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草根皇帝朱元璋:老朱家的豪门遗产案

草根皇帝朱元璋:老朱家的豪门遗产案

古往开来选继任者是国家的头等大事,朱元璋也为选太子头疼,由于生活不太节制,就叮呤咣啷生了24个儿子,这都能组建俩足球队了还多出俩替补。24选一,这可不是一般的费事而是超级超级大费事。为了防止生乱,朱元璋很早就定下了皇位是老大朱标的,老二到老十四你们都去当王爷镇守边疆去辅佐老大。朱元璋的这个布置也很妥当,一来当爹的镇得住场子,二来朱标大哥当的可不赖,治理能力一流,人品也好,那是老爹溺爱,弟弟们尊崇,真是量身打造接班人。但不如意事常八九,任算盘子打得再好,也算不过老天,他想到了会威胁老朱家的炆臣武将,也想到了不让其他儿子抢老大的位置,唯独没算计到,他大儿子活不过他,这位五星好兵的太子居然在37岁就病死了,那一年老朱真是忧伤坏了,比他当年死了全家还伤心,怎样办呢?这朱标留下的空位终究谁来做呢?

这个时候,老朱的几个儿子们就有点跃跃欲试了,可是老朱并不理会,去去去,谁也别争啊,老大死了,皇位也得是他大儿子的,但是老朱回头一看,哎哟,我个去呀,老大的大儿子也死了,那就继续往下算吧,就这么这皇位落到了老大的二儿子朱允炆的头上。朱标死的那一年朱允炆才15岁,这个孩子的性格很像他爹,心眼儿贼好,待人特别诚实的宽厚,他皇爷爷超喜欢。

1398年,朱元璋死了,安葬完老头子之后,22岁的朱允炆接过了爷爷的大明江山,史称建文帝,天下是老朱打下的,想给谁就给谁,况且他又是一言九鼎、心狠手辣的明太祖。但是你的家产你想怎样分就怎样分,让你心满意了,我们吃瓜大众上哪儿看豪门争遗产大打出手的大戏,不行得重新分家。不爽的不止吃瓜大众,还有他那些儿子们,比如老四朱棣,要怪就只怪运气太差了,除了生得比朱标晚点,论能力水平也不比谁差,老朱对他的疼爱也不少。不得不说老朱养儿子是有点儿老农民思想,他喜欢让儿子们上山下乡,承受农民再教育,所以朱棣十几岁大时还回凤阳老家当过一阵子农民,人生的经历和磨练一点也不比太子少。再长两岁就被封为燕王,驻扎在北平领兵打仗,北平既是元朝的旧大都,也是兵家必争之地,让他驻守就是相中他的能力,当然也是充分的信任。

原本朱棣一辈子的任务就是好好地在边疆呆着,如今听老爹的,以后听大哥的。但老天爷又把他戏弄的一下,大哥先走了,二哥三哥也跟着去了,那是不是说这个皇位就该轮到他了,这事儿搁谁身上不得蠢蠢欲动。但是他爹是个死脑筋,偏要把皇位传给年幼无知的朱允炆,燕王虽然很不爽但也没办法,既不能抢也不能去造反,自古以来除了乱世造反,当皇帝的胜利率到目前为止还是零。当年他爹那是没办法,造反可能死,不造反必定死,我现在不但是亲王又是皇叔,放着好日子不过,干嘛要铤而走险豪赌一把去争什么皇位呢?

朱棣想当皇帝这事儿不假,但还没等他动手,南京那边却先下手了。朱允炆年少胆子却很大,新皇登基稳固皇权那可是头等大事,当时这些个藩王手上都是有兵权的,驻扎在北方边境的九位塞王更是手握重兵,宁王朱权有甲士8万,兵车6000以及精锐。而朱棣差不多也有十万人,这些藩王在辈分上都是朱允炆的亲叔叔,他们手下的人马一个个又骁勇善战,万一哪天要是闹将起来,还真是大祸患。朱允炆和齐泰、黄子澄等几个大臣就开端商议先下手为强。最先倒霉的就是朱棣的那个亲弟弟老五周王朱橚,老五原来在开封住的好好的,结果一家人先是被抓到南京,接着又被放逐到了云南;紧接着轮到代王朱桂了,这个人原本就性格暴躁,偏偏又遭到了大众的告发,正义的化身朱允文立即就下令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于是把这个叔叔也给抓了,后面的事情就简单了;齐王朱榑被废为平民,湘王朱柏是条汉子,不想受辱,自己把自己烧死了。一年时间里啊,这先后四个皇叔叮叮咣咣就被干掉了,朱允文越玩越嗨准备趁热打铁找个时机得把这个四叔也做掉。你说你就做就做吧,还提早跟四周人放这个狠话,他四叔朱棣就吓坏了,他晓得和他大侄子之间,不是他死就是我死,那怎样办?当然反了,造反之前他就先去了一趟南京,一进朝堂竟然连皇帝都不跪拜,杵在那儿摆叔叔的架子。这下可惹毛了南京的诸位大臣,朝臣们都劝朱允炆,燕王这太不像话啦,直接捆上砍了算了。天晓得朱允文那会儿大脑是不是抽风了,居然放过了朱棣,你说他发发善心吧,他曾经干掉了几个王爷,你说他不想杀朱棣吧,也不太符合他的本意,偏偏到了朱棣头上,朱允炆就开端念叨叔侄之情。就这样朱棣大模大样地回了老窝,结果一到家就失常了,南京也是不信啊,先后不停地派人刺探,结果燕王真的疯了,彻彻底底的疯了。朱允炆一听是把心放到肚子里去了,但削藩是稳固皇权的既定政策,不能由于燕王疯了就搁下了,该来的还是要来的,等到朱允炆处置完别的事情,终于准备向他的燕王叔叔下手了。

