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百科全书”《永乐大典》如果被找到,意味着什么呢?

“百科全书”《永乐大典》如果被找到,意味着什么呢?

《永乐大典》是中国最著名的一部古代典籍,其规模远远超过前代编纂所有类书。《不列颠百科全书》在“百科全书”条目中,称其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多达22973卷,11095册,总字数高达307亿之多。

书中保存上自先秦下至明初的各种典籍资料达8000多种,收录的典籍除正规的儒家典籍、史传百家、历代文集等,还收录了大量的方舆志乘、小说戏曲、医学方技、道佛典籍。由于规模太大,《永乐大典》编定后从未刊刻过,所以它也是世界上部头最大的手抄本。3.7亿多字都是书手们一笔一画抄写出来。《永乐大典》中的插图,所绘山川器物也全是白描手法,精丽工致。

1403年,经过4年的苦战,朱棣终于登上皇位,这位通过武力实现上位的帝王需要不仅是正名,还需要标显自己文治武功,以此来证明自己皇位来路很正。然后他召集明朝大才子解缙,对他们说:“古今事物,散载诸书,篇帙浩繁,不易检阅,朕想广泛收录各书中所载事物,用韵统摄。这样检索起来如同探囊取物一般”。如同现在的电脑检索功能,估计要是朱棣要拥有现代工具,也不会编《永乐大典》了。

解缙等人接旨后,不敢怠慢,集合约140人,在南京国子监中,汇集历代经典文献,于次年十一月编成《文献大成》进呈。永乐看了之后感觉还不满意,远远没有达到“百家之书”的要求。于是让他最信任的“黑衣宰相”姚广孝主持重新编纂。并让礼部到全国各地购买各类书籍,钱不是问题,大胆地买。

然后荟萃了全国各方面的优秀人才,光总裁官就有5人,副总裁20人,纂修347人,编写332人,誊写1381人,办事官吏20人,总计约有3000人。除了官员、学者还包括各行业的精英,甚至民间的术士、僧侣也参与其中。到了永乐五年(1407年)十一月终于将书编成。这一次永乐皇帝很高兴,正式将书名定为《永乐大典》,并亲自撰写序言。这就是永乐正本,藏于南京文渊阁。

永乐十九年(1421年)《永乐大典》正本随文渊阁图书一起被运到北京,放到皇宫文楼。嘉靖三十六(1557年),宫中失火,奉天门和三大殿都被烧毁,嘉靖皇帝怕殃及附近的文楼,赶紧命人把《永乐大典》正本抢运了出去,为防万一,他决定重录一部,贮之他所,以备不虞。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由徐阶等人负责重录,选拔各色善楷书108人。规定每人每日写三页,抄毕有专人核对,遇有差错,即要另写,不拘一次二次。

用了6年时间,重录直到隆庆元年方告成功。自此之后,人们称重录本为“嘉靖副本”,传到今天的《永乐大典》都是副本,这些副本一点涂改、挖补、添加的痕迹都没有,说明当时责任制度的严格,也保证了《永乐大典》的编纂和抄写质量。

让人奇怪的是,在重录副本工作完成后,《永乐大典》正本就不知去向,成为中国书籍史上最大疑案,我们现在看到全是嘉靖朝重录的副本。一整部正本,人间蒸发,没有任何毁损和去向记录。

那么《永乐大典》有可能去了哪里呢?

一,毁于乾清宫大火。

有的学者认为,正本毁于乾清宫大火。乾清宫在顺治十二年(1655年),康熙八年(1669年)重修,然而在嘉庆二年(1797年)又发生了一场大火,将整个乾清宫几乎彻底毁灭,我们现在看到的乾清宫是重建的。而当时《永乐大典》这部书正好放到乾隆宫中。很多人提出不同意见,如果《永乐大典》放在乾清宫,为何在清朝的史籍中看不到一点记录。

二,毁于李自成之手。

在明亡之际,李自成和他的大顺军队攻占北京,短短40天后就被吴三桂和多尔衮满汉联军所击败。在李自成匆匆撤离北京之际,下令放火焚烧宫殿。《永乐大典》正本于是全部化为灰烬。当然这种说法只是猜测,没有形成定论。

三,随嘉靖皇帝陪葬。

嘉靖皇帝急着要重录一部副本,就是为他将来寿终正寝时以正本作为随葬品葬入永陵地宫。对于中国古代帝王来说,死后都要带走自己最喜爱的东西,嘉靖皇帝是非常喜爱《永乐大典》的,经常把正本放到床边,随时能翻看。当然,《永乐大典》正本是否做了嘉靖皇帝的陪葬物,在打开永陵地宫之前,只能是一个猜测。不过很多人认为,现存史料所载嘉靖皇帝的遗诏丝毫未语正本陪葬的事。也许,只有打开永陵才能找到答案。

