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章惇,一句:端王轻佻,不可以君天下,差点改写北宋的历史结局

章惇,一句:端王轻佻,不可以君天下,差点改写北宋的历史结局

章惇(1035-1106),字子厚,号大涤翁,建宁军浦城(今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人。北宋历史上有名的铁血宰相,同时也是王安石变法的坚定支持者,他被宋史和元史同时抹黑,以至于被世人遗忘。

章惇,说起来其实很陌生,影视剧里也很少有,但的一位好友:苏轼,你就耳熟能详了,这两人是在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这一年可了不得,你看看这一榜里都有谁:章衡(状元,章惇的侄子),苏轼,章惇,苏辙,曾巩,程颢,曾布,吕惠卿等,厉害吧,这就是后世人说的“龙虎榜”,真的是全程高能啊。

章惇和苏轼的关系是非常要好的,两人是莫逆之交,这里面有两则趣事:

临险书壁

苏轼,在凤翔府做节度判官,章惇是商州令,两人一起担任考官,主持考试的刘原父,认为他们俩都是国家的栋梁人才,因此十分尊敬他们。章惇与苏轼相处得十分融洽,非常嗨皮,某日,两人一起游玩南山诸寺,听说寺中有怪物害人,人们都不敢住宿,章惇不怕,在住下后,怪物却不敢出来了。

某日,苏、章二人到仙游潭游玩,仙游潭地里位置很特别,下临绝壁万仞,岸很狭窄,横木架桥。

章惇请苏轼过潭书壁,苏轼有些害怕就不敢过过去,章惇则平步而过,用索挂着树,蹑之上下,神色不动,用漆墨濡笔大书石壁说:“章惇、苏轼来游。”

在返回之后,苏轼抚摸章惇的后背说:“将来你一定能杀人。”章惇说:“为什么啊?”苏轼说:“能够自己拼命的人,就能杀人啊。”章惇大笑不言。

击石震虎

章惇,在商州做推官,苏轼在凤翔做幕佥,有一次两人在山寺里喝酒,听人报告有老虎,二人此时都有些喝高了,一起勒马同往观看,在离老虎还有数十步远的时候,马儿受惊不敢往前。

苏轼说:“马都害怕成这个样子了,还去干什么。”于是就想转头回去,章惇,独自鞭打着马儿向前去,说道:“我自然有道理。”等到接近后,取铜沙罗,在石头上敲响,老虎受惊随即逃跑了。

章惇回去对苏轼说:你一定不如我。

命运这小娘皮有的时候,就是爱开玩笑,一般来说历史上的名人,把友情都看得很重,他们两位的人生经历,只能说,时也命也!

苏轼流放

宋神宗熙宁、元丰时期(公元1085年左右),变法派得势了,苏轼遭外放、贬谪,而章惇出将入相,仕途相对顺遂。

也是在这个时期,发生了有名的“乌台诗案”,章惇和苏轼,两人虽然在政见上意见不同,但都很珍视两人之间的友情,就写信安慰苏轼,还给与苏轼很多的帮助,解决了苏轼很多的困难,非常的敞亮,对得起他们俩的友情。

在这个时候,章惇还不是宰相,当时的宰相姓王,数次把苏轼诗词当中的“蛰龙”拿出来说事,多次挑唆宋神宗,一定要惩罚苏轼有“不臣”的罪责,章惇多次据理力争,直接斥责宰相说:“你是想让人家整个家族都歇菜吗?”,宰相辩解说:“你着什么急,我不过是在转述苏轼说的话而已”,章惇怒了,就说:“你这么喜欢转述,苏轼的口水,你也吃吗?”

在流放的日子里,苏轼给章惇写过诗,在元丰年间,写了“高情犹爱水云乡”的赠章惇诗,写信给章惇,说:一旦有患难,无复有相哀者,只有你章惇,平居遗我以药石,及困急又有以受恤之,真与世俗异矣。从这些书信里,可以看得出,在这个时候,两人的关系仍然十分的要好。

章惇流放

宋哲宗元祐时期,朝廷出了一位女强人高滔滔摄政,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宣太后,司马光当丞相,变法派遭受到了大面积的清洗,苏轼达到了人生仕途的高点,三入承明,四至九卿,章惇就遭殃了。

苏辙的第三个儿子,娶的是黄实的女儿,所以与黄实是儿女亲家;而黄实又娶的是章惇之女,故他称章惇为岳父,所以章、苏两家也就沾亲带故了。

实际上,在章惇被贬黜的过程中,苏辙上的《乞罢章惇知枢密院状》,给保守派起到到了炮弹的作用,由于章惇被定义是反派,关于他的诗词和书信文字很少有能流传的下来。

章惇,一开始是被罢黜到了汝州,身心遭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他多次乞求朝廷要去扬州,这样方便就近照顾87的老父亲,但都不被允许。

在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章惇,可以回到杭州老家,这个时候,苏轼是给他写过一封信:归安丘园,早岁共有此意……

