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棣的威逼利诱之下,天下第一名仕方孝孺苍劲有力地在朱棣的继位诏书上写下了四个大字。朱棣看后,气得咬牙切齿:“好你个方孝孺,竟然敢戏弄朕。来人啊!把他拖下去,诛十族。”方孝孺到底在继位诏书上写了什么,能让朱棣怒火中烧,非要把方孝孺诛十族不可。
我们把时间拉回到了公元1402年,此时的朱棣进入南京城,建文帝在一场大火中不知所踪。那么接下来,朱棣要做的事情就是坐上皇帝的宝座,但是皇帝的宝座不是想坐就坐,还需要走一些比较正式的流程,昭告天下,自己坐上皇帝宝座是得到大家的认可。这些流程就有一个环节就是要起草继位诏书。
那么请谁来起草诏书呢?众人商议觉得这个重任非建文帝的旧臣方孝孺不可。为什么要方孝孺来写继位诏书呢?因为方孝孺是明代洪武、建文时期一位饱学之士,更是是当时天下文人的代表。方孝孺年轻时,曾师从元末明初文坛领袖、思想家、理学家宋濂,研习学问,成为一名饱学之士。学而优则仕,方孝孺曾任建文朝翰林侍讲学士,虽然官品不高,但无论是讨论国家大事,还是为建文帝读书解惑,他都是建文帝身边不可缺少的近臣之一,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如果方孝孺给他写继位诏书,那就意味着,朱棣登基等到了天下文人的认可。
朱棣派亲信部将领去请方孝孺为自己写继位诏书,朱棣的部将来到了方孝孺的府邸,方孝孺闭门不见,并让府中仆人,告诉朱棣的部将方孝孺已经外出了,不在家。部将没办法只能够无功而返。次日,朱棣还让部将继续前往方孝孺的府邸,一直在门口守候,从早上一直等到了晚上,这样一方面是为了表达朱棣的诚意,另一方面是让方孝孺没有推脱的借口。方孝孺被逼无奈,直接走出大门口,当着朱棣部将的面义正言辞地拒绝朱棣的邀请。第二次别拒绝,朱棣在想,这个倔老头,是不是在装清高,非要我亲自登门邀请。
于是朱棣决定亲自登门拜访。见到朱棣带着一队人马到来自家门口。方孝孺不但没有给朱棣下跪,反而先声夺人,嚎啕大哭起来,哭声震耳,悲彻殿宇。朱棣心想,方孝孺,你这是演得有点过头了。但毕竟朱棣还是有求于他来给自己下继位诏书,所以朱棣稍稍压制住了内心的真实想法,脸上装出了一丝怜悯之情,安慰道:“先生你不要这么悲痛,我这次来,不过就是效法周公辅成王。”
这里朱棣把自己比作了圣人周公。关于周公辅成王的故事发生在公元前1027年。当时,周武王刚刚建立了西周王朝不到两年病死了,他的儿子周成王继承王位,但是此时的周成王只有13岁,还未成年,而且周王朝刚建立不久,政权还很不稳固。在此事关生死存亡之际,武王的弟弟周公摄政,辅佐成王掌管国家大事,实际上是代行天子的职权。周公辅佐成王执政了七年,外平叛乱,内修典章制度,恪守臣子的本分,总算把西周王朝的统治巩固了下来。等到周成王年满二十岁的时候,周公主动把政权交给了周成王管理。这就是历史上倍受人们称道的“周公辅成王”。朱棣说要效法历史上的“周公辅成王”来掩盖自己谋反篡位的事实。
方孝孺听了冷冷地笑说:“好一个周公辅成王。敢问现在“成王”在哪里?”朱棣回答道:“建文帝因慌乱自焚死。”方孝孺接着说:“那你为何不立建文帝的儿子为皇帝呢?建文帝的天下,建文帝被烧死了,你可以立他儿子为帝,他才是第一正统的顺位人选。为什么你想立你自己为皇帝呢?”朱棣回答:“说这么大一个国家,能交给未成年的小孩子,这不是把国家大事当儿戏吗?这等大事应该有一个成年人来掌管,才能把这个国家才治理好。”方孝孺接着反驳道:“那你为何不立建文帝的弟弟为帝呢?”朱棣自知理亏,回答不上来,生气地说道:“说这是我们朱家的事,由不得你来说。”
朱棣接着命人拿来笔墨纸砚,威胁方孝孺给他起草诏书:“草诏非你写不可,你今天不写也得写!”方孝孺无奈只能拿起笔来。朱棣心里暗自高兴,你方孝孺不过是假清高,最终还不是胳膊拧不过大腿,怎料方孝孺在诏书上写下了“燕贼篡位”四个大字,写完把笔一扔,骂道:“乱臣贼子,岂可为君!”。这可比朱棣彻底惹怒了,拍桌子都拍成了两段,大声呵斥道:“我看你这倔老头是活得不耐烦了,来人啊!将他拉下去,诛九族。”
方孝孺丝毫没有畏惧,接着说道:“你诛我十族,我也不给你起草这个诏书!”朱棣听了,简直是要气炸了,高声叫道:“好家伙!我就给诛你十族!”于是,他就把方孝孺的全家九族满门抄斩,还把他的朋友、学生凑为一族,把“十族”全部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