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一直就有“乾隆盗木”这个说法。
这种说法,是说当年的乾隆皇帝,在修建自己的裕陵时,苦于找不到上好的金丝楠木,而最终,便把主意打到了人家明成祖朱棣的陵墓上。
乾隆是如何打主意的呢?简单四个字,就是“移花接木”。
而具体的操作步骤,是采取“拆大改小”的办法,将朱棣陵墓上使用金丝楠木的地面建筑进行改建,从原先的规模缩小,然后就多出来不少用不上的金丝楠木。
之所以这么做,乾隆也是怕被天下人耻笑,因此才会表面上打着为前朝皇帝修缮陵墓的幌子,暗地里来了个“移花接木”,将朱棣陵墓上的金丝楠木偷偷运走,以便使用在自己的陵墓上。
那么,这件事到底是不是真的呢?乾隆真的从朱棣墓上“偷走了”不少金丝楠木吗?下面我们就简单聊一聊。
首先,乾隆为何会打朱棣墓的主意。
有人可能会说,这不废话嘛,因为离的近,是个人都知道朱棣墓也在北京城,俗话说,近水楼台先得月嘛,下起手来也方便不是?
当然,这是原因之一,但另外还有一个原因,这个原因,就是朱棣墓上的金丝楠木,那可以说是极品中的极品。
朱棣的陵墓,名为长陵,位于如今的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也就是著名的“明十三陵”景区所在地。
而当年朱棣之所以会选择这里当做明朝皇室的陵墓区域,说起来,还有一段小故事。
史料记载,在明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七月,明成祖朱棣的皇后徐氏(徐达之女)病逝于南京的皇宫之中。
此时,南京已经有明太祖朱元璋和马皇后的明孝陵,按常理来说,作为朱棣的皇后,也应该葬在这里。
但是,由于朱棣一直就有迁都北京的想法,因此,他就不想将妻子单独葬在南京。
于是,朱棣这边下令先将徐皇后的棺椁安置在皇宫之内,另一边,则派礼部尚书赵羾等一行人,在当月先行赶赴北京,目的就是挑选出一处风水宝地,作为皇家陵墓的所在地。
而为了保证所挑选的陵墓风水最佳,朱棣还特意请来了不少风水大师也一同前去,在这其中,有一个叫做廖均卿的人,在当时最为有名。
廖均卿,江西人氏,史料记载他的先祖廖三传,是唐朝风水大师杨救贫的传人,因此廖家素来深得风水学真谛,所以,廖均卿也被朱棣请来,参加了这次“勘墓之旅”。
到了北京后,廖均卿一行人,用了多半个月的时间,先后查看了京北的阳山、怀柔的洪罗山等地,但均不是特别满意。
而当他登上北京西郊的昌平东北方向一座黄土山后,顿时眼前一亮。
只见该处风水绝妙,为他处所不及,因此,廖均卿便绘制下地形图,并于当年八月初,赶回南京,将地形图献给朱棣。
而朱棣看后,表示相当满意,并且还在这年亲自去了一趟北京,登上昌平东北的黄土山,经过他的亲自勘察,最终决定,将此地改名为天寿山,正式定为皇陵所在。
至此,明十三陵中的长陵便开始建设,而为了表彰廖均卿的功劳,朱棣不仅封廖均卿为灵台博士,还在陵墓建成之后,要对他重赏。
不过说来也奇怪,这个廖均卿当时却拒绝了朱棣的所有赏赐,无奈之下,朱棣便赐其纸扇一柄,并亲笔题诗一首。
除此之外,明成祖朱棣还特意下旨,对廖均卿以四品官职的待遇进攻供养,一直供养到其去世为止。
廖均卿我们暂且不说,单说朱棣的明长陵。
在明十三陵中,长陵为首,不管是建筑规模,还是用料等,都是其他几座皇陵不可比拟的一座皇陵,而这其中,以地面建筑最为考究和壮观。
长陵的地面建筑,形制为三进院落,主要功能是用来行祭,而这个三进院落的正殿,名为祾恩殿,坐落在第二进的院落内。
祾恩殿的大殿面积达1956平方米,入口处,为分为三层共三米高的汉白玉石阶,而这还不是最壮观的,最壮观的,莫过于大殿内多达32根的巨型木柱。
这些木柱里,最粗的4根,两个成年人合抱都合抱不过来,而这些木柱,均是金丝楠木。
除了长陵之外,明十三陵中的永陵(嘉靖皇帝陵墓)、定陵(万历皇帝陵墓),均采用了大量的金丝楠木。
什么叫金丝楠木呢?其属于樟科楠属的一种树木,因其木纹里有金丝,加上具有特殊的香气,在古代历来就被视为“木中珍品”,多用于宫殿、陵墓等建筑。
并且,古人还发现金丝楠木具备很好的防腐特性,因此只要有财力的有钱人,都喜欢拿金丝楠木打棺材。
据说,古时候有人做实验,在金丝楠木的原产地直接打造好棺材后,在其中放入一碗刚做好的红烧肉,等到了目的地打开,发现这碗红烧肉还热气腾腾。
虽说这个传说不一定真实的,但金丝楠木是古代陵墓中上好的木料,这是铁定的事实。
因此,从皇家到民间,只要有能力,均大量购买金丝楠木,但这种木料,一般均生长在云贵以及湖南湖北的深山老林之中,因此在没有什么现代化交通设施的古代,想要从深山老林中,把这些珍贵的木料运出来,那真的要费老大劲了。
所以,也只有是皇家,才具备大量使用金丝楠木的条件,并且还是捡最好的用。
总而言之,金丝楠木,可以称得上是木料的中的“贵族”,因此在古代历来就被人们追捧,谁都想在自己去世后,能躺在金丝楠木打造的棺材里,包括皇帝也不例外。
那么,这与乾隆又有什么关系呢?
