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指的是开元年间。天,指的是天宝年间。开天时期唐朝的国运变化,就好像是从烈火烹油的盛世,一夜之间转变到战乱连天的乱世。这其中固然有诸多体制、经济等社会宏观方面的原因,可整个社会风气的转变,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
唐玄宗作为亲手缔造大唐开元盛世,同时也直接导致了安史之乱的一代帝王,其个人消费观念的转变,对整个社会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也与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进程,惊人的保持了一致。
图丨唐玄宗李隆基
如果说是唐玄宗逐渐转向奢靡的消费观念导致了大唐的衰落,可能有点夸大其词,但说唐玄宗消费观念转变带来的社会风气的奢靡,对大唐从盛世走向没落产生了相当的影响,则是毋庸置疑的。
开元初年,唐玄宗不仅在宫廷用度上厉行节俭,而且在全国倡导节俭之风,为开元盛世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公元710年,唐玄宗李隆基与太平公主一起发动“唐隆政变”,诛杀了意图学习武则天自立为帝的韦后集团,使大唐江山重新回到李家手中。两年后,李隆基即皇帝位,改元开元,表明了自己再次开创大唐盛世的决心。
继承皇帝位置后,唐玄宗并未忘了自己的初心,他励精图治,精简机构,将负责监督和监察的谏官和史官再次纳入负责国家大政研究的宰相会议之中,确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对官员考核,重视直接与百姓关联的县官的任命。
凡此种种,经过多年的努力,唐朝在经历“贞观之治”之后,又迎来了另一个盛世——“开元盛世”。
图丨反映“开元盛世”的绘画作品
在这一时期,唐玄宗不仅在国家大策上显示出卓越的见识,在个人消费观念,再准确一点说就是宫廷消费观念上,也提倡节俭,不浪费民力,由此对整个社会尚俭风气的形成,产生了有利的影响。
根据《资治通鉴》记载,在宫廷用度上,这一时期的唐玄宗主动颁布法令,禁止奢靡:
“乘舆服御、金银器玩,宜令有司销毁,以供军国之用;其珠玉、锦绣,焚于殿前;后妃以下,皆毋得服珠玉锦绣。”
除此之外,作为大唐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唐玄宗的节俭观念当然不止影响一个后宫,对于全国官员,普通仕宦,唐玄宗也提出了倡导节俭的风气。
图丨唐代张萱《唐玄宗游春图》
根据《唐大诰令集》中记载,唐玄宗曾颁布过这样一道法令:
“今四方晏如,而百姓不足,岂不以尚于珠玉,珍于锦绣,垦田畴而夺其务……自今以后,切令禁断,如更循旧弊,并归罪长官。仍令御史金吾严加捉搦。”
由此可以得知,开元初年,唐玄宗所倡导的节俭风气,不仅是他对于自身的需求,也是他对于大唐帝国臣民的要求和倡导。作为皇帝,他的一言一行自然深受官员们的重视,而官员们,则又是社会商人,富户,以及普通百姓效仿的对象。
由此,节俭的风气在全社会形成,并促成了开元盛世的出现。
开元盛世的到来,让李隆基被赞颂迷晕了眼帘,消费观念开始转向穷奢极欲,从而也带动了整个社会风气的变化
历史上的唐玄宗,是个毁誉参半的皇帝。作为明君,他前几十年励精图治,任用贤人,开辟的开元盛世不仅是大唐巅峰,也是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屈指可数的巅峰时刻,甚至自此以后直到现在,国外华人聚居的地方,还被叫做唐人街。这不能不说是唐玄宗的功劳。
但说他是识人不明,断送大唐国运的昏君的,也多有人在。天宝末年,因为唐玄宗消费观念转向奢靡,任用投其所好的安禄山等人,直接导致了安史之乱,让盛唐从极盛瞬间走向急衰,最后虽然在郭子仪等人的守护下重续国祚,但军镇割据的现象已经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最终彻底葬送了大唐王朝。
图丨莫高窟第156窟:张议潮将军统军出行图
《资治通鉴》记载:
“自天宝之始,边境多功,宠锡既崇,给用殊广,出纳之职,支计屡空。于是言利之臣继进,而道行矣。割剥为务,岐路多端。每岁所入,增数百万。”
皇帝的的奢靡,自然不仅仅是宫廷日用的奢靡,偌大的王朝,就算唐玄宗天天吃金子,也不足以影响到国运。更重要的是,自从开元盛世之后,唐玄宗逐渐升起了骄奢之心,每有军将打了胜仗,就认为是自己重整国力的结果,于是大肆赏赐升官。
由此,边镇的将军们有学有样,没有敌人的,也要创造敌人。连连大战得胜需要赏赐,国家没钱,唐玄宗只能任用会敛财的人为官。而从开元盛世到天宝年间,社会经济不进反退,这些敛财的人也不能凭空产生财富,只能是剥削人民。
