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首先忽必烈这个大汗基本上可以说是自封的,虽然《元史》对忽必烈的汗位进行了美化,但是无法改变汗位的非正统属性。传统获得蒙古可汗的的三种形式:前任大汗遗嘱、呼勒台选举制、蒙古传统幼子守灶制度忽必烈一样也不占,最后还是通过武力解决的方式迫使蒙古王公承认结果。这也造成了庞大的蒙古帝国的分裂,有的从此连名义上臣属元朝都没有了。
战争背景
公元1259年,蒙哥大汗在进攻南宋钓鱼城的时候被天外飞仙来的一箭射成重伤,很快暴毙身亡。蒙哥既没有成年子嗣也没有留下遗嘱,这下麻烦了。原则上有蒙哥有三位兄弟可以获得竞选大汗的机会:倾向汉文化、手下兵强马壮的忽必烈;留守蒙古老家哈拉和林的阿里不哥;以及西征中东的旭烈兀。
除了旭烈兀远在西亚无法暂时通知到外,忽必烈和阿里不哥都得到了通知。忽必烈是个喜好汉文化和中原王朝管理方式的将领,理想中要建立的帝国或者说王朝是定居、农耕的繁华王朝。手下汉家的文成武将很多。所以一直不为传统的蒙古王公喜欢。
阿里不哥最小,符合幼子守灶制度的汗位继承方式。并且阿里不哥一直在蒙古老家哈拉和林,因此可以说如果会蒙古祖地参加呼勒台选举对阿里不哥来说那就是主场啊。况且他是传统的蒙古管理方式,所以获得了绝大多数蒙古贵族和其他几系汗国势力的支持。如果从这种情况看,基本上阿里不哥继承汗位是铁板钉钉了。
对于旭烈兀来说得到时间最晚,等他参与进去基本上黄花菜都凉了。但是手握重兵的旭烈兀也得为自己争取最好的待遇。虽然无论谁上台当大汗旭烈兀也可以获得一块封地,但是封地的大小、富庶程度那就不敢说了。所以一定要化被动为主动,看看两位兄弟开出来的条件。所以旭烈兀的方式是骑墙观望。忽必烈很聪明,赶紧派出使者出使西亚安抚旭烈兀。对旭烈兀说如果他能支持忽必烈称汗,那么事成之后把西亚伊朗伊拉克等富饶的地区都封给旭烈兀。这个筹码可是非常丰厚的,旭烈兀很满意;同时阿里不哥的使者始终没来,旭烈兀决定支持忽必烈称汗。
胡必烈、阿里不哥之战
最先“出牌”的事阿里不哥,他首先派出使者邀请忽必烈回老家哈拉和林参加呼勒台部落选举。这是赤果果的阳谋:首先正常的选举方式没有问题,谁也说不出什么来;第二蒙古老家哈拉和林是人家阿里不哥的主场。只要忽必烈回到祖地,那么究竟是搓圆还是压扁就由阿里不哥说了算了吗?
忽必烈当然知道这个情况,但是又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于是只能以攻宋战事要紧暂时延缓选举的到来。于是忽必烈对信使说:“吾奉命南来,岂可无功遽还。”其实真没有什么好办法。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忽必烈控制的地区大概是原来金国和南宋的一部分领土,是汉文化非常成熟和农耕文明高度发达的地方。所以阿里不哥和忽必烈的汗位之争还是治国理念之争。
然后忽必烈忽然出牌了。忽必烈不傻,回到自己的大本营开平召开蒙古选举大会(如上图所示的黄色红圈位置)。在很多蒙古王公反对和缺席的情况下就宣布获得选举胜利称蒙古大汗。所以说忽必烈这个大汉其实就是自称。阿里不哥一看这不行啊,忽必烈玩儿阴的。次年在自己的大本营哈拉和林(上图中绿色红圈的位置)宣布获得了胜选,称蒙古大汗。
蒙古帝国的天空下出现了两个大汉,怎么办?打吧,战争爆发了。
阿里不哥战败
首先说蒙古帝国肆意扩张,大量的财富、物资、粮食被掠夺源源不断地送到蒙古祖地。但是当这一情况改变的时候,旷日持久的大战导致了物质、粮食短缺。阿里不哥后来逃到中亚,居然劫掠了自己的盟友,物资粮食匮乏的到什么程度了。
第二点阿里不哥虽然获得了广义上的蒙古王公的支持,但是这些王公地位高但是没有实力啊。术赤、察合台和窝阔台等支持阿里不哥也不敢真派全部主力来帮助阿里不哥拼命啊。支持忽必烈的旭烈兀手握重兵在他们身边虎视眈眈呢。只要这三系敢倾巢出动,旭烈兀分分钟抄他们后路。蒙古半数以上的精锐掌握在忽必烈和旭烈兀的手里。
第三阿里不哥的军队虽然也不错,但是和长期和战斗在第一线的忽必烈的军队相比还是差了不少。
反观忽必烈掌握着原来金国的国土,成熟农耕的华北平原和北方草原为忽必烈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粮食和物资。尚武的民族属性加上中原文明发达的战术、战法在忽必烈的军队中达到了完美的融合。忽必烈的军队是长期和南宋作战,在战场上磨练出来的真正的精锐之师。所以最终忽必烈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