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宋朝嘉佑二年的那届科举考试到底有多牛?看完考生都有谁就明白了

宋朝嘉佑二年的那届科举考试到底有多牛?看完考生都有谁就明白了

读书虽然不是成功的唯一道路,但却是最快的一条途径。

提到科举考试,大家一定都不陌生。自隋朝开创科举考试始至清光绪三十一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科举考试在中国的历史上,前后共经历了一千三百余年。作为封建统治者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之一科举考试,在千年来造就了大量的政治,思想,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的人才。

封建王朝也曾因为他们的出现,辉煌一时。虽然以今人的眼光来看,科举考试大部分选拔的都是庸才。其实不然,因为在严苛的封建思想压迫下,根本就无法出现真正的人才。而且统治者也不会允许有思想泛滥者出现,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人在灿烂的中华文明中留下了辉煌的一笔。比如令学生党们又爱又恨的文言文,古诗词。

确实如此,今非昔比,在经历过多年脱繁入简的我们。冷不丁地来一首文言文属实费些力气,不过这并不是学习不好的问题所在,更不是我们今天要聊的重点所在。我们今天聊的是关于宋朝嘉佑二年的科举考试,这场科举考试绝对是历史上绝无仅有一场科举。无论是从含金量还是对后世的影响上来说,都是称得上是千年第一榜。为什么要说宋朝嘉佑二年的科举考试最牛呢?看完考生们都有谁就明白了。

嘉佑二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从正月初六起,到三月初五,时任科举考试主考官的欧阳修,奏名进士,各科共录取899人,其中,进士388人。是不是突然想起了“醉翁之意不在酒”,没错就是他写的《醉翁亭记》。不过欧阳修可不是重点,重点是他上报的进士们。

进士一甲三名为状元章衡,榜眼窦卞,探花罗恺。是不是都不认识?没关系,接下来的人,肯定是您终生难忘的人。我们先说三位,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中的大文豪。有苏轼、苏辙、曾巩三人。说到苏辙,苏轼两人就不得不提他们的老爸苏洵了。这位大器晚成的老爸,虽然痴迷了一生科举考试,但是并未高中。然而这并不影响苏洵取得辉煌的成就,凭借着其一股活到老,学到老,不死终会出头的韧劲。

慢慢的就在地方上变得小有名气了,而且还成为了欧阳修,韩琦等人的座上宾。是当时实至名的大学者,而且他还开创了蜀学。嘉佑二年,苏洵携二子入京,怀着满心的期待将儿子们送进了考场。虽然最后二人没能高中前三,但是二等也已经很不错了。就这三人,单从文学造诣来说,这父子三人绝对是当时首屈一指的人物,其文学作品更是在当时广为流传。

清人何绍基所书,门两边是张鹏翮的题联: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蜀中多才子;三苏天下奇。

除了二苏,苏辙,苏轼外,还有一位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就是曾巩。曾巩,字子固,江右人,出生于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后居临川,其在文学、史学、政治等方面,都享誉极高。尤其是文学成就颇为突出,其文章“古雅、平正、冲和”,世称“南丰先生”。

曾巩自幼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十二岁时便可书写成文。嘉祐二年,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曾巩为官期间,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十分关心民生疾苦。除了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外,曾巩还与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并称为“南丰七曾”。

说到这你以为就这么结束了吗?当然没有,还有宋明理学的引路人张载、程颢二人。程颢,字伯淳,号明道,世称“明道先生”,宋朝的儒客大家。曾历任鄠县主簿、上元县主簿、泽州晋城令、太子中允、监察御史、监汝州酒税、镇宁军节度判官等职。政治上,主要是反对了王安石的新政,但是在学术上,程颢和其弟程颐,二人同为北宋理学的奠基者。

其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张载同为北宋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嘉祐二年,三十八岁的张载赴汴京应考,在候诏待命之际,张载受到了宰相文彦博的支持,在开封相国寺设虎皮椅讲《易》。之后担任多职,他的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因其言简意赅,被后世传颂,经久不衰。

张载因其讲学于关中,故被人们称为关学,其学主要以《易》为宗,《中庸》为体,加以孔、孟之法。认为世界万物的一切存在和一切现象都是“气”,即“太虚”,主张“理在气中”。又认为只有“德性之知”才能认识“天下之物”。在当时与周敦颐、邵雍、程颐、程颢合称“北宋五子”。张载死后被尊称为张子,封先贤,奉祀孔庙西庑第三十八位。

除了上述几位大家以外,还有王安石变法派的核心干将吕惠卿、曾布、章惇等人。这些人都同出于嘉佑二年的科举考试。这场科举考试,所选出的人才,或许他们的职位,并不是有多高,但是他们的成就却横跨了文学、思想、政治乃至军事多个领域。更将北宋文化的繁华推向了巅峰,然而繁华总有落幕的一刻。这些思想如同金箍一般,深深地植根于人们的脑海之中,始终影响着人们思想乃至今日。

今天我们由北宋嘉佑二年科举考试为例,介绍了那些曾经叱咤北宋文坛的大人物。其实最主要的目的,更希望大家以小见大,在当今我们面对传统文化时,我们应该如何去做。虽然这些文化都曾是封建王朝禁锢人们思想的武器,但这并不代表,这里面全是糟粕。还是有精华的,所以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的推陈出新,才能避免被全盘西化。

如果今天我们老祖宗留下的东西,我们自己都不去继承,谁又能将他们发扬光大呢?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政治,张载,南丰,文学,考生,曾巩,程颢,都有谁,人才,思想,观点评论,张载,嘉佑,科举,曾巩,程颢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政治,张载,南丰,文学,考生,曾巩,程颢,都有谁,人才,思想,观点评论,张载,嘉佑,科举,曾巩,程颢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政治,张载,南丰,文学,考生,曾巩,程颢,都有谁,人才,思想,观点评论,张载,嘉佑,科举,曾巩,程颢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