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生活在盛唐,他的诗歌恣肆汪洋大开大合,充满了盛大的气象和奇瑰的想象,堪称浪漫主义诗歌的最高峰。
而杜甫生活的年代恰逢唐朝由盛转衰,他还经历了安史之乱,饱受战乱之苦,因此他的诗歌中充满了现实和批判,他所作的三吏和三别,都是对现实的真实刻画,让人清醒而痛苦的看到那一段历史。
李白和杜甫之后,人们对二人的看法和评价便走了两个极端,尊崇李白者便贬低杜甫,反之亦然,直到韩愈看到此种无聊的情况愈演愈烈,才不得不说了一句公道话,“李杜文章在,光焰万年长……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韩愈的意思是,李白和杜甫两位高人的诗作像熊熊燃烧的火焰,必将发出千万年的光芒……而你们这些评论他二人优劣的人,就像小小的蚂蚁想要撼动参天的大树一样不自量力!
确实,李白和杜甫的优劣,还真不是那些随意贬低和谩骂成功人士的人们所能评价的!
李白诗作的气象宏大和想象奇特是公认的特点,无可辩驳,而那些贬低他的人们却说他的诗歌不实际,不能反映现实!
这不是鸡蛋里面挑骨头吗?!
明明就是想象力爆棚的诗歌,非要跟现实扯上边吗?如此改造下来,李白还能是李白吗?他还能写出“燕山雪花大如席”和“白发三千丈”这样奇瑰的诗句吗?!
还有杜甫,人家明明是走的现实主义道路,偏要说人家太拘泥于现实,比不上李白想象力丰富,引人入胜!
这种谴责我等也是醉了!
杜甫在忧国忧民、关心民间疾苦方面还真不是李白所擅长的,他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不但写出了他的心声,还是整个时代的良心!
由于李白的想象奇特玄幻无迹可寻,而杜甫却是实实在在的描写现实,所以后世对杜甫的现实主义越来越欣赏,而且杜诗能学,只要认真学习,总能学到一些皮毛,不像李诗,根本就像是天外来客,只能仰望而无法同欢。
但是认真一些的话,对于勤劳勇敢、朴实安静的中国人民来说,李白的想象是补上了我们国民性中相对较弱的一环,特点方面属于补弱。
而杜甫则是发扬了我们中国人脚踏实地,循序渐进的优良传统,在思想和现实上走的更远,更得民心,特点方面属于加强。
但是只有李白和杜甫的特点结合在一起,才能发挥出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我们中国人才能脚踏实地,胸怀万里,才能立足现在,放眼未来,活出一个堂堂正正、痛快淋漓的中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