图丨日益骄奢的唐玄宗
由此,大唐虽然看上去还是一副盛世气象,但骨子里早就被唐玄宗给掏空了。然而唐玄宗自己却浑然不觉,依然在自己开元盛世的美梦里不愿苏醒。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唐玄宗消费观念转向奢靡,其下官员百姓们,自然也有学有样,整个社会的风气迅速的转向奢靡,王公贵族们以奢为美,大肆浪费,最终形成诗圣杜甫诗句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社会现象。
图丨反映“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绘画作品
综上,笔者认为,唐玄宗消费观念在开元末期,已经开始从节俭转向奢靡,这种奢靡不仅是宫廷之中“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奢靡,更是在他作为皇帝,代表国家行为之中的奢靡,好大喜功,大肆的封赏军将,以表现自己开创大唐盛世的功勋,并由此引发了整个社会,尤其是上层社会的效仿,最终掏空了唐朝。
古代封建王朝时期,皇帝集天下大权于一身,权利的集中效应,使得长时间在位的皇帝难免被下面的人摸透,然后投其所好,导致晚节不保
作为皇帝,唐玄宗消费观念的转变,对唐朝的影响无需拽词,前文已经说过了,就算不能说唐玄宗消费观念转向奢靡直接导致了盛唐的衰落,至少也得为此负相当不一部分责任。
单从唐玄宗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在长达五十年的皇帝职业生涯之中,前后巨大的转变来看,这近乎是一种必然。中国历史上但凡长寿并且在位时间长的皇帝,无一例外的都陷入了这种怪圈里头。
汉武帝一生功盖千秋,甚至让一个民族都以他的王朝来冠名。唐玄宗开创开元盛世,让国外至今管华人叫做唐人,其对中国,对世界的影响不可谓不大。
图丨描绘“开元盛世”的绘画
从个人能力和操守上来看,汉武帝和唐玄宗这两位皇帝都可以说是两千年的封建历史上,无数的明君,那么为什么这样贤明的君王,到最后难免晚节不保呢?
撰写《资治通鉴》的司马光对此的看法是:
“明皇之始欲为治,能自刻厉节俭如此,晚节犹以奢败;甚哉也!”
《旧唐书》中,这样说:
“开元二十年以后,李林甫、杨国忠相继用事……嗜欲转炽,国用不足,奸臣说以兴利,武夫说以开边。天下骚动……盖小人启导,纵逸生骄之致也。”
《资治通鉴》将唐玄宗逐渐奢靡的原因归结于“奢靡之易以溺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富贵使人堕落。《旧唐书》中将唐玄宗晚年奢靡的原因归结于奸臣小人“启导”,当然有一定的道理。
图丨纵情酒色的唐玄宗
但唐朝也有李世民在“贞观之治”的盛世之中,一直没有变的奢靡,小人也不是唐玄宗时期才有的,为什么偏偏到了唐玄宗手上,就可以被富贵侵蚀,被小人引导了呢?
笔者认为,唐玄宗由节俭转向奢靡的原因,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权力的集中效应。古时帝王,集天下大权于一身,万千百姓臣民,生死皆在其一念之间,这种现实之下,皇帝当得越久,下面人对皇帝的秉性就熟悉了。
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皇帝也是人,当全天下的聪明人都在琢磨你喜欢什么的时候,不要说人间的皇帝,玉皇大帝也能找到弱点。瞄准着你的弱点去攻击,去引导,怎么可能不被侵蚀呢?
图丨安禄山的胡旋舞
另一方面,权利的集中效应带来的是皇帝自我认知的错位,所谓三人成虎,当天下人都将皇帝当成神灵的时候,一年两年可以用一代明君的修养认清自己。五十年的时间,放个木头人在皇位上被顶礼膜拜,也要成神,何况是人。
成了神,自然就失去了人心之中的敬畏,由节俭转向奢靡,也就是顺其自然的事情了。
结语
综上,唐玄宗消费观念从开元初年的厉行节俭,到开元后期乃至天宝年间转向奢靡,是在权力的集中效应下的必然结果。
作为皇帝,他的消费观念不止是宫廷日用,更是在很多国家行为,诸如赏赐功臣,决定开启特大型的工事,如隋炀帝时期的开凿大运河等等方面。这种奢靡于社会进步,商业繁荣等方面,也许有一定的好处,但对于当时的国家百姓来说,无疑是很糟糕的。
因为对皇帝行为的效仿,唐玄宗消费观念的奢靡对整个社会风气,也产生了不好的影响,使得唐朝数代皇帝积累下来的财富在乱世还没有到来之前就被耗空了,徒留下一个虚有其表的盛世外延,只待安禄山等人轻轻一推,就土崩瓦解了一个鼎盛的王朝。
每每读此,不免使人感慨。历史的意义在于警示后人,只有现代人能从中吸取教训,才能保证我们的盛世长久下去。
参考文献:
《资治通鉴》
《旧唐书》
《唐大诰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