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朵作为美好事物的象征常被人喜爱,以花草作为配饰,古已有之。本文的簪花并不是将花插于瓶中,而是指人头上插花、戴花,将花朵插在发髻之间或是将花朵戴于耳朵之上。
屈原在《离骚》中说:“息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可看出屈原将花草做成配饰来装饰自身。
一、宋代男子簪花礼俗的发展
1、北宋簪花制度
起初,宋朝时有关皇帝赐花和高官簪花的规章制度仅仅一个原型,沒有产生详细的规章制度。淳化四年南郊豪礼后,宋太宗在含光殿举办大宴,群臣站起把酒言欢时的姿势往返摇晃,那样看起来姿势不整齐,有畏仪节。
宴席上群臣换衣后,要“生活起居谢赐花”以表对皇帝的毕恭毕敬的心。到宋朝中后期,宋微宗时男子簪花状况更为繁荣昌盛。
2、南宋簪花礼仪制度
男子簪花现象到了南宋朝时受到了特别的追捧。在南宋时期官员簪花得到更加系统的发展,特别是在官方重要的宴会和礼典之时,皇帝赐花、宗室及官员簪花不仅是种常态,更显著的是成为了一项重要的礼仪制度,是官方礼典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样更加明确了官员簪花的具体内容与相应的礼节,有时甚至到了繁文崛节的地步。与北宋相比,男子簪花现象在南宋时期得到极大的发展,成为一件壮观的盛事。
南宋时,皇帝和大臣常在一起簪花庆祝,《武林旧事》卷一中有记录:“自皇帝以至群臣禁卫吏卒,往来皆簪花。”特别是在举行重要礼典时,皇帝和官员经常簪花。
男子簪花在官方活动这些重要场合中有了礼仪制度的规定,主要在庆寿礼、郊祀大礼、恭谢礼、亲耕回鸳时等重要礼典簪花,此外在典礼结束之后举行宴会或是官员私下的宴饮活动时簪花也很重要。
南宋时,皇帝赐花予臣下的数量、规格和臣下戴花的制度与北宋相比都有更加明确的规定,这又说明南宋时官员戴花的制度已经相当详细完备。立冬时,“例于上旬行孟冬礼。遇明,行恭谢礼。”
礼成后,“臣僚花朵,各依官序赐之”,就是皇帝以官员的品阶依级相赐花,所带花朵的料子和数量以官员品级的高低而异。罗花等级高,绢花则次之;颜色多为红、黄,这样与戴花的氛围相配合。
3、民间的男子簪花
宋代朝廷赐花簪花影响了世人的审美观,带动了民间譬花现象的繁盛发展。朝廷簪花的风气进一步带动了民间簪花,特别是男子簪花的风气,而形成了宋朝一道独特的民俗景观。宋代特别是北宋中期以后,民间的男子簪花现象已经非常普遍了。
不论男女老少皆喜爱簪花。南宋时期,男子簪花的现象更为普遍,尤其是南宋的都城临安。当时的临安城花卉经济发达,民间世人簪花现象蔚然成风,特别是男子簪花,已成为一种常态。
宋朝时,男子和友人之间在举行便宴时也可簪花。人们常在饮酒时簪花,有许多诗词描写了男子喝醉后替花起舞取乐的景象。
《水浒传》中描写了许多梁山好汉簪花的例子,该小说虽为元末明初时创作的小说,但其中是在宋、元以来有关水浒的故事、话本、戏曲的基础上,由作者加工整理、创造而成的。浪子燕青、阮小五、步军头领杨雄头上都戴着花。这都能从显示出来宋代男子戴花现象已经极其常见。
二、男子簪花的时节与场合
1、节日簪花
为了烘托节日氛围,表达人们过节的愉悦之心,节日簪花现象由来已久。在宋朝时,除了妇女喜爱在节日插花戴花,男子节日簪花现象则更加突出。男子在不同的节日插戴不同的花朵。
以重阳节为例,唐代时,重阳节男子簪花现象已不少见。宋朝时,这一节俗得到更加发展。重阳节时,男子头上插戴茱英,这指的不是插戴茱英的花朵,而是指插戴茱英的花房,因为重阳时节,茱英花期已过。
到了宋朝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的繁荣,人们对于节日活动也越发的重视,重阳节作为一个重要的节日而越发收到人们的重视。
2、在宴饮活动时簪花
宋朝时,簪花在皇帝宴饮时,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凡国家有重大庆典,都要举行宴会,用来招待臣属或者外国宾客,用来“训恭俭、示惠慈”功。宋朝时,宴饮活动繁多,关于宴饮时的礼节日臻完备,宴饮活动内容更加丰富。
