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历史上死最惨的人,很多人一定先想到明朝文学大家方孝孺,盛传他因拒绝为燕王朱棣(明成祖)起草登基诏书,遭遇历史上惨绝人寰的“诛十族”,即在宗亲九族之外加上门生、友人,遭斩杀者高达8百多人!
▲方孝孺为明朝建文年间重臣,靖难之变后拒绝帮朱棣起草登基诏书,最终其宗族连同弟子、门生皆遭屠戮,野史相传为“诛十族”。(图/百科词条)
方孝孺是明朝著名的文学家,建文帝朱允炆即位之后,召方孝孺入京委以重任,并处处听从他的建议。后来燕王朱棣(后来的明成祖、永乐帝)发动靖难之变,攻占金陵,从侄儿建文帝手中夺得天子宝座,建文帝从此行踪成谜(也有一说是自焚)。
当初朱棣的谋士姚广孝特别嘱咐他“方孝孺不可杀”,朱棣起初也给予礼遇,但方孝孺始终感念建文帝对他的知遇之恩,不愿委蛇求活,悍然拒绝归降。
由于当时朱棣亦想借方孝孺的威望来收揽人心,期盼这位名儒能替自己起草即位诏书,孰料方孝孺百般悍拒,当他被押进大殿时又哭又骂,甚至写了“燕贼篡位”四字后掷笔在地,让朱棣盛怒之下威胁要灭其九族,但方孝孺毫不畏惧,依然针锋相对:“灭我十族又如何?”于是朱棣索性把方孝孺的朋友、门生也列作一族,连同其宗亲合为“十族”,竭尽所能悉数抄斩。换言之,只要跟方孝孺稍有关系者,几乎无法幸免。
当方孝孺被打进死牢,朱棣派人大肆搜捕方孝孺的亲属、朋友、学生,并在行刑当日当着方孝孺眼前将人逐一杀害,场面相当残忍,据传受害者多达873人(也有一说是847人),马拉松式行刑7天才将所有人杀光。方孝孺则强忍悲痛,始终不屈,最后被处以凌迟,魂断于南京聚宝门外,终年46岁。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第三代皇帝。(图/截图自百科词条)
值得留意的是,“诛十族”一说,并未见于正史,而是最早出现在祝允明(1460~1527)所编的《野记》,成书于正德六年(1511年)。《野记》卷二有载:“文皇既即位,问广孝谁可草诏。广孝以方对,遂召之。数往返,方
竟不行,乃强持之入,方被斩衰行哭。既至,令视草,大号詈,不从。强使搦管,掷去,语益厉,曰:『不过夷我九族耳!』上怒曰:『吾夷尔十族!』左右问何一族,上曰:『朋友亦族也。』于是尽其九族之命,而大搜天下为方友者杀之。”
中国历史学者李谷悦指出,《野记》中出现的“诛十族”说,历史上有人采用,也有人不采用,可见其最初也只是作为一种可参考的传说。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成书的《皇明通纪》则采用了“诛十族”的说法:
李谷悦认为,方孝孺殉难的信息从明朝中叶以后有增加的趋势,尤以郑晓所记《文学博士方孝孺》为综合诸多说法的代表。而“诛十族”一说自弘治、正德年间以文本形式出现后,开始被人们引用或重视,但也仅是作为一种“说法”。
李谷悦也提到,“诛十族”传闻的出现与流传又有其合理性。首先,方孝孺的族人、学生和朋友惨遭株连,在许多文献中都有记载,被灭族一事基本上是可信的,无论是847人还是873人,人数都相当可观,依此产生“诛十族”之说有迹可循。其次,“诛十族”又将朱棣暴君的形象凸显出来,某种程度上满足了后人伸张士大夫精神的需求。
在“诛十族”的情节中,方孝孺与朱棣激愤的辩论和近乎赌气的对话是导致惨案的关键。李谷悦认为,它能生动凸显方孝孺的惨忠和朱棣的残忍,彰显士大夫的无畏和忠义精神,迎合了后世张扬士气和进行政治宣传的需要。然而,相关记载言之凿凿,却不乏诸多漏洞,不同文本之间有相互抵触的情形,尚且不适合被当作“史实”来认识。
参考资料:《明史》记《文学博士方孝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