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苏辙的一篇文章,却掐灭了大宋复兴的希望!文人误国,比武将更甚

苏辙的一篇文章,却掐灭了大宋复兴的希望!文人误国,比武将更甚

为何世人都说“文人误国”,究其原因,是历朝历代大多都实行文治,以至于重文轻武,从而出现了较多误国者。毕竟武将只懂得打仗退敌,在制定国家政策及安定民心方面建树不高,唯有才高八斗且心思缜密的文人,才能够有这样的作为。但并非所有的文臣都有助于家国建设,有一部分文人偏执己见,缺乏合格的政治素养,才会出现误国误民的历史教训。比如著名文学家苏辙,就曾以一篇文章掐断了大宋复兴的希望,到底怎么回事呢?

宋代是诗词歌赋盛行的朝代,涌现出了许多的文学家和流传千古的诗词,是典型的重文轻武。在朝堂之上几乎都是文臣的天下,甚至连军中的主帅都有文臣担任。一方面是因为时代背景所致,另一方面是因为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的延续,这才有了大宋这样的局面。

文官大多都是嘴上功夫,即使再勇猛,也比不上久经战场的武将,因此宋朝的军事能力相当羸弱。虽然勉强支撑了一段时期,但是长此以往反而会将国家推向灭亡,这也是大宋被灭的主要原因所在。当然也有人想要挽救这样的局势,曾试图做些改革,奈何大多数的文臣都因循守旧,对此极力阻止,也预示着大宋最终的灭亡。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守旧派就是苏辙,也就是苏东坡的哥哥,他们苏家三人都是宋朝的大文豪,在文学方面造诣颇深,在科举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于是纷纷进入了朝堂。苏辙第一次科举位于甲科五等,不巧母亲刚好去世而失去了为官的机会,当他守孝三年之后再次参加科举,获得了四等的好成绩,从此开启了自己的官场生涯。

当时苏辙的文章具有很大的批判性,他直接就批判了宋仁宗的一些不足之处,不仅没有受到责罚,还因此被任命为秘书省教书郎。由此可见看出,苏辙这个人不畏权贵,有话直说,并不是一个趋炎附势的小人。但同时也可看出,他这个人过于耿直,不会做人不会说话,而这样的性格,注定他很难在官场生存。

当宋神宗继位之后,便开始了王安石变法,而苏辙就是其中的反对派。他虽然身负协助变法的职责,却处处阻碍变法的执行,一旦有他认为不妥之处,就开始据理力争。一开始王安石也是虚心接受,采纳他的意见,本以为苏辙会见好就收,相互尊重。没想到苏辙变本加厉,提出的意见越来越多,王安石没有办法只能上告宋神宗,让他赶紧将这个刺头赶走,于是苏辙就此被贬出京。在此之后,苏辙和苏轼两兄弟在官场都混得不怎么样,两人都满腹经纶却不懂人情世故,接连遭到贬黜。

直到宋神宗驾崩之后,宋哲宗继位,苏辙才又重新被召回。在此之后的八年时间,苏辙一路风生水起,走到了宰相的位置。只因当时哲宗尚未亲政,实权都在太皇太后的手里,而太皇太后跟苏辙一样,都是保守派,苏辙才受到了重用。宋朝看似稳定,其实早已被他们搞得外强中干,濒临灭亡的边缘。

宋哲宗亲政之后,想要再次启动变法,此时苏辙立马写了一篇文章,说太皇太后是在哲宗的授权下执政,一旦哲宗想要变法,就是在打自己的脸。同时他还痛斥了宋神宗变法的危害,说他搞得民不聊生,加速了大宋的灭亡。宋哲宗看完他的文章,差点被气吐血,很多人受到他的影响,也都纷纷持反对态度,变法已然不可能,最终哲宗只能将其贬黜。直到宋徽宗继位后,苏辙的官职才得以恢复。

作为文人,苏辙确实造诣很深,但作为从政的文官,苏辙又未免过于顽固。他只看到了新政施行的艰难,看到百姓因此受到的苦难,却没有去好好想想新政所带来的长远利益,没有从大局出发去考虑国家未来的发展,这才有了文人误国的教训。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宋哲宗,宋神宗,国家,王安石,宋朝,官场,苏辙,复兴,篇文章,比武,观点评论,太皇太后,宋哲宗,宋神宗,苏辙,哲宗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宋哲宗,宋神宗,国家,王安石,宋朝,官场,苏辙,复兴,篇文章,比武,观点评论,太皇太后,宋哲宗,宋神宗,苏辙,哲宗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宋哲宗,宋神宗,国家,王安石,宋朝,官场,苏辙,复兴,篇文章,比武,观点评论,太皇太后,宋哲宗,宋神宗,苏辙,哲宗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