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以后,对于出身贫贱的人来说,社会为他们打开的唯一上升缺口就是科举考试,受够穷困折磨的人们,对科举抱的希望格外大,需要迫切改变自己的命运。
苗霈霖,安徽凤台武家集人,祖上世代贫农,科举对于他来说有着和别人不一样的重量,所付出的努力也太多了,三十岁时终于考中秀才,可是而立之年,一个秀才并不能给他的生活带来多大的改观。
苗霈霖生活的那个年代风雨飘摇,清廷面临来自四面八方的威胁和困扰。对内,南方太平天国运动如火如荼,北方捻军也满地开花,对外,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创伤还来不及医治,英法联军又前来侵犯,强势勒索,咸丰皇帝为首的统治集团已是焦头烂额。
可是,乱世对于有野心的人说,却提供了发迹的机会。此时,捻军势力风起云涌,不甘寂寞的苗霈霖投靠到捻军。
但是加入捻军后,苗霈霖发现这竟是一群大字不识一个的草莽,这么能与这种粗人共谋大业呢?骨子里读书人的清高,让他最终选择离去。随后,他又怀揣十二分自信到寿州知州金光筯处大谈自己的用兵见解,希望得以重用。
可惜热脸贴了冷屁股,金某见多了他这种“满腹经纶”的穷知识分子,对他多说的并不感冒,表现出一脸的冷漠,自知无趣的苗霈霖只得灰溜溜地离开,回到乡里继续着不咸不淡的生活,可是越碰壁他的野心就越膨胀。
1856年,捻军打到了苗霈霖的家乡,地方上的豪强势力纷纷遭殃,这对苗霈霖来说,却是他人生的转折点。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地方乡绅想到了平日里最爱吹牛皮的他,万一这个吹牛B的人口里的治兵之策好用呢。
于是,苗霈霖开始在地方豪绅的支持之下组建武装苗家军,一身才艺终于如愿施展。
苗霈霖心里一直有一个偶像那就是朱元璋,朱元璋当年就提出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用兵方针,他加以改造,提出"高筑寨,广积粮,先灭贼,后称王"的策略,挖壕沟,筑城墙筑,原本散落的村庄,变成有坚固防守的城寨,果然起到了很好的军事防御作用。
一时间,皖北、豫东之地也纷纷效仿,城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苗霈霖本人也声名大噪,势力迅猛膨胀,成为据寨数千,拥众数十万余的大军阀,同时官运亨通,位居二品。
终于发达显赫了,但眼前的这一切还是不足以填满心底的欲望,对名利的追求已经遮掩了其他意识,以至于不考虑该种做法是否理智。
1860年10月13日,当英法联军攻陷北京后,咸丰皇帝带着眷属以"秋狩木兰"的名义慌忙逃往热河。并颁布圣旨,要求苗家军前往勤王,苗霈霖表面恭敬顺从,但心里却打起了自己的算盘,他认为实现自己最终抱负的时刻终于到了,这难道不是获取渔翁之利的好时机吗?于是自树大旗与大清分庭抗礼,建立天顺王国,称"河北天顺王"。
如果此时稍微收敛一下野心,理智地分析可知,清王朝虽然此时面临凶恶险境,但毕竟气数未尽。这是苗霈霖第一次公开反清。
1861年2月,他私下和捻军达成谅解,表示愿意归顺太平天国政权,并“蓄发”表决心,天平天国遂封他为"奏王"。但同年6月,他又觉清军势强,就自保投降了,安徽巡抚翁同书上奏替他开脱,清廷也卖给他一个顺水人情,责令他"带团立功",也就没有追究了。
但第二年1月,他却又倒向了太平军和捻军,联合捻军进攻颍州府(安徽阜阳),3月,当清军大量兵力云集颍州,苗沛霖见没有取胜希望,再次倒戈降清,联合清军大败天捻联军于颍州。可惜却让捻军头目张乐行逃走,清廷对他很不满。
为了解除嫌隙,赢取清廷的信任,苗霈霖决定做出一件大功绩,他把注意打到陈玉成身上。他派部下装扮成乞丐,送信给陈玉成,诱使他来到寿州,可见苗霈霖真的很卑鄙。
如史书上所言,一到寿州,陈玉成,及导王陈仕荣等重要将领就被苗沛霖捕获。英王怒骂苗沛霖:"尔权真是无赖小人!墙头一根草,风吹两面倒;龙胜帮龙,虎胜帮虎,将来连一贼名也落不着!”
一语成谶,陈玉成的这句话很快就印证了,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自知罪孽难赦的苗沛霖再举反清大旗,末日也终于到来,在乱战中被部将所杀,苗家军也随之土崩瓦解。
这种结局似乎让我们觉得是咎由自取,但在悲愤人物作为和人品的时候,也可以读出某种凄凉。中国古代一直以儒家理论作为治国方略,“学而优则仕”是儒家对学习目的定义,如果一个人读书不是为了当官,那么读书对他来说就毫无意义,他也就什么都干不了。
尤其是出身低微的人,通过科考这条道路通向上层社会是多么重要,重要到可以摒弃其他一切,可是当他终有一天登高望远时,却又发现理想和现实还是那么遥远。毁灭苗霈霖的正是他的野心,一个人拥有雄心大志无可厚非,然而也就是巨大的野心也可能将自己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