四,秘密藏在京城某处。

有人认为正本并未消失,还存在于,秘藏于明清两代的皇家档案馆,也就是今天北京天安门东的南池大街附近。由于明末战乱,当时朝廷决定把《永乐大典》秘藏在一处的夹墙内。以躲避战乱,没有想到明亡了,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已经忘记把《永乐大典》藏在哪段夹墙了。

《永乐大典》正本神秘地消失了,在这个世界没有留下任何的支言片语。

那么如果《永乐大典》突然出世,那么将意味会怎么样呢。

一,很多文献资料将会重新面世。

《永乐大典》保持明初以前各学科的文献资料。在清朝雍正年间,清代官员全祖望得到阅读《永乐大典》副本的机会,发现许多其中有是“世所未见之书”。仅仅一年时间,全祖望就从中找到数十失传已久的书籍,如王安石的《周官新义》、高氏《春秋义宗》等,由于卷帙浩繁,全祖望只看了《永乐大典》的几十分之一,便辞官回乡了。可想而知里面到底还有多少失传的文献资料,将会重新面世。

二,很多历史资料将会改写。

清代学者邵晋涵就是从《永乐大典》副本中偶然发现北宋的薛居正的《旧五代史》,可以说没有《永乐大典》,就没有如今的“二十四史”。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乾隆皇帝准备编纂《四库全书》,要利用《永乐大典》,于是对《永乐大典》副本进行清查,发现已经缺1000多册,合2422卷。《四库全书》的修纂是对历史的一次篡改,乾隆皇帝发现不利于自己统治的任意删改。而《永乐大典》所辑各书均保持原书面貌,不改动书中文字内容。这与乾隆的《四库全书》有本质的区别。

如果《永乐大典》重新面世,很多历史资料将会改写,因为清朝统治者已经把历史资料给篡改很多。我们只有跳过这段历史,才能发现真实的历史资料。那么《永乐大典》是最全最有价值的史书资料。

《永乐大典》正本已经缺失,那么副本的命运呢。

从乾隆时发现已经缺失了1000多册,到《四库全书》修纂成后,更是疏于监管,《永乐大典》开始不断流失,光绪元年(1875年),《永乐大典》副本已经不足5000册,光绪二十年(1894年),翁同龢入翰林院核查《永乐大典》时只剩下800册。在1900年又遭遇灭顶之灾,北京城遭到八国联军入侵,翰林院被英军焚毁,其中大多的《永乐大典》化为灰烬,或者被人盗走。宣统元年(1909年),再次清点《永乐大典》只剩下64册。

1912年中华民国政府成立,这64册被送往京师图书馆收藏。九一八事变后,这些古籍随文物南迁,60册被运送美国国会图书馆为保管。1965年,这些善本转运台湾,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新中国成立后,《永乐大典》的收集工作进入新局面。

1950年北京图书馆馆员顾子刚率先捐献3册。

1951年著名收藏家周叔弢捐献一册。

商务印书馆捐献21册。

苏联归还中国11册。

1954年,苏联科学院、国立图书馆送还53册。

1955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归还3册。

1958年,北京大学梁思庄和耿济安将4册送给国家。

1964年,周恩来总理特批从香港购回4册《永乐大典》。

1983年,山东掖县农民孙洪林家中,竟然发现一册《永乐大典》,捐献给国家。

2013年,从上海已经移民袁女士手中购买一册《永乐大典》。

国家图书馆现在收藏有《永乐大典》224册,其中62册暂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另外还有200册流落于海外,散布在日本、韩国、英国、德国、美国、越南、爱尔兰等国家和地区公私藏家手里。

这些存世的书籍,比起11095册《永乐大典》正本的数量来说,只是九牛之一毛,那么这些《永乐大典》里都保存着什么秘密,希望不久将来《永乐大典》能横空出世。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什么,百科全书,时间,正本,嘉靖,副本,重录,永乐大典,典籍,北京,观点评论,乾清宫,正本,嘉靖,副本,永乐大典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什么,百科全书,时间,正本,嘉靖,副本,重录,永乐大典,典籍,北京,观点评论,乾清宫,正本,嘉靖,副本,永乐大典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什么,百科全书,时间,正本,嘉靖,副本,重录,永乐大典,典籍,北京,观点评论,乾清宫,正本,嘉靖,副本,永乐大典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