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义琰(炎)是李承的六世孙。
在唐高宗时任宰相。
公正严明,有点“迂腐”、固执。
任职太原尉时,敢和李绩争辩。
李义琰(炎),魏州昌乐人(今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祖籍陇西狄道,出身陇西李氏姑臧房。
李义琰敢和李绩争辩
李义琰进士及第后,按次序候补为太原尉,隶属于李绩麾下,当时李绩为并州(太原)都督。
从李绩的史料中,可以得知李义琰是在唐太宗李世民贞观时期入职太原尉的,因为李绩在贞观十五年(641年)十一月,李勣被征调入朝后,再也没做过并州(太原)都督。
李绩的都督府属官都很怕李绩,只有李义琰敢和都督李绩当场争辩是非曲直。李绩对待李义琰态度,也是相当敬重。
《新唐书·李义琰传》:李义琰,魏州昌乐人,其先出陇西望姓。及进士第,补太原尉。李勣为都督,僚史惮其威,义琰独敢廷辨曲直,勣甚礼之。
后来李义琰迁任白水县令(现今陕西渭南市白水县),任期秩满后,升任司刑员外郎。
根据官名司刑员外郎,可知此时已到了唐高宗李治朝(李义琰传记没有时间记录),司刑员外郎是唐高宗李治在龙朔二年(662),由官职刑部员外郎改为司刑员外郎的,670年又改回旧名。
因而可以得知李义琰升任司刑员外郎的时间段,应该在在662年到670年之间。
后又迁职中书郎,隶属于秘书省,主管著作局。
李义琰在李治朝成为宰相
唐高宗李治上元年间(公元674年八月─676年十一月),李义琰晋升为同中书门下三品,兼任太子右庶子,到此成为李治朝宰相。
唐朝改内史省为中书省,内史令为中书令,纳言为侍中。由于唐太宗李世民曾任尚书令,以后不再任命此官,改以尚书仆射为长官任宰相职。在唐高宗李治时期,只有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者才是真正的宰相,所以说李义琰就是名副其实的真宰相。
显庆五年(660年)十月,李治风疾发作,头晕目眩,不能处理国家大事,打算让武则天掌国政,在李义琰和中书令郝处俊的反对下,没有让让武则天处理朝政。李治和武则天二人之间,至此出现了矛盾。
章怀太子李显被武则天诬陷谋反,牵很多大臣,有的大臣被赦免,太子庶子薛元超等非常高兴,只有李义琰不高兴,因为他觉得认为有错误,没有辅佐好李贤(当时李义琰兼任太子右庶子)。
李义琰有点“迂腐”,固执
李义琰宅院没有居屋下正室,他弟弟给他买来木材让他建造,他把木材放腐烂了也没用,因为他认为自己做宰相,不应该住华美的屋子,他弟弟认为一些小官,还对住的房屋有要求呢,何况你是宰相呢,隐含的意思就是你不这样,让你属下怎么办,李义琰非常固执,总认为会带来灾祸,就一直没有修建。
李义琰的做法您赞同吗?小编认为一不偷,二不抢,三不是贪污的,而是自己亲弟弟给买的,又不是别人贿赂的,所以他完全可以放心使用木材修建屋子,因此小编认为他有点迂腐加固执。
李义炎传承世系李承、李绍、李瑾、李倩之、李蔓蓉、李武卿、李义炎。
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