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广被杀,萧皇后是有责任的,不过微乎其微,即便她尽了责,也改变不了隋朝败亡的结局。在宇文化及等兵变前,迹象早已显现,连宫女都看出来了。萧皇后竟然阻止上奏,导致乱军反叛成功,杨广被弑杀!
大业十四年三月,随着各地义军的风起云涌,杨广的表弟李渊,在晋阳起兵,攻破长安后,拥立杨侑为帝。眼见天下局势一天天败亡,杨广心灰意冷,在江都生活了两年的他,准备继续向南,移驾丹阳宫。
压抑了很久的关中侍卫们,终于忍受不了,他们在虎贲郎将元礼,与直阁裴虔通带领下,推举宇文化及为首,闯入行宫,抓捕并绞死隋炀帝。
其实,这场叛乱一点不意外,早在两年前,隋炀帝杨广第三次下扬州的时候,护驾的军士就表现出了内心的不满。两年间,随着关中局势的巨变,军士们无不担心家中的妻儿老小,归乡之心日甚。
宫女听到这些消息,赶紧向萧皇后汇报。连宫女都能听到的消息,可想象,毫无秘密可言,事情已经到了相当危险的程度。然而,萧皇后的做法却是,捂起耳朵装聋人,她说:“天下事一朝至此,势去已然,无可救也。何用言,徒令帝忧烦耳!”从此,再也没有人向隋炀帝汇报实情。那么面对危局,萧皇后为何选择蒙蔽隋炀帝呢?
1、迎合隋炀帝,图自保的心理
萧皇后虽然过去很受宠,到大业十四年,也是年近六旬的老妇人了,估计昔日的宠爱早就衰退。在美女如云的皇宫,她能以旧日恩情,保住荣华富贵更现实。
这一点,从宫女第一次向她反应,有士兵企图作乱时的情形,就可见端倪。这么重要的信息,萧皇后不是亲自找隋炀帝禀告,而是让宫女自己去转告隋炀帝。这说明,两人的关系已经很陌生,即便遇到大事,都见不到面,或者不想见面。
不愿意在冷淡的关系上,再造成双方的不愉快,萧皇后对杨广有明显的惧怕心理,和自保的心态。
随着改革的失败,隋炀帝不但锐气全无,自己也堕落到醉生梦死的程度。他整日以女色和酒精麻醉自己,跟早年英气勃发,一心忙于政务的形象判若两人。早年,杨广在很多重大事件上,都有萧皇后的影子,如今,别说参与,能不引起杨广的厌恶,就已经是烧高香了!
当宫女反映军士们的不轨举动时,杨广像藏头不藏腚的野鸡,竟然将宫女斩杀!这个举动无疑让萧皇后深感恐惧和失望,假如反映情况的是她本人呢?杨广会怎样对待她?与其做无用功,还不不做!
3、对时局悲观,自认已经无可救药
当再次有宫女反映情况时,萧皇后直言不讳,天下已经不可救了,连皇帝自己都说出“好头颈,谁当斫之!”拿出了“拼死一乐”的心态,做最后的疯狂,谁又能改变得了时局呢?罢了罢了,就当安乐死吧!
就兵变这件事来说似乎萧皇后责任重大,是她的“麻木不仁”,导致杨广稀里糊涂送了命。其实,即便萧皇后尽到责任,及时提醒,既改变不了隋炀帝被杀的命运,也改变不了大隋灭亡的趋势。
大隋的败亡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杨广的堕落也不是眼前的事,甚至士兵哗变,也整整酝酿了两年!两年间,士兵们先是悲观情绪,接着怨言不断,然后是三五成群地逃往,再接着勾结议乱,最后共推首领作乱。
综上所说,表面上看,萧皇后在杨广被杀事件上责任重大,但细细一分析,她的责任微乎其微,顶多是态度上太消极。萧皇后已经无力改变一个,自寻死路的人,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