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书记载,嘉祐七年五月,包拯在枢密院视事时,突然得病,在坚持了十三天之后,包拯病逝。包拯死后,宋仁宗亲临吊唁,并为其辍朝一日。
史书上关于包拯的记载只有寥寥数笔,但在1973年出土的包拯墓中的墓志铭上却有着更为详细的记载:“上遣使赐良药,辛未,遂以不起闻”,近臣生病,皇帝赏赐良药并没有什么不对,但奇怪点在于,包拯服用宋仁宗的药之后,不仅没有起到作用,反而没过多久就去世了。
而自古以来关于包拯的死,就流传着“皇帝毒杀”这种说法,包拯墓志铭的出土虽然更加证实了这一点。但这也仅仅只是一种猜测,直到包拯墓的进一步发掘。
1973年合肥钢铁二厂扩建,包拯家族墓群正好位于这附近,于是考古学者对包拯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尤其是包拯的墓志铭,洋洋洒洒三千字,从生平事迹到死后由河南运回合肥的过程都有详细记载。
随着包拯尸骨的进一步出土,在专家检测之后,发现包拯的尸骨钙、铁、汞、砷和铅元素比现代人骨中的含量高,尤其是砷和汞元素含量最大,而在古代汞和砷元素只出现在朱砂和砒霜当中,包拯的死应该是属于慢性中毒,这也应和了宋仁宗赐药,包拯服用后,越加严重,并坚持十三天后离世的记载。
那么为何宋仁宗要毒杀包拯呢,这还要从宋仁宗皇位传承说起,宋仁宗三个儿子全部早夭,等到晚年时仁宗将濮王的十三子收为养子,准备培养他成为皇位继承人。但这件事却遭到了包拯的强烈反对,包拯遵循古朴正统,你仁宗无子这是天意,上天让你将皇位还给赵匡胤一脉。包拯的这种想法无疑触动到了宋仁宗的底线,而包拯在朝堂中颇有威望,为了防止自己死后皇位继承出现问题,便有了毒杀一事。
而这也解释了,为何在包拯墓碑出土之前,正史上对于包拯的死没有过多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