苏轼在信里,提到了当初他们一起归隐田园的约定,可见他们虽然政见不同,但是友情这个时候依然还在的,并没有完全的破裂。

章惇黑锅

元祐八年(公元1093年),宋哲宗亲政,章惇被启用为相,被老娘压制这么多年,尤其是皇帝,反谈是非常可怕的,为了反对宣太后管事时期所有的决策,对包括苏轼在内的元祐党人,被宋哲宗实行了发泄式的报复,有资料记载,曾经有大臣询问宋哲宗:“能不能把元祐党人,从岭南调整到稍微好一点的地方呢?”宋哲宗十分明确的表述:肯定不可以。

在这个时期,章惇,没有出手营救苏轼,应该是有对二苏的恩将仇报之举加以惩罚报复的原因。

章惇格局

在章惇当宰相的7,自始至终都是变法革新的坚定支持者和实践者,在这期间,他并没有和司马光一样,对不同政见的人赶尽杀绝,也没有对所有的朝廷决定实行一刀切的意见。

当时,章惇向宋哲宗提交新修订的法令,宋哲宗看到有些法令是元祐时期颁布的,大惑不解啊,曾说过:“难道元祐敕令,也有可取的吗?”

章惇的回答是:“取其善者。”

在这段时期,他恢复了被司马光废除的熙宁、元丰新法,支持王安石变法富国强兵,但手段有些激烈,虽然改变不了北宋的结局,但却让北宋有了一次回光返照的机会。

在宋哲宗死后,就得讨论继承人的问题,朝廷争吵的是非常的激烈,甚至提名了一位有目疾的候选人,宣太后是死了,可来了个向太后,史料记载,他曾经当着向太后的面,态度非常坚决的反对立端王赵佶,并且说:“端王轻佻,不可以君天下”,在立继承人这个话题上,说得上话的大臣里面,有位曾布就说:“章惇未尝与臣商议,如皇太后圣谕极当。”极力赞同立端王。

赵佶,即有名的亡国之君宋徽宗,在宋徽宗上位后,建中元年(公元1101年),苏轼苦日子到头了,这下又轮到章惇倒霉了,一贬再贬,最后死了被贬的睦州。而在他死后不久,北宋在徽宗玩物丧志中,迎来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悲惨的“靖康之耻”。,苏轼苦日子到头了,这下又轮到章惇倒霉了,一贬再贬,最后死了被贬的睦州。而在他死后不久,北宋在徽宗玩物丧志中,迎来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悲惨的“靖康之耻”。

到了元代,一代名相脱脱在组织修撰《宋史》,曾发出感慨:假如说,当初章惇的意见被宋廷采纳,北宋也许是另一种结局。因为“自古人君玩物而丧志,纵欲而败度,鲜有不亡者,徽宗甚焉”。

再也不见

苏轼在信中表示:虽然对于这种事情,他也帮不到什么,但在信里说章惇一定要保重身体;“虽重疾出处稍异,交情固无所增损也”,他和章惇相交40年了,到死都承认并怀念和章惇的友情。

相逢一笑泯恩仇,但他们俩却再也没机会在一起,章惇一再被贬,在被贬到雷州后的半年去世了,苏轼也在常州去世。

纵观宋史,都是批评章惇,品行不好,指责他是一个小人。我们都知道,在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是主流思想,在这个思想浪潮里,有2个核心点:

1.斥责荆公新学为异端邪说“于学不正”、“杂糅佛道”或“学本出于形名度数”;

2.把新学作为变乱祖宗法度而致北宋亡国的理论依据,予以无情打击。

王安石,能得以幸免,是朱熹,肯定了他的“文章节行”“道德经济”比较好,放他一马;章惇,在当宰相期间,由于性格耿直,恃才傲物,一方面当了宋哲宗的黑手套,一方面在变法做法比王安石酷烈,被后世很多的“保守派”住到“小节”就被列入“奸臣传”里一直没有洗白。

章惇,时士大夫评价他:承天一柱,判断山河!

章惇,北宋后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和改革派,他用实际行动为北宋的朝廷,经济和军事发展做出了不可抹杀的贡献,他同时被宋史和元史一起抹黑,十分罕见!

章惇,从他一生的轨迹来看,他可不是小人,反而是一个无私无畏,坚持立场,忠于职守,发出了不合时宜之声的孤胆英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友情,宋哲宗,端王,时期,历史,章惇,天下,公元,苏轼,时候,八卦爆料,宋哲宗,王安石,章惇,宋史,苏轼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友情,宋哲宗,端王,时期,历史,章惇,天下,公元,苏轼,时候,八卦爆料,宋哲宗,王安石,章惇,宋史,苏轼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友情,宋哲宗,端王,时期,历史,章惇,天下,公元,苏轼,时候,八卦爆料,宋哲宗,王安石,章惇,宋史,苏轼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