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香料建造房子?是不是很神奇呢?曾经古书上有记载,在唐朝有人就是用香料建造房子,比如在唐玄宗时期,就为杨贵妃建造了沉香亭,用料方面主要就是沉香木。
相传,唐玄宗与杨贵妃在沉香亭畔赏牡丹,兴致甚酣,便急召诗仙李白进宫为贵妃作诗。李白尽管醉意朦胧,但一挥而就,写下了千古名篇——《清平调》: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实际上在唐朝的王公贵族以及达官贵人中,使用沉香木建造亭、台、楼、阁或者房屋,不仅是一种见怪不怪的平常事,而且即使是在民间一些富贵家庭,也会使用沉香木作为房子的主梁或支柱,富贵人家甚至还会将沉香木裁切为檩子使用。
沉香木是一种天然的香料,不仅质地特别坚硬而且千年不腐。沉香是瑞香科沉香属植物,来源既有中国海南、广东、福建等地的国产沉香(又称白木香),也有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缅甸、柬埔寨、印度等地的进口沉香。
根据《唐六典》等文献,唐代时国产沉香(白木香)作为土贡已被列入制度,此外,通过朝贡、贸易等方式,亦有大量进口沉香不断输入中土。在建筑物中使用沉香木,不行可以体会到,“与君子交,如入芝兰之室”的别致情趣,同时经常嗅闻沉香不仅可以防病治病,而且还能起到延年益寿的作用。这也是古代人使用香料建造房子的主要原因。
香料的广泛应用:不只是建房子
唐人不仅用沉香来建房子,而且对沉香还颇有研究。唐代历史学家杜佑说:“沉香所出非一,形多异而名亦不一:有如犀角者,谓之犀角沉;如燕口者,谓之燕口沉。今其材(指当时刚由波斯人李苏沙进献到朝廷来的一批沉香)可为亭子,则条段又非诸沉比矣。”由此看来,唐人已经非常清楚什么样的沉香材质可以建造房子了。
唐人对香料是非常热爱的,除了用来建造房子外,唐人还把香料进行加工,并用在了日常生活中。唐朝上层社会的男男女女都生活在香云缭绕的环境之中。他们的身上散发着香味,浴缸中加了香料,衣服上挂着香囊。皇帝登朝时要熏香,祭祀时要熏香,看大臣的奏章之前要熏香。进士考试前,主考人和考生要在香烟袅袅的香案前行礼。
此外,以香料或香木制作各种奢侈器物可谓花样翻新:唐玄宗时,华清池的长汤池(大浴池)内,立有沉香块堆叠成的假山,象征海中的蓬莱三山(《明皇杂录》);赏赐安禄山的家具中包括长一丈的“贴白檀香床”、“白檀香木细绳床”(《安禄山事迹》)。唐懿宗从法门寺迎佛骨到长安,以金银为宝刹,“刻香檀为飞帘、花槛、瓦木、阶砌之属”(《杜阳杂编》)。
香料贸易繁荣的原因
唐朝时期中外交流频繁,进入中土的香料品种增多,海运的发达使海船可以直接往来于南中国海与波斯湾之间,从而使东南亚、南亚、西亚乃至非洲等地的香料大量涌入中国。
香料是丝绸之路上朝贡、商贸以及宗教活动的重要代表,对丝绸之路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法门寺地宫出土的香料中研究发现榄香、沉香、乳香以及唐代“和香”制品。迦毗国献郁金香,叶似麦门冬,九月花开,状如芙蓉,其色紫碧,香闻数十步,华而不实,欲种取根。”可以看出,唐代大部分的香料是以进出口贸易、西域诸国的朝贡、礼仪往来等方式获取。当时的外来商人为唐人运来胡椒、龙涎香、沉香等质轻价昂的香料,再通过以物易物的方式换走中国的丝绸,这是外来香料传入中国的重要方式之一。
《大唐和尚东征传》就记述,鉴真和尚曾在广州看到珠江水面云集着各国海船,船上香料堆积如山。另据其他各种文献透露,香料品种琳琅满目,至少几十种。在外来香料大量输入后,中国出现复杂多样的“和香”方式,“和香”即为混合多种香药,以其芳香的特征做成多种形式、多种用途的加工品,而且许多“和香方”是由佛经中习得。
唐朝的香料贸易不断发展繁荣,造就了那个时期丰富多彩的用香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