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0年,朱元璋看着爱将于光那无头无手的尸身,嚎啕大哭道:赐金头银手凑成全躯,牌位配享功臣庙!
于光,字仲炳,是江西省都昌县人。其祖上多以文学为业,因此,于光从小就知书达理,颇有学识。
到元末天下纷纷之际,于光的父亲感叹道:值此多事之秋,文不足以经邦,但武足可御敌,子弟们当研习兵法。
之后,于光开始操练武艺,学习兵法。
1351年,蕲州的徐寿辉起义称帝,并建立天完国。
“天完”二字就是在“大元”二字上加了笔画,表示压倒、盖住大元朝的含义。
徐寿辉称帝后,于光的家乡都昌县,也在其进攻范围。如此一来,百姓们不知何去何从,到底该顺从元朝呢?还是顺从天完国呢?
这时,于光站出来说道:我们都是良民,如果顺从天完国,元朝就会认为我们是叛民,如果顺从元朝,天完国就会屠戮我们,因此我们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团结起来,自保家乡。
对于光的观点,乡中父老纷纷表示赞同。之后,于光开始训练乡中子弟,并且数次击退了天完国兵马的进攻。
1355年,徐寿辉对江西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进攻,这次进攻,先是都昌周边地区全部被其占领,而于光所保卫的都昌,也很快变成了一座难守的孤城。
因为于光兵力薄弱,不久后都昌也失守,可徐寿辉早就听闻了于光的大名,于是立即派人到处找他,想让他为天完国效力,在这种情况下,于光投奔了徐寿辉。
1360年,天完国皇帝徐寿辉被其手下将领陈友谅诛杀。之后,陈友谅登基称帝。
对于陈友谅弑帝自立的行为,很多将领都看不惯,而于光更是大怒道:现在,我虽然没有能力诛杀陈友谅,但我誓死也不会为其效力的!
之后,于光带领本部兵马,投奔了陈友谅的敌人朱元璋。
朱元璋见到于光后大喜,立即任命其为江西行省参政,并让他率军驻守浮梁一带。
后来,陈友谅大军进攻浮梁,于光因兵力薄弱,未能守住城池,浮梁失陷后,于光带领着几名亲随,前去龙江拜见朱元璋,并且请罪。
由于浮梁兵力有限,所以朱元璋对其失守的事情,没有一句责备,反而是赐给于光金雕顶帽和锦袍一套。
之后,朱元璋又令他率兵镇守徽州。
于光率兵出发十里后,朱元璋又派人把他追了回来。
于光以为朱元璋有什么要紧事,可朱元璋并未提到军务上的事,而是把自己带的金连环赐给他,而后笑眯眯地说道:既然赐给了你衣帽,就不能少了这个东西,所以又把你召了回来。
面对朱元璋的如此厚爱,于光深为感动,当即跪下说道:承蒙主上厚恩,臣唯有尽心尽力,死而后已。
1361年,于光随朱元璋大军进讨武昌。此战中,恰巧遇上了陈友谅。
于光看到这个昔日仇敌后,不禁恨得咬牙切齿,战斗中,他率本部兵马奋勇前冲,打得陈友谅竟连夜弃城逃跑。
之后,于光又相继攻下了黄梅、瑞昌等地。紧接着,于光又马不停蹄地随朱元璋大军南征北战。
1368年,朱元璋登基后,于光又与金兴旺镇守军事重地潼关。
不久,元朝大军进攻潼关,在两军相望,尚未交锋之际,于光大喝一声,率本部兵马直冲元军阵中。
元军见于光来势汹汹,竟不敢与其对战,而是选择了逃跑。于光率军一直将元军追出数十里后,才得胜返回。
1370年,于光奉朱元璋之令,率军镇守巩昌。元军名将王保保,数次率军来进攻,都被于光击退。
不久,王保保又亲率重兵,进攻兰州,于光得到消息后,赶紧率兵前去增援。他率兵马行至马兰滩一带时,与王保保兵马相遇,双方立即展开激战。
由于敌众我寡,于光不幸被俘。之后,王保保将于光绑至兰州城下,让他劝降兰州守将。
可被绑的于光,在兰州城下望着城楼上的守将,并没有说一句劝降的话,而是大喊道:我今日不幸被俘,可你们一定要坚守城池,大将军(徐达)的兵马很快就来了!
王保保见于光如此,不禁大怒,立即令人用刀将其面皮剥下,后又将其头颅和双手砍下。
于光被害时,年仅45岁。
后来,徐达的大军赶至兰州,一举将元军击退,之后,徐达找到了于光的尸首,可惜,没有找到他的头颅和双手。
于光的尸首被送至南京后,朱元璋望着嚎啕大哭,后又赐于光金头银手,以凑成全躯。
朱元璋将于光安葬后,又将其牌位配享鸡笼山功臣庙。
于光本是富家子弟,一介书生,但天下纷纷之际,他投笔从戎,奔赴战场。
后来又投奔朱元璋,随大军南征北战,为大明王朝的建立,立下赫赫战功。
在他孤军深入,不幸被俘后,并没有表现出一丝畏惧,而是大义凛然,慷慨赴死。
至此,于光实现了曾对朱元璋许下的“死而后已”的诺言。
素材来源: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