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四季文史
公元1402年6月的一天,解缙、胡广、王艮三位大臣齐聚老乡吴溥家中商量对策。
“靖难之役”的关键时刻,朱棣已经兵临南京城下,此时三个人各有心思。解缙和胡广都发誓,若南京城破,必将以身殉国。而坐在墙角边的王艮却一言不发,暗自神伤。
三个人走后,吴溥对儿子说,有些事不能只看表象,解缙和胡广只会投降,而以身殉国的只有王艮。吴溥的儿子对父亲说的话,感到十分得惊讶。
《明史·列传第三十一》:
一豚尚不能舍,肯舍生乎?
吴溥的话音刚落,隔壁胡广家传来声响:外面兵荒马乱,务必将猪关进猪圈,别给跑丢了。吴溥听后,说了上面这句话。意思是,国家危难之际,他生怕损失一头猪,何况是他自己的性命呢?
果不其然,燕王朱棣还没打开城门时,解缙、胡广二人早已在城外迎接朱棣,以表忠心,而王艮则在家中喝了毒酒。
翻阅历史不难发现,每逢朝代更迭时,总有想王艮那样为“气节”而不肯低头之人,也不乏有解缙、胡广等“识时务者”。在建文帝时期,除了王艮,还有一人选择了玩命坚守,他便是大名鼎鼎的方孝孺。
方孝孺被“雪藏”16年
朱元璋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乞丐皇帝”,正因此,对于上马打下来的大明王朝,他格外珍惜。为了坐稳江山,也为了给太子朱标扫清障碍,明朝初年,爆发了震惊全国的“四大案”:胡惟庸案、空印案、郭桓案、蓝玉案。
洪武九年“空印案”爆发,山东济宁知府方克勤被卷入此案,最后含冤而死。方克勤虽然死了,但他的3个儿子都非常优秀。很多人都说,不出20年,方家孩子们肯定会东山再起。
方克勤的三个儿子,分别是方孝闻、方孝孺、方孝友。其中老二方孝孺更是远近闻名的“神童”,而且他还有一个大咖老师宋濂,这位老师也是太子朱标的老师。所以论起来,朱标和方孝孺还是师兄弟的关系。
方孝孺自幼聪明,人称“小韩愈”。《明史》记载朱元璋有一次看到方孝孺的一篇文章的情形:
太祖喜其举止端整,谓皇太子曰:“此庄士,当老其才。”
朱元璋告诉太子朱标,此人人品、学问都很好,可以终身让他辅助你。
不难看出,朱元璋对方孝孺十分欣赏。不过朱元璋却无意在此时让他走上仕途。朱元璋的做法与李世民托孤有异曲同工之妙。彼时,李世民怕重臣李懋功不能为太子李治所用,特意将其罢免,之后交代李治登基后将其请回。说白了,朱元璋的做法就是想让朱标对方孝孺更加重视,同时也要让方孝孺有存在感。可见朱元璋的驭人之术很高明。
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去世。当时有人建议朱元璋将方孝孺请出来辅佐朝政,朱元璋说“今非用孝孺时”。那一年,方孝孺不过25岁。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驾崩。临终前,他告诉孙子朱允炆,招方孝孺入朝辅政。
建文帝不敢有违祖父的遗愿,立即召方孝孺入京,并封为翰林侍讲。就这样,方孝孺被朱元璋“雪藏”16年之后,终于迈进大明王朝的政治中枢。只是让方孝孺没想到的是,他这一去便再无回头路。
再度出仕,辅佐江山
朱元璋主政时,方孝孺始终没有得到重用,不过他也没闲着。方孝孺家乡搞起了民办教育,专心教学,以致于到最后他桃李满天下,而自己也早已名声在外。
被朱允炆请到南京时,方孝孺已经年过40。朱元璋生前就曾告诫朱允炆,要善待方孝孺,坐上皇位后,朱允炆自然不敢怠慢。“侍讲”对方孝孺来说是非常合适的一个岗位,因为在很多治国经略上,方孝孺都能给建文帝很好的建议。
作为明代著名的饱学大儒,方孝孺欲效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只是他与朱元璋的“霸道”性格不同,方孝孺的思想还是比较“复古”,在他的建议下,甚至一度恢复了古代的井田制。
朱允炆十分倚重方孝孺,《明史·方孝孺传》记载:临朝奏事,臣僚面议可否,或命孝孺就扆前批答。意思是,建文帝临朝议政,有时会让方孝孺在屏风前帮助自己批复奏折。虽然方孝孺的官职看似很小,不过很明显,他已经走进明朝政治核心圈。
建文帝坐上皇位没多久,在兵部尚书齐泰、太常寺卿黄子澄二人的建议下,朱允炆准备“削藩”。朱元璋在位时,曾提醒朱允炆,削藩风险太大。不过此时的朱允炆已经将爷爷的话搁置脑后。史书里虽然没有记载方孝孺对削藩的建议,不过他认为燕王部队都是北方人,一定适应不了南方的酷暑,所以燕王肯定不战自败。
显然,朱允炆的削藩得到了方孝孺的认可。而且,建文帝征讨朱棣的各种檄文都是出自方孝孺之手。
武则天曾因骆宾王一篇《讨武曌檄文》而对其恨之入骨,此时方孝孺的征讨檄文,也让燕王朱棣视其为眼中钉肉中刺。
很明显,方孝孺低估了燕王的实力。朱棣打着“清君侧”的旗号,以风卷残云之势,迅速南下。建文四年五月,朱棣的大军到达长江口,南京城危在旦夕。此时建文帝问计方孝孺。方孝孺建议派庆成郡主(朱棣的堂姐)到朱棣军中去求和。朱棣毕其功于一役,这招“感情牌”肯定不能撼动他的决心。
