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财经 实话世经/中国不存在资产负债表衰退

实话世经/中国不存在资产负债表衰退

实话世经/中国不存在资产负债表衰退

“本心以穷理,而顺理以应物”。随着“资产负债表衰退”理论再一次进入公众视野,中国是否陷入此类衰退引发了市场参与者的激烈讨论。笔者认为,资产负债表衰退只是表象,也许并不适用于中国,透过表象理解资产负债表衰退背后的机理则更为重要。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正确的道路往往都是艰难的,透过现象直击本质,遵循期望效用最大化这一微观经济学基石,或将成为日本经验对于理解中国客观现实的重要启发。

首先,中国资产端与负债端表现稳定且没有劣变。尽管全球经济面临着种种挑战,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为经济稳健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根据实体经济部门宏观杠杆率资料,中国居民部门、非金融企业部门,以及政府部门杠杆率从1992年至今都保持着较为稳定的增长,没有出现大起大落的波动。尽管2020至2022年期间,因疫情的干扰,居民部门与非金融企业部门的杠杆率出现过短暂的下滑,但截至2023年第一季度,居民部门、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分别为63.3%、167%,均比2019年末的56.1%、151.9%有所上升。

以北京为例,从2019年末至2023年上半年,房价指数升幅达27%,尽管期间有所波动,但整体资产价格并未大幅下滑。中国居民部门的财产淨收入在此期间也保持着稳定增幅,财产性淨收入占比也稳中有升。不仅如此,6月新增社融4.22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其中居民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分别新增4914亿元、4630亿元,企业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分别新增7449亿元、1.59万亿元。企业与居民短期、中长期贷款都持续改善,特别是企业中长期贷款并未出现收缩,与资产负债表衰退的前期表象并不相符。

  其次,期望效用最大化是资产负债表变化遵循的潜在逻辑。在经济学中,期望效用最大化是微观经济学理论的基石。该理论认为,市场参与主体在面对不同选择时,会根据其偏好和目标,选择能够最大化其预期满足程度的方案。尽管社会环境在不断变化,个人的价值观和目标也可能不同,但期望效用最大化作为一种基本的决策原则仍然成立。

以企业为例,资产负债表衰退理论中提出企业追求“债务最小化”而不是“利润最大化”的假设,似乎难以在微观经济学理论中成立。更准确地说,债务减少是企业选择利润最大化后的结果,并不是原因。而企业不选择继续投资主要原因可能是,缺少可以最大化利润的投资项目。一方面可能是项目本身可以产生的现金流不足,另一方面可能是对未来比较悲观。

同理而言,居民部门增加储蓄、减少消费,以及提前还贷亦是期望效用最大化的理性选择结果。一方面,根据学术文献,自然灾害、气候变化等因素会引发居民对于未来风险的厌恶程度上升,从而提高储蓄率、增加预防性储蓄。另一方面,新务实主义消费下,自然灾难过后人们会对价格与品质间的替代关系更为敏感。最后,通过提前还贷,居民可以减少债务负担,降低利息支出,从而释放更多的可支配收入,为居民提供了更多的资金用于储蓄、投资或其他更有价值的支出,从而提高期望效用。

宏观政策可从三方面入手

  笔者认为,未来宏观政策方向或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稳”:提升确定性,改善市场参与主体的预期。提高经济活动的确定性与提振经济参与主体的预期,将有助于经济参与主体给未来更多的权重。同时,通过构建统一大市场,可以促进竞争、打破垄断,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提升市场参与者的边际效用。

二是“改”:鼓励科研创新,增加消费与投资的选择范围。引入新的技术创新,可以改变产业结构,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打破原有的经济均衡状态。数位经济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不仅增加居民、企业获取资讯的管道,降低了成本,而且催生了许多依赖于数字经济生态的新需求。

三是“引”:善于引导,优化经济产业结构。根据学术研究表明,信贷繁荣与经济增长息息相关,其中信贷的流向更为重要,加杠杆行业主体的差异所引发的经济增长模式不同,最终将导致不一样的发展结局。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实话世经/中国不存在资产负债表衰退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实话世经/中国不存在资产负债表衰退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实话世经/中国不存在资产负债表衰退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