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历史,品味经典,感谢支持青年讲历史。
经历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积累,今天我们看到的中华文化,可谓是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而对于鬼怪的描述,自古以来都从未间断过。当然在科学发达今天,我们当然不会相信有鬼怪的存在,但对于科技不发达,比较落后古代却是人人信服。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古人对鬼怪的记载以及形象的描绘。我们会发现,鬼怪其实就是人,只不过是人的对立面而已。鬼神的世界也存在善恶美丑,高低贵贱,等级划分。封建社会皇权至上,天授人权,皇帝的权力来自上天,这其实就是统治者实行的愚民统治。古人借鬼神来约束人民的行为,例如举头三尺有神明,善人死后成神成佛。
恶人死后就要下十八层地狱,接受残酷的刑法。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以及清朝蒲松龄所写的《聊斋志异》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如果我们仔细分析故事中的妖魔鬼怪,透过现象看其本质,就会发现其实就是作者以文学作品的形式,借鬼神故事去讽刺当时社会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和官僚体系的黑暗以及统治者对人们思想上的禁锢。
艺术本就来源于生活,脱离生活的艺术就是高尚的虚伪,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是宋朝画家李嵩所创作的《骷髅幻戏图》,关于这幅图不同的人,却有着不同的看法,那么李嵩的《骷髅幻戏图》究竟想表达什么呢?
《骷髅幻戏图》的作者李嵩是南宋钱塘人,出生于1166年死于1243年。出身贫寒的李嵩原本不是画家,少年时靠木工为生。后来凭借着对绘画热爱,被当时宫廷画家李从训收为养子,并从李从训那里承授了画技。李嵩共担任了宋光宗、宋宁宗、宋理宗三朝的画院待诏,被人尊称为“三朝老画师”。
李嵩一生的画作有很多,题材十分丰富,各式各样,他的画从历史到现实,从皇宫到民间,生产到生活,城市到农村,在他的画中面面俱到。其中画作大多都是以反映农村风土和农民生活为主。而他的这幅《骷髅幻戏图》主要描绘的就是妇女和儿童生活中看表演的一个欢乐场景。
我们仔细观察这幅画的构图,最明显的就是构图上的对比,明与暗的对比,简单与复杂的对比,作者将骷髅置于黑色线条密集的城墙的角落,为这幅画增添了一些黑色的恐怖气息。但同时骷髅的对面光亮的地方添加了一个孩童,又增添了一丝生机,喜悦之景。
整幅画非常简单,中心人物是一个席地而坐,头戴幞头、身穿透明纱袍的大骷髅,手中还有一个提线木偶,张着嘴似乎在说着什么。大骷髅的身后是一位袒胸露乳在哺乳的女子,眼神紧紧地注视着大骷髅手中提线木偶。他们的对面是一个伏地伸着双手的孩童,好奇着想要去摸的状态,这个孩童的身后也站着一位女子,但女子的表情看起来有些着急,很紧张的样子,同时也伸出了双手想要去阻拦。
这幅画作的中心主题,其实与中国道家的齐物、乐死,佛家的寂灭、涅檗有很大渊源。骷髅本就含有死意,对面的孩童则是新生之意,骷髅吸引孩童,双方对立明显。生与死既相互对立,又相互吸引。画中大骷髅戏耍小骷髅,面向孩童,正是戏中之戏。
有人会问,大骷髅为何可以操控小骷髅,这正是画中所表达的无形之意。看似一套操作,其实有两套操作,看到的是大骷髅操作小骷髅,看不到的是一张无形的手对大骷髅的操作。观其图者,会不由自主地被吸引其中,孩童所表现的正是当局者迷,而孩童身后边出现惊慌表情的妇人,正是旁观者。
这幅画放在宋元时期,所表现出来的其实并没有恐怖的气息,而是一幅祥和欢乐的提线木偶艺人演出的场景,骷髅在宋元时期是一种常见的,关于谐谑式的隐喻方法,但是随着时光流逝,这种比喻义早就被人们遗忘了,这正是今天人们对这幅《骷髅幻戏图》感到骇异的根本原因。你对这幅画又有什么理解,可以评论下方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