当时许多大臣还建议朱允炆放弃南京逃往南方再图复兴,毕竟当时明朝的大部分国土还在建文帝掌控之下,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但建文帝犹豫不决,他又请教方孝孺,方孝孺说:“君王死社稷!”建文帝采纳了方孝孺“死守待援”之策,坚守南京城。
而当李景隆和朱橞偷偷打开金川大门之时,建文帝才知大势已去。一场大火,建文帝朱允炆不知去向,方孝孺则被生擒。
方孝孺作为饱学之士,文学造诣首屈一指,不可否认,但在军事谋略上,他并非科班出身,所提军事化建议,捉襟见肘,有很大的局限性。可以说建文帝的大败,与方孝孺有直接关系。
方孝孺玩命坚守,朱棣偏偏不让
如文章开头所述,解缙、胡广两位大臣终究还是降了朱棣,但方孝孺没有投降,也没学王艮那样,随旧主殉国,他在等待时局的审判。
攻下南京之前,朱棣曾答应过“妖僧”姚广孝(“黑衣宰相”)一件事,那就是不杀方孝孺。姚广孝是朱棣的智囊,不夸张地说“靖难之役”是在这位僧人的鼓捣下开启的,所以对于这位高僧的话,朱棣基本上言听计从。
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
姚广孝曾告诉朱棣说,方孝孺一定不会投降,让朱棣万万不可杀害方孝孺,因为方孝孺是“天下读书人的种子”。
然而《明史纪事本末》记载,朱棣入城之后,立即清算建文旧臣。他张贴了一份44人的清算名单,其中文臣29人,武将15人。左榜文臣名单中,包括了六部的主要官员。
揭榜左班文臣二十九人:太常寺卿黄子澄,兵部尚书齐泰,礼部尚书陈迪,文学博士方孝孺,副都御史练子宁,礼部侍郎黄观,大理少卿胡闰,寺丞邹瑾户部尚书王钝……
无疑,被写进榜单的都是朱棣非常痛恨的人。有碍于姚广孝的建议,朱棣欲叫方孝孺替他写一份继位诏书,一来可以让方孝孺戴罪立功,二来自己可以名正言顺地当这上这个抢过来的皇帝。因为在古代讲究名正言顺,如果方孝孺主动投降并替朱棣写下诏书,那么朱棣这个皇帝之位就显得顺理成章。
只是朱棣也低估了方孝孺的坚定立场。清朝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记载了两人的一段对话,这段对话坚定了朱棣诛杀方孝孺的决心。
朱棣:我打算效仿周公,帮侄子周成王来治理天下。
方孝孺:周成王(指建文帝)在哪?
朱棣:周成王自焚而死了。
方孝孺:那你为何不立周成王的儿子呢?(建文帝的次子朱文圭被活捉,年仅2岁。)
朱棣:他太小了,国家需要成年的君主来治理。
方孝孺:那为何不立周成王的弟弟呢?(当时朱允炆的三个弟弟都在,其中三弟朱允熥是朱标的嫡子,已经成年。)
朱棣被方孝孺的话噎住了,过了一会朱棣说:这是皇家的家事,不用你操心,你只要帮我写诏书就行了!
面对朱棣的咄咄逼人,方孝孺果断拒绝了,他对朱棣吼道:
死即死耳,诏不可草。
朱棣问方孝孺,你就不怕我灭你十族吗?方孝孺答道:“你灭我十族又如何?”
朱棣完美地继承了朱元璋的心狠手辣,面对方孝孺的“不识抬举”,他命人割烂方孝孺的嘴巴,剪掉他的舌头。关于方孝孺的死有“凌迟之刑刑之”和“磔戮于市”两种说法,不论哪一种,都十分惨烈。随后朱棣下令,杀方孝孺十族。方孝孺的人生最终定格在46岁。
《明史·方孝孺传》中,并没有记载方孝孺被灭十族,只记载了四个字:“并夷其族”。即朱棣仅仅杀了方孝孺的父族,至于妻族、母族和门生,并没有波及。虽然这一点颇受争议,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明史》和《明史纪事本末》都有记载,因方孝孺而死的族人,就多达873人。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方孝孺的成名,不在于他英勇赴死,而在于他在被杀之前已经是天下人读书的种子,因此他的死更加成就了他气节和名望。所以,姚广孝的担心还是很有前瞻性的。
一百多年后,明神宗朱翊钧下令为方孝孺彻底平反,并把因方孝孺而获罪的人的后裔全部赦免。后人因叹方孝孺之忠,纷纷为其立庙祭奠,把他看成是明朝的道德典范。
很明显,方孝孺的“忠”值得钦佩,也让人动容,然而,这种“忠”值得吗?于明朝而言,朱棣夺权之后照样可以带领明朝走向辉煌;于建文帝而言,这种“忠”更显“愚忠”,相对于心胸狭隘的朱允炆来说,朱棣的雄才大略远非他所及,所以方孝孺的死可以说没有什么意义。正因为方孝孺的“不识时务”,才让八百多条无辜生命冤死于朱棣的屠刀之下,这显得非常不值。
方孝孺的死值得尊重,只是他玩命地坚守,确实值得深思。
(方孝孺的坚持到底有没有意义?毫无疑问,他的气节可歌可泣,不过以八百多条无辜人命为代价的“忠”,对于明朝和朱允炆而言并无实际意义。仅为作者愚见,欢迎点评关注。图片源自网络,侵权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