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科技 当代博物馆要拥抱数字化,更追求“好玩”体验

当代博物馆要拥抱数字化,更追求“好玩”体验

“数字化技术在中国博物馆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比如,通过传感器、监控等,保证了博物馆的温度、湿度、压力,优化了文物收藏条件,帮助博物馆收集数据进行分析。在安保方面,数字技术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9月26日举办的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文物(博物馆)分论坛上,马来西亚科学院创院院士、高级院士李怡章用自己的所见所闻,来证明一个事实:数字化之风吹遍中国博物馆。

据了解,文物(博物馆)分论坛为尼山世界文明论坛首次举办,70余位国内外博物馆大咖齐聚山东曲阜,围绕“博物馆:连接人类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展开交流对话。

文物(博物馆)分论坛的首次亮相,让众多嘉宾眼前一亮。

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国际博物馆协会亚太地区联盟主席安来顺表示,在济宁曲阜举办尼山世界文物(博物馆)分论坛很有意义。

在他看来,不仅仅因为这里是孔子的诞生地,也因为早在公元前478年,也就是孔子逝世第二年,鲁哀公就在这里建起了中国第一座文庙——曲阜孔庙,被认为是中华大地上最早的博物馆。

“博物馆是民族文化的基因库,它告诉公众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启发公众要往哪里去,帮助现代人建立起对自身的文化归属感、认同感和自信心。”安来顺认为,当下,人们在对博物馆藏品的当代价值进行挖掘的过程中,融入新的时代元素,让博物馆也成为文化“两创”的重要助推器。

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刘曙光表示:“博物馆所体现的历史真实性和客观性,让不同国家民族的人们容易产生信任,留下深刻印象,这种特性决定了博物馆的展览更容易实现浸润人心、消弭分歧的传播效果。”

二十多年来,世界最佳遗产组织主席托米斯拉夫·索拉一直致力于文化遗产和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他表示,世界有很多问题,在面临冲突时,文化交流比任何时候都重要。博物馆理解我们的过去,并引导我们走向未来,让这个世界更加美好。

托米斯拉夫·索拉说,博物馆是文物的家,在博物馆,各种文物向公众开放共享。博物馆已经融入人们的生活,融入人的生命周期。

国际博物馆协会咨询理事会主席安东尼奥·罗德里奎斯认为,博物馆是储存历史记忆的地方,为人们提供了安全对话的空间。博物馆是重要的文化使者,是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和沟通桥梁。

中国博物馆总数达6565家,排名全球前列。看得出来,马来西亚科学院创院院士、高级院士李怡章对中国博物馆非常熟悉。

他表示,有强大的建设能力和先进的5G技术作为支撑,中国的很多博物馆越来越智能化,互动虚拟体验越来越高清立体,沉浸感很强。他建议,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加强合作建设虚拟博物馆,用数字化技术来记录文明发展。

南京博物院名誉院长龚良认为,未来博物馆更加注重多样性、个性化发展,更加智慧化科技化,更加注重公众的参观体验,未来的博物馆必须是“好玩”的博物馆。

经过研讨,该论坛形成四点共识,即:文化遗产的多样性是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和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源泉;作为文化遗产主要收藏机构的博物馆是民族文化基因库的重要组成;集中反映文化遗产多样性的博物馆要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中更积极地发挥“民间大使”的作用;博物馆将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姿态,加强在国家、地区和国际层面的沟通、交流与合作。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当代博物馆要拥抱数字化,更追求“好玩”体验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当代博物馆要拥抱数字化,更追求“好玩”体验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当代博物馆要拥抱数字化,更追求“好玩”体验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