗还是有值得称赞的地方的,至少要比那些只打雷不下雨的强。
赵光义有了“文治”,但差在了“武功”。
赵光义在国家统一上的功绩,取消了吴越国的国号,并亲征灭了北汉,再次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之所以说形式,是因为相对汉、唐,地盘少了很多。
太宗两次北伐大辽,一次远征交趾(越南),均以失败告终。
太平兴国四年北伐,宋辽大战于高粱河,在宋军占优的情况下,大败。当时,太宗亲临指挥,结果中箭,竟然自己乘着驴车慌忙逃跑了。其实,这时宋军并未全败,还在固守涿州。如果太宗肯于舍财,犒赏三军将士,收买人心,激励三军将士,重新部署,还是有机会反击胜利的,但是赵光义却下令撤军了。
太平兴国五年,赵光义派军征伐交趾(越南),由于用人不当,宋军之间毫无默契,造成了进攻兵力不足,主帅侯仁宝中计战死,此前作战胜利的陈钦祚军撤退时,被追杀,大败。赵光义得知之后,命令撤军,交趾保持了独立。
雍熙三年,北宋名将齐出,分为东中西三路大军伐辽。这次北伐,前期非常顺利,诸路军马纷纷取胜。东路军主帅曹彬、米信却犯了错误,轻敌冒进,导致粮道被劫,在岐沟关之战中被辽军大败。这次失败原本是可以避免,或者不至于大败,结果两位主帅,在被辽军包围,并切断粮道的当天夜里竟然弃军逃跑了,结果东路宋军大溃。然后,太宗就下令撤退了,造成了西路军损失了大将杨业等数人,而北宋一代名将潘美也被丑化成了潘仁美。岐沟关失败后,东路还是有兵力可以跟辽军一搏的,结果赵光义再次怂了。
反过来看看周世宗柴荣,太祖赵匡胤,一次的失败不怕,改变策略继续打呀。果然是不会打败仗的统帅,一定在军事上没有大的作为,绝对是真理。赵光义就死在这上面,不会打败仗。
正是由于赵光义在“武功”方面的一塌糊涂,导致他永远没法成为“一代雄主”,也将他的“文治”功绩掩盖,再加上他用了很多阴险的政治手腕,导致太宗的光辉全无,只剩下被嘲笑、被批判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