乾隆这个人,相信大多数人都比较熟悉,由于其祖父康熙,以及其父亲雍正为其打造了殷实的家底,因此乾隆登基后,就得以发动多次战争,并最终在其有生之年,将清朝的版图扩大至前所未有的广阔。
也正是有了这些功绩,乾隆就自诩为“十全老人”,而既然是十全老人,那么不管什么东西,乾隆自然要用最好的。
因此,对于自己的陵墓,乾隆更是丝毫不含糊。
在这种情况下,乾隆自然就想也在自己的陵墓上尽可能的多用点金丝楠木,但问题是,经历了前多个朝代的砍伐,野生的上好金丝楠木着实不多了。
毕竟,金丝楠木这东西,要长成材需要大量时间,而要想在长成材中挑上好的,更是凤毛麟角。
但我们都知道,裕陵最终是建成了,并且也是清东陵中,规模以及豪华程度较高的一座皇陵,也正是因为如此,后世民间就有了乾隆皇帝“偷”朱棣墓上的金丝楠木这个说法。
并且,这种说法还说的有鼻子有眼,比如像前文提到的,乾隆安排人采取“拆大改小”的方式,从明十三陵中节余出大量金丝楠木,最终用到了自己的陵墓之上。
为此,民间还流传一句话,叫做“乾隆爷,心不公,拆大改小十三陵”。
那么,乾隆到底干没干这件事呢?首先,从史料上来看,在乾隆在位时期,他确实是下旨修缮过明十三陵。
史料记载,在乾隆五十年(公元1787年)三月时,七十六岁的乾隆皇帝,巡视了明十三陵,并且还在朱棣的长陵前祭酒。
也就是说,乾隆是真的去了明十三陵,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并且,在他去了之后,发现明十三陵内尤其是地面建筑损坏严重,比如像明楼、祾恩殿等区域,均有多处损坏,甚至连神牌龛案也找不到了。
为此,乾隆特意下了一个谕旨,言语中饱含对明十三陵的损坏感到痛惜之情。
并且,在这道谕旨的最后,乾隆决定,为了彰显大清的“大公”与“世德”,因此需要对前明的皇陵进行修缮,同时还提出要求,要求官员在修缮前明皇陵完毕之后,好生看护,“礼从其厚”。
所以,从史料中我们就能看出,乾隆确实对明十三陵“动过手”,而负责此次修缮的官员,则分别是吏部尚书刘墉、礼部尚书德保、工部尚书金简等人。
具体修缮的时间,前后持续了两年,到乾隆五十二年三月,刘墉等人呈报,明十三陵修缮工程结束。
而根据刘墉等人所上奏的折子里显示,“拆大改小”的方案是真实存在的,比如各陵所有的配殿、祠祭署等建筑全部拆除,另外还有永陵以及定陵的裬恩门,由原来的5间改为3间,还有各陵明楼,均由原来的木构梁架屋顶改为条石无梁殿式结构形式等。
更重要的是,对于裬恩殿,同样也进行了缩小。
总之,这次大拆大改之后,明十三陵的地面建筑,便与我们如今看到的基本接近,而通过拆改方案也能看出,拆大改小确实存在,并且是着重对于木料建筑进行。
而在这一番折腾之后,便“多出”了不少金丝楠木的材料。
具体多出来的木料数字,在《清实录》也也有记载,其中大小楠木为238件、木墩头为584件、改砍糟楠木为224件、小件楠木截头折方为25700余尺。
那么,这些“多出来的金丝楠木木料,最终去了哪里呢?这一点,在《清实录》中,仅交代了一句“拟运回京城,以备各工取用”。
意思就是说,这些金丝楠木,拉回了京城,以供各部在修建各类工程时使用。
也就是说,虽说在史料中,乾隆确实下旨对明十三陵动了手脚,但却没有直接显示乾隆皇帝是把这些上好的金丝楠木给用到了自己的墓上。
当然,不排除一种可能,即乾隆用在了自己的裕陵之上,但恐世人耻笑,因此未在史料中留下记录。
不过,这里还有一个矛盾的地方。
什么矛盾的地方呢?就是乾隆的裕陵,始建于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而竣工时间,则为乾隆十七年(1752 年),前后花了十年的时间,共耗银170多万两。
而乾隆下旨对明十三陵修缮的时间,在前文中也已经讲过,是在乾隆五十年开工,竣工则为乾隆五十二年。
因此,从时间上来看的,这明显不成立,总不可能乾隆又将已经修好的裕陵,二次拆了重建吧,如果是那样的话,史料中应该是有相应记录的。
但是,包括《清实录》以及《清史稿》中,都没有裕陵二次翻修的记载。
所以,那批从明十三陵上“节余”出来的金丝楠木,应该是没有用到乾隆的裕陵之上,毕竟是前后的时间相差太远。
只不过,由于刚好是乾隆在位时期修缮了明十三陵,就让后世出现了以讹传讹的说法,说他“偷了”朱棣的金丝楠木。
至于说那批金丝楠木究竟去了哪里,又用在了什么地方,这个同样无人知晓。
并且,根据现藏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建筑工程·朱谕》中的记载,乾隆裕陵的上确实有金丝楠木不假,但是其出处,为广东、四川、湖广、福建这四个省共同采伐而来,并非是采用了朱棣墓上的金丝楠。
所以,关于民间流传的乾隆皇帝为了修建自己的陵墓,便“偷了”明成祖朱棣墓上的金丝楠这种说法,大概率是假的,至少目前,没有有力证据表明,乾隆“偷了”朱棣的木料,因此,这也就是个以讹传讹的民间笑话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