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587年,大明王朝自开创基业以来,走过了它的第219个春秋,这一年是是万历朝的第十五年,当年并无大事,可谓四海升平。
万历皇帝朱翊钧,是大明王朝的第十三位皇帝,在位时间长达四十八年。他自九岁就走马上任当皇帝,1587年就已经登上皇帝的宝座十五年了,用现代的话说就已经有十五年的工龄了,而这时,他才二十四岁。自上任以来,万历皇帝努力学习,勤奋工作,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一度成为人民心中的好皇帝。但从这一年开始,他却变了,开始不上朝了,而这样的罢工,一下子就持续了三十三年之久,堪称人类历史上的奇葩。纵观大多历史资料,对万历评价最多的就是他的长期“怠政”,那么,是什么导致万历皇帝不上朝了呢?
原因之一:腿脚不便,不被理解
在1958年,考古学家挖掘出明朝万历皇帝的定陵,打开他的棺材发现万历皇帝右腿是蜷曲着形状痛苦,经过复原后,发现万历尸骨左腿长右腿短,这可以证明万历皇帝生前确实患有严重的足疾。
万历皇帝多次对朝臣声明自己腿疼,不能上朝。明代申时行《诏对录》中写到,万历皇帝对自己无法上朝做出声明——腰痛脚软,行立不便;足心疼痛、步履艰难。但因万历长期不上朝,朝臣们说他为自己偷懒找借口,有时间不好好工作,管理国家,整天就在后宫和宠妃们鬼混,贪淫好色,没有节制,这样身体当然好不到哪里去,从而饱受群臣的指责和谩骂。所以他也就背上了怠政的恶名。
万历是真的病了,但是他的声明并未得到群臣的理解,朝臣们反而认为万历是在扯淡。一开始万历还耐心解释,但后来就没有更多的耐心了,对朝臣们的不理解充满失望,进而不再解释也不再听取朝臣的建议和意见,坚定的开启了他长达三十三年的不上朝的历史。
原因之二:君臣矛盾
在万历的心里,他对君臣之间有着十分明确的界线。认为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和地位,大臣们应该拥护和顺从,并且要辅佐和支持皇权。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明朝中期以后,皇帝和大臣之间缺乏信任感,且矛盾不断地扩大。
在普通老百姓的眼里,各个朝代的皇帝看起来地位都是十分尊贵的,可实际上,他们却往往被很多因素所制约着。因为在明朝时期,分官制度已日益成熟,文官集团的权利得到了提高,他们的实力也越来越大,而皇帝的皇权在不断的跟这股权力进行着较量。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下,万历皇帝就算再有抱负,也让他感觉力不从心。自己很多的治国之道都得不到众臣的支持,最令人难以容忍的是,竟还遭到文官集团的反对,这样的权力让他感到很不自由,却又倍感无奈,而这也直接导致他失去治国的热情。
万历皇帝为了报复整个文官集团对自己的制约,最终选择长期不上朝,想以此来抵抗、宣泄自己心中的愤恨与不满。
原因之三:国本之争
这是一场君臣之间关于立谁为太子的持久斗争。万历十分宠幸郑贵妃,所以他一心想册立郑贵妃的儿子三子朱常洵为储君,而不立长子朱常洛,而朝臣认为应当遵循古制,册立长子朱常洛为储君,而万历简直是在挑战儒家道德底线,在册封这件事上,大臣们可谓寸步不让,因此,拉开了长达二十多年的持久战,这起轰轰烈烈的“争国本”事件由此上演。
一直持续到了万历二十九年,万历皇帝才终于勉强答应立朱常洛为太子,立朱常洵为福王。其实,国本之争就是大明朝整个官僚集团和皇权的一场厮杀对决,最后以官僚集团惨胜落下帷幕。而早已看透并厌倦这种斗争的万历皇帝,为了避免每天上朝和大臣们争论此事,他采取了眼不见心不烦态度,选择了逃避,干脆三十年不上朝。
原因之四:本人犯懒
我们知道,任何事情不能一味只找客观原因,还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万历从小被李太后和张居正严管严教,从五岁开始便要接受各式各样的严格训练,学习各种纷繁复杂的知识,要是学不好,还要罚跪挨骂,身为九五之尊,可以说,万历皇帝从童年到二十岁亲政,几乎没一天属于自己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这种都被安排好的生活,像台拧好发条的闹钟,没有童年的乐趣,也没有少年的欢乐,小小年纪要以持重端穆示人。所以当他肃清了张居正,彻底看清群臣虚伪的面目及阴阳两面的本质,他感到十分伤心与失望,进而整日沉浸在深宫里,放任懈怠,沉迷酒色,寻找俗世欢娱,而自甘堕落,以致长年累月不上朝,这是实情,也是人之常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