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非德班理工大学孔子学院组织的汉字书写大赛中,学员李莎正在书写中国古典诗词。孔子学院供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作出重要部署,强调“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语言是文化文明的重要载体,是了解一个国家最好的钥匙。国际中文教育作为面向海外母语非汉语者的中文教学,不仅是一种以中文教育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活动,是我国教育“走出去”的重要媒介,而且对于塑造和展现国家形象、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全球有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中文教育,83个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海外学习中文的人数超过3000万,全球约有500所孔子学院,800个孔子课堂。伴随中文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国际中文教育有力促进了中外人文交流、文明互鉴,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通过学习中文,了解了中国的历史文化,拓宽了职业选择的道路。
与此同时,当今世界形势复杂多变、人工智能引领变革,国际中文教育正经历从语言能力提升和非学历语言教育为主的传统模式,向以各领域各层次中文专业人才培养为主体、相关学科专业融合发展的新业态的转变。在此背景下,中文理应搭建起对话沟通的桥梁,让世界人民通过国际中文教育这个窗口,读懂中国、读懂中国人民、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华民族。
以高质量国际中文教育提升中华文化传播力影响力,聚焦教育主业是前提。2020年,北京语言大学联合26家国内高校、企业及社会组织联合发起成立中国国际中文教育基金会。自此,在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的共同支持下,国际中文教育步入了聚焦教育主业的新阶段。3年多来,我们通过加强科学研究、推进学科融合、强化支撑平台等手段,夯实事业基础;通过优化传统专业、增设新专业、推进“中文+”复合型专业建设等措施,丰富专业体系;通过加强国际中文教师培养培训、构建本硕博一体连贯的中文教师培养体系、建立多元化的课程和教育资源体系等方式,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水平。
在此过程中,我们总结了国际中文教育发展的几个重点方向:一是把握重心,确立语言文字教学的核心地位,并在制定和出台教学、考试、评价标准时突出这一地位。二是注重内涵,丰富中文教育资源,加强国际中文教育教师培训、教材建设和教学研究。三是搭建平台,推进语言文化交流,加强与各国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合作,尤其加大对联合培养、奖学金、学术研究等项目的支持力度,建立对话机制。四是培养人才,服务全球各层级中文需求,进一步厘清国际中文教育的学科定位,在此基础上,专业化、针对性分类建设汉学与中国学、中文+职业教育、汉语言专业,培养未来的汉学家、中文技术应用人才、中文国际传播人才。
以高质量国际中文教育提升中华文化传播力影响力,推进本土化提速是重点。中国国际中文教育基金会的成立开启了国际中文教育龙头品牌——孔子学院,迈入民间化、公益化、本土化发展的新阶段。在中外机构合作共建、基金会品牌授权的新模式下,孔子学院进一步重视因地制宜、服务当地,每年为超过1000万中文学习者、教育者和中华文化爱好者搭建交流平台,已经形成了以孔子学院为核心的国际中文教育办学模式、国际中文教育的市场化运作模式以及多边合作与资源共享的宏观教育布局。
着眼未来,作为中文母语国,我们有义务加强中文教育资源供给,为丰富世界语言文化公共产品内容贡献力量。具体而言:一是促进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特色发展,加快建设中国特色海外国际学校。二是推动国际中文教育本土化进程,继续支持中文进入各国国民教育体系,促进世界多元文明互学互鉴。目前,北京语言大学已支持20个国家将汉语教学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如泰国、喀麦隆、罗马尼亚等。三是继续支持中文专业建设,包括配合支持各国中小学中文教学、与国外高校共建中文专业,以及推进学测中心建设和网络课堂建设等。
以高质量国际中文教育提升中华文化传播力影响力,优化科技赋能是引擎。随着数字化、智能化时代的到来,在线教育为国际中文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北京语言大学率先开辟了“国际中文智慧教育”新方向,于2020年11月启动实施“国际中文智慧教育工程”,独立开发了全球首个面向留学生中文教育的智慧平台“国际中文智慧教学系统”,实现了课前高质高效制作课件和教案、布置课前预习作业、了解学情,课中讲练评一体化、开启互动式教学,课后为学生精准推送相关练习、实现个性化教学,课终智能评测、考学融合的全程智慧化。目前,该系统已有6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在持续使用。后续,北语将继续推动高质量实施智慧教育工程,引领国际中文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与学界业界共同打造智能化、融合化、全球化的国际中文智慧教育新生态,与全世界分享中国教育数字化的经验。
以高质量国际中文教育提升中华文化传播力影响力,构建有效传播范式是关键。随着中国与世界交往增多和国际中文教育规模扩大,中文的实用价值和文化价值不断提升,将国际中文教育与语言文化传播并行考量的实践也迫在眉睫。
北语将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探索:一是搭好国际中文教育服务中华文化传播的整体架构,做好政府组织、商业组织、社会志愿团体等多元主体协同创新的多元传播主体建设,做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传播能力建设,做好体制机制、政策措施、法律规制、技术设施创新的传播环境建设。二是建好国际中文教育服务中华文化传播的平台体系,做好国际中文教育服务中华文化传播的出版平台、报刊平台、广电体系、互联网平台、智能传播平台、电影与文娱传播体系建设等专项内容,联合国际友好媒体和智库,拓宽发声渠道。三是筑好国际中文教育服务中华文化传播的流程模式,实现国际中文教育的内容生产优化、传播模式变革与传播效果提升,更多关注中文传播的“时机”“尺度”和“效能”。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国际中文教育的历史使命。作为在海外设立孔子学院最多的中国大学之一,北京语言大学立足60余年的国际中文教育实践,愿与中外同人一道,为全世界的中文学习者服务,更好发挥国际中文教育在促进人文交流和深化国际理解方面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