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其中,科技创新无疑是最重要的驱动引擎。二十大要求,“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为此,中央政府明确提出“十四五”期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7%以上”等目标。
9月18日,国家统计局、科技部和财政部发布了《2022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从公报内容来看,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投入呈现四大亮点。
一是科技投入经费越来越多。2022年中国投入的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首次突破3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大关,达到创纪录的30782.9亿元,比2021年增加2826.6亿元,增速为10.1%。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研发经费从1万亿提高到2万亿用时8年,而从2万亿提高到3万亿则仅用时4年。
二是科技投入强度越来越大。“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与GDP之比”是反映科技投入强度的重要指标。研发投入强度越大,说明单位经济产出中研发经费支出越多,科技创新的含金量也越高。2022年该指标比2021年提高0.11个百分点,为2.54%,位列世界第13位,超过了欧盟国家2.2%的平均水平。
三是对基础研究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基础科学研究是科学体系的源头,是衡量科技强国的重要指标。2022年中国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分别为2023.5亿、3482.5亿和25276.9亿元,分别比2021年增长11.4%、10.7%和9.9%。其中,基础研究经费总量首次突破2000亿元,规模位列世界第二位。
四是经济强省对科技投入最为重视。2022年,中国R&D经费投入超过千亿元的省(市)有12个:广东、江苏、北京、浙江、山东、上海、湖北、四川、湖南、安徽、河南和福建。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省(市)共有7个:北京(6.83%)、上海(4.44%)、天津(3.49%)、广东(3.42%)、江苏(3.12%)、浙江(3.11%)和安徽(2.56%)。不难看出,经济强省均普遍重视科技研发投入,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长三角地区的示范引领作用尤其突出。
高新技术企急增至40万家
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持续大规模的投入收获了显著成效,不但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连续取得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同时还孵化培育出了一大批拥有自主核心技术、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
基础前沿方向重大原创成果涌现。近年来,中国在铁基超导、量子信息、干细胞、脑科学、纳米材料等前沿方向上不断取得成果;同时,在载人航天、嫦娥探月、火星探测、人造太阳、北斗导航等领域也相继实现突破。
科技创新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有了自主核心技术作为支撑,中国高新技术产业迎来了群体式、爆发式增长: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8年居世界首位,新型显示技术产业化规模世界第一,消费级无人机占全球一半以上市场,人工智能(AI)应用占全球市场近三成,太阳能光伏、风电、半导体照明、先进储能等产业规模也居世界前列。
中国科创企业展现蓬勃活力。中国科技部数据显示,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2012年的3.9万家增至2022年的40万家,其中762家企业进入全球企业研发投入2500强。2023年7月,福布斯发布《全球独角兽趋势报告》进一步印证,中国独角兽公司为394家,占全球独角兽公司总数近四分之一,仅次于美国。
改革开放40多年来,尽管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早已深入人心,但由于长期忽视自主创新,部分“中国制造”产品过去给世人留下廉价、低端的刻板印象。近年来,中国通过科技自立自强积极塑造新动能、新优势。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指出,中国的创新表现连续10年稳步提升,名列世界第10位。
为应对日益激烈的全球科技竞争,赢得未来发展机遇,各国纷纷出台支持科技创新战略。如欧盟推出了规模宏大的研发和创新跨国行动方案“地平线计划”,旨在将欧洲打造成为全球科技研发与创新中心,并积极推动《芯片法案》落地,计划将欧盟芯片产量提升至全球的20%。
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美长期维持着“和而不同、斗而不破”的微妙平衡。但随着近年来中国在科技领域的迅速崛起,美国将中国定义为“唯一既有意图,也越来越有能力重塑国际秩序的竞争对手”,不但出台《2022年芯片与科学法案》、《通胀削减法案》等国家科技战略,实施了大规模的战略性科技创新补贴,同时还运用了大量非市场、非公平的手段来试图遏制对手。
例如,在5G、半导体、人工智能、量子、新能源等战略领域,美国采取了一系列限制尖端技术和先进制造能力发展、阻断科技交流和经贸联系的做法。2023年8月,美国宣布设立对外投资审查机制,严格限制或直接禁止美国企业投资中国的半导体和微电子、量子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等科技前沿领域,以加速对中国“科技脱钩”。
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们都要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不断做强经济基础,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在科技领域做好自己的事情,就是针对中国科技发展重点领域、“卡脖子”领域、基础薄弱领域,进一步发挥体制机制优势,集中国家优势资源,统筹各方力量进行攻关,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完善科技融资体系
2023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决定组建中央科技委员会,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在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体制改革,统筹解决科技领域战略性、方向性、全局性重大问题等方面发挥权威、高效的引领作用。
众所周知,二战后美国成为全球科技革命领导者,以资本为主导,由风险贷款市场、风险投资市场、场内和场外资本市场等构成的科技金融体系在其中发挥了基石作用。因此,中国科技领域新的顶层机制设立后,建议应尽快健全“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各类资本参与”的多层次科技金融体系。
一是加快培育资本市场的科技融资功能。以注册制改革为契机,发挥好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及区域股权市场的功能,进一步完善拨投结合、投贷担联动等业务模式,为科创企业提供更长生命周期的融资支持。
二是探索设立政策性银行支持国家重大科技创新。建议可借鉴欧洲投资银行(EIB)的经验,设立重点支持攻关“卡脖子”项目、国家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的政策性银行,匹配相关项目投资期长、资金需求量大、回报相对较慢的融资特点。
三是充分发挥国有大型银行的综合化优势。中国传统上是“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从近期美国硅谷银行陷入流动性危机的教训来看,与其批准设立单一的科技型商业银行,倒不如鼓励国有大型银行成立科技金融事业部或独立的科技金融子公司,充分发挥国有大型银行抗风险能力强,综合化和集团化特色鲜明的优势。
四是激发民间资本的投资活力。通过简化登记备案手续、在资金募集和投资退出方面提供便利等,吸引各类股权投资主体,如天使投资、PE/VC、私募股权基金、并购基金,以及民营企业设立的CVC机构“投早、投小、投科技”,在科技金融领域各展所长、竞争发展。
此外,香港作为具备全球影响力的国际金融中心和人民币离岸市场,在支持内地科创企业融资和赴港上市等方面有着极为优越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未来香港可通过提供更加便利的上市条件、增加市场流动性和投资者参与度、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合作等举措,为支持国家科技创新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