这时负责这个事的齐泰又抽风了,他没有把命令直接下给城中的驻军将领,而是交给了北平地方的一个叫张信的将领。这可是朱棣的老部下,是他一手选拔起来的,接到命令后是直奔燕王府通风报信。可朱棣照旧在那疯疯癫癫的发神经,要么就是歪头流口水,要么就是前言不搭后语,任由张信怎样说他就是不正常。张信急得大喊一声,您别装了,朝廷都把拘捕你们的命令下达给我了。话音刚落,一幕医学史上的奇观就出现了,长期失常、生活不能自理的朱棣蹭一下就恢复了安康,一瞬之间就完成了起床、站立、跪拜、感激等一系列复杂的动作,立马招出幕后的谋士共商造反大计。

朱棣造反要师出有名,总不能说侄子要弄死叔叔,不得不反之类的废话,终于在大明法典里面找到了一个理论支撑,假如朝廷奸臣当道,只需接到天子密诏,藩王就能够起兵征伐奸臣。于是上奏朝廷,把帽子扣在什么齐泰、黄子澄这些人身上,可天子密诏这类东西搞不来,朱棣的方法是什么呢?上书朝廷跟皇帝讨要,他脸不红心不跳的跟皇帝说,齐泰,黄子澄这帮奸臣就交给叔叔,我帮你办了,还没收到回住就拉起清君侧的大旗,带上大部队就杀过来了,叔侄之战从燕王之乱腰身一变成了靖难之役。

朱棣一反南京那边立马就慌了,立即派兵平叛,但朱允炆发现了一件让他很头疼的事,他爷爷把武将都给杀了,如今没有人给带兵打仗。还活着就剩下长兴侯耿炳文了,但是这个老头只会打防御战,进攻却不怎样行。可一时也没有别的人选,只好将30万大军交给了耿炳文,天晓得朱允炆满脑子里都装了些什么,在耿炳文出发前还干了件最蠢的事:特意把老耿叫来嘱咐,一定记住不能我叔叔给弄死了,不然在历史上就要背上杀叔的罪名了。到了河北之后两军一交手,耿炳文战败,不过耿炳文野战不行,守城却是他的看家本领,不管燕军怎么打就拿不下来。耿老头子看着城下燕军乐得合不拢嘴,想当年俺守长兴,张士诚的人围攻十年都拿不下来,要不然俺为什么要叫长兴侯呢?耿炳文晓得打仗的就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一口气打不下来,燕军就会士气低落,到时就会不战自溃,只需俺守住,耗也耗死燕王大军了,靖难之役可能也就结束了。

可就在这个时分,朱允炆又来一次神助攻,听信黄子澄的把耿炳文撤下了,派出了一代名将李文忠的儿子李景隆去带兵,他大约觉得虎父无犬子,李文忠当年把蒙古人打得一地鸡毛,他儿子应该差不到哪去,反正要比老耿只守不打好。听说换来了李景隆,朱棣差点没笑岔了气,论辈分李景隆还得管珠地叫一声四表叔,这个人就是个废物。果不其然,李景隆一上来就表现了他这个坑的特性,他带领了50万大军围攻北平,他手下的一个叫做瞿能的差点儿就攻了进去,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李景隆下令玩收兵回营,缘由很简单,属下先破城那不是抢了他的头功吗?就这么战机一逝,燕军前后夹攻,李景隆大败而逃。

