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位于中原腹地,从夏朝至宋朝一直是我国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自古以来人杰地灵,留下了许多历史传奇,神秘的“中原第一红石古寨”便是这些传奇中的一个闪光点。
明朝末期,一朱姓人家移民至河南平顶山市郏县的一个偏僻村庄,他们对自己的来历很是隐晦,据考证,他们其实是明朝的皇族,朱元璋的后裔,因避难而隐居下来。
当时此地村民多为张姓,名为“张家埂”。听说有外来户要帮他们种地,村民也很乐意收留他们,还教给朱姓人家编芦苇席。
朱姓人家聪明勤奋,靠汝河水运和陆运将芦苇席和其他芦苇编制品贩卖出去,带领村民们脱贫致富奔小康。后来山东、河南等地的朱氏后裔陆续逃到这里隐居,200年过去了,朱姓成了这里的大姓,土豪也很多,张姓开始给朱姓种田,“张家埂”也逐渐改名为“朱洼寨”。
到了清朝道光年间,朱姓后人朱紫峰通过科举进入仕途,成了朝廷的盐运使,他的两个哥哥朱紫贵、朱紫云也成为了大盐商,三兄弟积累了大量财富,据说朱家的账房先生就有二十多个,三兄弟分家时都是用筐来分元宝。
树大招风,朱家三兄弟担心自身前朝皇室后裔被人发现,再者大户人家常被土匪骚扰,便商量建造一座易守难攻的寨子。于是在道光十四年(1834年),朱紫峰放话重金1万两招募建筑设计师。
事实证明,这个设计师找对了人,将临沣寨修的攻防一体,坚不可摧。可惜设计师没留个名字,其实自古能人巧匠又有几人能留下名字呢?好在这些建筑都在,其巧思足以让世人瞻仰。
临沣寨从开始修建到完工用了整整28年,耗银800余万两,光是长达1100米的寨墙就花去了330万两银子。
为防止敌人从墙下挖地而出,寨墙墙底铺设了厚达17层的红石地基,寨内东、西、南三个方位还分别设置了寨门,分别称“溥滨”、“临沣”、“来熏”,每个城门上都修筑了炮楼,总计有72门火炮严阵以待。寨门上方还设置了消防眼,一旦遭遇火攻,寨内的人可以通过向消防眼里注水的方式灭火。
如果站在寨门口,是看不清寨内情况的,设计者将村内街道与村外街道设计成120°夹角。这样可以避免敌人窥视以及长驱直入。在临沣寨内,只有东西南北四条笔直的大街,其他都是丁字形的死胡同,一旦敌人打进来,便如同请君入瓮陷入巷战。
即使敌人攻破了寨门,后面还有12道连环关口防护,弯弯曲曲的甬道,层层阻挠,可谓处处藏兵,步步为营。寨子里还有一口神秘的水井,据说这口井不是用来喝水的,而是逃生井,井下有3个神秘的地道可通往寨外。
有红石围墙的庇护和寨中曲折盘绕的各种死胡同,临沣寨成为了易守难攻的典型代表,朱洼村的城堡建成后,经历过不少土匪的攻击,均是灰头土脸的无奈绕道,不敢再来招惹。晚清时期捻军、太平军相继而来,也只能败兴而归。抗日战争期间,这个小寨子竟然还挡住了日军的进攻,日军进攻无果只好转道去了鲁山县。
由于这千余米红石城墙的存在,这座足够神秘的城堡得以将明清古建筑最大程度的保留,寨内还有较为完整的清代四合院、三合院20多座,清代民居近400间。
临沣寨建筑既有北方农村特有的以砖、石为主体的稳固,也有南方以木格子门窗为装饰的秀气,一些古老的宅院用多层弧形石板作为门洞的拱顶,每层石板上都雕有图案,十分美观。
古建筑专家到临沣寨考察后认为:“临沣寨民居建筑从明至清,在时代上没有缺环。它们集中地出现在一个村落中,这在中国实属罕见。在北京城里现存的9999座古代建筑中只有一间半是明代民居,想不到临沣寨居然有3间。临沣寨填补了中国古建筑在村寨方面的空白。”
然而临沣寨一度差点被拆,上世纪50年代,流行拆除围墙行动,1957年拆到临沣寨时,一场大洪水来袭,淹到寨墙1米高的时候戛然而止。因防汛有功,得以保留下来。
虽经历过各种战乱,墙体已颇有损害,但临沣寨依然存留着浓厚的历史气息和文化韵味,寨中的居民依旧安居乐业的生活着,知名度虽然不高,但不能否认它是中原文化中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