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是明末清初的重要人物,也是当时天下人以为的下一个大一统王朝的开国皇帝,鼎盛时期号称拥兵百万之众,虽然是号称但七八十万还是有的。结果却戏剧性的快速崛起快速消声灭迹,这是为什么呢,今天宋安之来说说。其实有时候如果是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的情况,那么再多的人也没什么用,被如狼似虎的清兵打的屁滚尿流也属正常。李自成起于草莽之中,战于明末天灾之时,借了明军疲于应付清军的东风,才可以一路看似惊险实则幸运至极的开启不死小强状态攻进北京城逼死崇祯帝成就大业的。正所谓站在风口猪都可以飞起来,李自成就像那头猪一般站在风头,凑对了时机,开创了像其他开国皇帝开国初期那般大成就。但问题在于同样翱翔于天际,那些开国皇帝是真的大神,可以飞的自由自在,李自成这头猪飞起来了,却没有待下来的实力,最后只能以火箭般的速度掉下去,然后摔死,成全了入关摘桃子的清朝。李自成的崛起其实很戏剧性,首先他的兵源是无穷无尽的广大农民群众。(来自宋安之独家原创)因为明末乱世恰逢小冰河时期,天灾延绵不绝,腐朽无能的朝廷赈灾无力,崇祯帝下的罪己诏也是无用,导致了北方大地灾民无数,易子而食都成为常态,老百姓最基本的饭都吃不饱都活不下去了,走投无路之下造反起义的比比皆是。而李自成抓住了农民大规模起义的机会,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可谓是恰到好处,就像一群人漫无目的的前行时,有人亮出一盏灯大家蜂拥而来一般,兵源是源源不断。兵源有了,那么崛起的时机呢?
李自成崛起的时机其实更是好到爆,就像当年站在风口的猪一般。李自成的风口就是明朝与后金(清)的战争,面对内有李自成等农民起义军,外有清军的进攻,明军是疲于两线作战。像崇祯十一年,面对杨嗣昌的围剿李自成被打的狼狈的剩下十一骑逃走,末日终于要来临。结果清军来犯边关告急,围剿的官兵调到前线,李自成也算是逃过一劫。而李自成就是趁着明军两线作战疲于应付的空子崛起了,最后完成了灭明大计。但猪终究是猪,不可能永远站在风口也不可能永远一直在天空飞着。李自成戏剧性崛起以后,建立的大顺政权取代了明朝的位置以后,却并没有达到相应的高度,比如说关外的清军,李自成下意识认为明朝跟清军的恩怨与自己没关系,因为没有足够的重视,只是自信满满的招降吴三桂,再象征性派唐通的八千人马前去共守山海关,结果招降吴三桂不成,还被吴三桂勾结清军打了一个伏击战。当然说归说,李自成的能力还是可以的。招降吴三桂不成以后,李自成带领农民起义军中很有战斗力的老营大概六万人马前去山海关,其行军速度也是够快的。但只能说李自成有将才却没有帅才,忽略了关外清军,结果与吴三桂激战之时,被多尔衮率军打了一个措手不及,而农民起义军中最具战斗力的老营也在此战中折损了大部分,剩下的农民起义军成为了真正的乌合之众。回到北京以后不久,李自成匆匆称帝以后,烧了紫禁城,匆匆撤回北京。身为大顺皇帝李自成这样急匆匆的逃跑,后面防守的人自然没有斗志,清军入关以后大顺军队是不堪一击一泻千里,李自成这个不死小强也强不起来了,被打的一蹶不起,最后死于农民之手,也是搞笑至极。其实李自成这种人就是典型的可以打破旧世界,却无力维持新世界秩序,因此引发更大动乱之人。这种人只适合搞破坏,只适合当个将军什么的,真让他坐上一国之主的位置,达不到那种高度,就是真有一百万军队,也是白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