随后在河北的白沟河,李景隆再次和朱棣相遇再次落荒而逃,南京方面就失去了主动进攻的才能,只能被动挨打了,不过朱棣欺负李景隆痛打落水狗的行为,也害了他本人。由于表现太差了,朱允文一怒之下就而已李景隆改用铁铉、盛庸等人执掌军队,这下搞得朱棣也没有软柿子捏了,还在济南吃了大亏,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燕军和南军就在河北、山东一带打来打去来。朱棣固然获得了一些成功,却也打了不少败仗,济南迟迟打不下来,在东昌,也就是今天的山东聊城,差输的只剩裤衩了,朱棣也掉入了包围圈。这时南军固然围困了朱棣,却不敢对他下手,因为皇帝朱允文说过不要伤害我的叔叔,就这样朱棣溜之大吉了,造反好几年,地盘也没能扩展几,兵力却日渐的损耗。关键时候 朱棣的谋士姚广孝道破了天机,不论这仗怎样打,说白了就是你和朱允文叔侄两人之间的事儿,只要有一个挂了,这仗也就结束了。不管怎么样都是你们老朱家的人坐天下,谁当皇帝都一样。和现在在山东河北耗着,不如直接杀到南京拼个鱼死网破去。一语惊醒梦中人,朱棣大腿一拍,对呀,我成天在外围敲敲打打个啥这是,二话不说,他点齐人马就向南京进发。

燕军又来了,山东等地的军队是严守城池,但是令他们想不道是,燕军不但不攻城,连后方都不要,一切人马轻装行进,直扑南京,沿途的城市,容易占领的就占领,不好打的就绕着走,当时朝廷大部队基本都守在山东济南,铁玄、盛庸那真是一头雾水,这个燕军汹涌澎湃的南下,既不攻城,也不掠地,这是要怎样呢?你们是去旅游吗?

但是很快,他们就想明白了,燕军这是冲着南京去,可是等他们反应过来后也晚了,南军星夜兼程向南追,这帮人跑了十几天路,追的是上气不接下气,费了老鼻子劲儿才追上了,结果被以逸待劳的朱棣给了他们一个大大的伏击战,南军败得是一塌糊涂。大胜之后朱棣挥师浦口准备横渡长江,可朱棣遇到了盛庸的顽强的抵抗,兵士经过长期的奔走达到了极限,连朱棣本人都有点扛不住了,但就在这时朱棣的二儿子朱高煦跟个悍匪似的,率生力军火速杀到,朱棣大喜过望,对他说好好努力,你哥身体不好。朱高煦这下就可就抽风了,他爹这话的意义就是要把将来的天下交给他呀,疯了一样率大部队左砍右杀,盛庸哪能抵挡住,南军是节节败退,燕军势如破竹杀到南京城下。

面对杀气腾腾的叔叔,朱允文这时分有点慌了,他就问大家怎样办呢?这个时分他教师方孝孺站了出来。皇上,您别慌死,守南京就行,南京城防巩固,还有十几万军队,只需拖上十天半个月,等到各地援兵,到了到时分就是里应外合,中心开花,朱棣即使是个燕子,他也插翅难逃了,假如打输了,天子死社稷,又有什么好怕的。朱允文呢,觉得教师说的挺有道理,于是兴师动众,布置守城,方孝孺的这个想法也并没有啥缺点,毕竟朱棣之前连济南城都打不下来,要他打南京,难道不是在搞笑吗?

但是还是那句话,瓦解常常都是从内部开始的,生死关头,朱允文再次给当了一次猪队友,他竟然派李景隆去守城门,这还不够,他又加派谷王朱穗监视守门,他以为朱穗坐镇过宣府,守城经历满格,一定可以抵挡住燕军,实践状况如何呢?这俩人呢,一个由于打了败仗受过惩办,憋着一肚子怨气没处发,一个是朱棣的亲弟弟,朱允文削蕃政策的受害者,您说让这两个人扼守城门,这到底是想把敌人拦在城外,还是想给敌人翻开城门,脑洞有点大,真不是普通人能比。果不其然,李景隆和朱穗主动开城门,燕军直扑皇宫,失望的朱云文放了一把大火,然后就彻底的消逝在了烈火之中,那场大火之后,再也没有人看到过朱允文,有人说他扮成了和尚从地道逃出,从此亡命天涯,也有人以为他当天晚上就被大火烧成了灰烬,朱允文的下落最后就成为了千古之谜。至此叔侄二人之间你死我活的争斗就此画上了句号。紧接着朱棣正式登基,改年号为永乐。大明王朝走入了一个新的时期,那么在朱棣的手中大明又会走向何处呢?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遗产,皇位,朱家,老大,儿子,朱允炆,朱棣,南京,老朱,豪门,故事传记,李景隆,燕军,朱允文,朱允炆,朱棣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遗产,皇位,朱家,老大,儿子,朱允炆,朱棣,南京,老朱,豪门,故事传记,李景隆,燕军,朱允文,朱允炆,朱棣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遗产,皇位,朱家,老大,儿子,朱允炆,朱棣,南京,老朱,豪门,故事传记,李景隆,燕军,朱允文,朱允炆,朱棣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