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能一统天下,曹操却不能,我觉得有以下一些原因吧。
第一,朱元璋的团队胜过曹操的团队。
朱元璋的团队有个标配,比肩萧何的李善长,比肩张良的刘伯温,比肩韩信的徐达。论人才,朱元璋手下远不止这些,谋士朱升,猛将常遇春等,大把的人才。朱元璋本人也是能征善战的统帅。
曹操手下也不缺人才,不缺谋士猛将,但是缺韩信这样的人才。曹操的江山只能靠自己亲自去打,还经常打败仗。刘邦有韩信帮他打江山,李渊除了李世民,还有个能打江山的李靖。朱元璋手下以徐达为首的将领,都有能力率军出征。
第二,朱元璋团队目标明确,内部更加团结。
朱元璋及他的手下,只有一个目标,就是推翻元朝,建立自己的大业。
曹操最初是要扶持汉朝的,随着实力增长,野心逐渐膨胀,才有了代汉之势。当曹操有了野心后,手下以荀彧为首的忠于汉室之人,就与曹操离心离德。曹操打江山的过程中,还要经常要防备自己的后院起火。
第三,汉朝的根基比元朝要牢固得多。
东西汉加起来有四百多年,根基牢固。汉室衰弱,虽然是皇帝无能造成的,但也没有导致百姓民不聊生。真到战乱四起时,背锅的就是董卓等那些祸乱朝纲之人。天下还有很多仁人志士,以扶持汉室,匡扶社稷为己任,连曹操最初都是如此。即使到后来,忠于汉室的势力都不可小瞧,曹操代表着奸恶。
元朝建立不到百年,对待百姓,特别是汉人非常不友好。百姓民不聊生,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目标就是要推翻这个吃人的朝廷。朱元璋打着“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旗号,代表着正义之师,深得民心,元朝内部还在发生着内讧,争权夺势。朱元璋打败陈友谅、张士诚等农民起义领袖后,基本上没有什么阻力了。
第四,曹操的对手比朱元璋的对手更强。
元末农民起义,虽然各方势力林立,但是真正有野心的只有朱元璋、刘福通和陈友谅。张士诚虽然很猛,前期抗住了脱脱百万大军的进攻,但是张士诚没什么大志,内部腐化得非常快。其他势力都是割据一方,没什么作为。
朱元璋名义上归属于小明王韩林儿。韩林儿和刘福通一直在全力抗元,为朱元璋分担了很大的压力。最后只有朱元璋与陈友谅决一雌雄了。朱元璋灭了陈友谅,元朝与张士诚又合力灭了刘福通,剩下的局面就等着朱元璋将各个势力一个个收拾了。
曹操的对手,没有几个不想称帝的。刘表、刘璋这样没野心的人,都让人看不起。袁绍、孙权、刘备,个个都是野心勃勃的,还都非常有实力,手下能人辈出。于是有了孙刘联盟,对抗曹操。如果张士诚野心够大,联合陈友谅夹击朱元璋,那朱元璋的日子也不会过得那么顺利。
陈友谅号称60万大军,三个月打不下,也不知道是陈友谅太弱,还是朱文正太强。关羽带着几万荆州兵,就把襄阳和樊城给围了,要不是孙权偷袭荆州,结果真不好说。曹操的对手,确实比朱元璋的对手要强得多。
第五。朱元璋的个人节操比曹操要强得多。
朱元璋从起兵开始,就军纪严明,善待百姓,深得民心。曹操没有这种习惯,不高兴时还要屠城。
在朱元璋打江山的过程中,基本上看不到他有什么缺点,一般也没有犯什么错误。曹操好色是出了名的。曹操征张绣,张绣本来投降了,结果曹操睡了张绣的婶子,导致张绣复叛,曹操的长子曹昂,猛将典韦战死。
第六,朱元璋善于学习,并会培养人才,给人才成长的机会。
朱元璋在打江山的过程中,一直在成长。他身边的伙伴也跟随着他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大将。
曹操虽然爱才,但都是靠招揽。但是曹操没有去培养人才,打仗都是亲力亲为,导致他手下没有统帅之才,或者说即使有那个能力,也没有表现的机会。曹操手下名将虽多,但后世提起历史上的军事家,一般会想到韩信、李靖、徐达。
第七,朱元璋一直都保持清醒的头脑,曹操容易膨胀,翘尾巴。
朱元璋从打江山起,到后来坐江山,都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其一生也没什么败绩。
曹操统一北方,平定荆州后,便已经膨胀了,尾巴翘上天了。这时的曹操,听不进谋士进言,赤壁之战大败。而且曹操也因为看不上张松,失去了夺取益州的机会。
习凿齿曰:昔齐桓一矜其功而叛者九国,曹操暂自骄伐而天下三分。
个人认识有限,朱元璋比曹操强的地方可能远不止这几点。不仅是曹操,历代帝王,真没几个比得上朱元璋的。李贽评价朱元璋为千万古一帝,虽然是吹捧,也并非没有道理。
朱元璋身为帝王,活了70岁,一直都保持着清醒,真不是一般帝王能比的。唐太宗如果活得够久,也未必有朱元璋这么清醒。很多皇帝能够英明几年,十几年,却不能英明一辈子。李隆基、康熙、乾隆都是如此。
虽然朱元璋被人诟病诛杀功臣,但是他自己清楚为什么这么干,根本不在乎后人的诟病,所以朱元璋所杀之人,都是死得明明白白的。也不是所有人会去诟病朱元璋杀功臣,胡惟庸、蓝玉本就不是什么好人,死得很冤吗?跟清朝的文字狱相比,朱元璋干的这些事真不值一提。
帝王,能做到以民为本,就是个好帝王。为功臣叫屈,那是莫名其妙,还是一群身负劣迹的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