经常有男子在宴饮时簪花,有时宴饮中会举行游戏,簪花无疑更增加了宴饮的气氛。宋代时,进行赐花簪花的宴饮活动主要有:春秋大宴、圣节庆寿宴、饮福大宴、贡士喜宴、赏花钓鱼宴、新科进士闻喜宴、上巳重阳宴、以及民间文人士大夫的宴饮活动等。
其中春秋大宴、圣节庆寿宴、饮福大宴都属于宫廷大宴,宋代大宴时礼仪制度是逐渐规范起来的。《东京梦华录》卷九中一记载:宰执、亲王、宗室及百官入内上寿,在集英殿举行宴会。
宴会结束后,官员簪花的盛况一时流行了起来。而官员答戴的花朵就是在宴会进行中时皇帝所赏赐的花朵。《宋史》记载在举行闻喜宴时饮到第五行酒之后,饮完酒吃完食物,然后乐声停止,开始赐花。
这己经明确规定了闻喜宴时,赐花和戴花的时间,使闻喜宴显得更加隆重,提高了中举士子心中的荣耀感。春风得意的中举士子们,参加闻喜宴时簪花,自然是风光无限、得意洋洋。
进士簪花在南宋时己经成为一项重要的礼仪制度。金榜题名之后,皇帝在赏赐及第士子的同时赏赐其花朵,已经成为一项至关重要的礼节。进士将能够在宴会上得到皇帝赐花视为无比荣耀。
三、宋代男子簪花礼俗形成
1、宋朝花卉经济发展
宋朝立国之后,花卉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南宋都城临安府,鲜花生意特别火爆。人们想在头上戴花时,也得有花朵能够供其瞥戴。
花卉经济的发展,能够满足人们的这一需求。南宋都城临安人对花卉有一种特别的爱好,这里栽花、赏花、卖花、戴花之风盛行。
2、簪花意象
花朵本身鲜艳美丽,婀娜多姿。大家在头顶替戴花朵,有由于花朵自身的鲜丽色彩、幸福的外观设计的缘故,也有时候赋予了花朵另一层含意,觉得花朵代表着吉祥如意的喻意,这引得世人争相插戴。
宋代时,一些官员或是士子戴花是与本身的仕途有关系,提高官运。簪花意象与宋诗中其他意象群相比,一个独特的特征就是它具有礼仪性。簪花这种现象从汉代就有,但它作为一种节日风俗,主要是重阳登高插茱萸,以表达趋吉避邪、长寿的美好愿望。
到了宋朝,簪花成为朝廷的礼仪制度,统治者对在什么场合簪花、簪几朵花和花的质地都做了严格的规定。因而簪花这一意象也具有了礼仪性的特点。簪花成为朝廷的礼仪制度,是民俗与政治制度相互推动的结果。
3、酒与簪花
宋代相对稳定的政治和繁荣的经济,为酿酒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物质条件,酒在宋朝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当时最为流行的是黄酒、果酒、药酒和白酒四大种类,其中黄酒的生产更是繁盛之极。
除此之外,宋代还专门在州府设立了酒务,管理酒的生产和征收酒税。酒税是国家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事关国家的生死存亡。酒与簪花意象的结合是不落俗套的写法,是一种新的创举。
两者有着众多的相似之处,相互结合,将要表达的内容阐释的更为鲜明,更为强烈。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大树的枝干,注重对现实人生的思考,强调社会秩序和礼法约束。
这种理念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但却忽视了作为个体人的存在。道家的自适情怀则提倡顺应自然,展现人的自由。儒家注重群体,道家强调个体,这两者看起来是矛盾对立的,但在宋大夫身上却得到了巧妙的统一。
他们既有着济世安民的淑世情怀,又追求着率性顺意,展现个体生命的自适之乐。而酒代表一种非理性因素,人在酒醉的时候往往能进入一种醉乡梦游的状态。
现实想做却无法做的事可以在醉乡完成,在醉乡可以纵情恣意,人老簪花又何妨。酒与簪花都是冲破世俗,张扬个性的载体。在宋代唯有醉酒、簪花中文人士子才能恢复本真的自我,豪迈潇洒的个性才能得到尽情的发挥。因此,酒与簪花文化是一种文化精神,并有着它的独特之处。
结语:
宋朝男子簪花礼俗的发展,这影响了周边国家的礼仪制度与民俗。宋朝在与其他国家或民族往来时,将这种风气传到了金朝和辽朝。男子簪花成为宋代世人竞相追逐的风尚,人们的审美观念发生改变,以俗为美的观念推动了宋代簪花礼俗的发展。
参考文献:
《东京梦华录》
《宋会要辑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