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专家观点】
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9世纪,敦煌及其所处的河西走廊成为陆上中原通向欧亚的主要交通干道,史书称位于河西走廊西段的敦煌是古丝绸之路上的“咽喉之地”。汉唐王朝时期,敦煌处于丝绸之路上的战略要地,它既是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也是宗教、文化和知识的交会处。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化持续千年的交流,孕育了敦煌莫高窟和藏经洞文物的硕果。
文化艺术宝藏:莫高窟和藏经洞
据史料记载,莫高窟始建于公元366年。莫高窟开窟、塑像、绘画的佛事活动连续十个世纪,直到14世纪的元代以后才停止了建窟。迄今,莫高窟在1700多米长的鸣沙山东麓断崖上,保存了公元4世纪至14世纪的735个洞窟,分成南北两区。莫高窟是洞窟建筑、彩塑和壁画组合成的综合艺术,融汇了本土多民族艺术,又吸收了来自西域艺术的养分,形成了发展脉络清晰、自成特色的敦煌佛教艺术体系,彰显了恢宏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它包含了建筑、雕塑、壁画、音乐、舞蹈等多种门类的艺术,其中壁画艺术又包含人物画、山水画、建筑画、花鸟画等不同的绘画艺术。敦煌莫高窟代表了公元4世纪至14世纪中国佛教艺术的最高成就,是我国对世界佛教艺术发展的重要贡献,在中国和世界美术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藏经洞是我国古代文化典籍的宝藏。藏经洞出土文物是“方面异常广泛,内容无限丰富”的新资料,大部分是失传的写本,并且是古代社会文化的原始记录,反映了古代社会多方面的真实面貌。遗憾的是,清朝末年的黑暗年代里,藏经洞出土文物得不到保护,大部分被西方列强劫掠而走。随着文物的流散,世界上诞生了以敦煌藏经洞出土文献和莫高窟艺术为研究对象的“敦煌学”,而这也成为国际汉学中的显学。
莫高窟的石窟艺术和藏经洞的出土文献,保存了许多反映吸纳古代欧亚文明的材料。总之,莫高窟和藏经洞是丝绸之路上留下的多元文明荟萃的文化艺术宝藏。
莫高窟的现代文化角色
16世纪中叶开始,随着陆上丝绸之路衰落,莫高窟长期处于无人管理、任人破坏偷盗的境地,逐渐变得破败不堪。1944年,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以常书鸿、段文杰先生为代表的老一辈“莫高窟人”远离城市,扎根大漠戈壁,艰苦创业。
新中国成立后,敦煌艺术研究所更名为敦煌文物研究所,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20世纪60年代初,国家在财政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仍拨出巨款,实施大规模加固维修工程,使濒危的莫高窟危崖和洞窟得到妥善保护;同时,引进国外的专家和先进的修复技术,推动莫高窟壁画的抢救性保护。
改革开放以后,在甘肃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研究所扩建为敦煌研究院。此外,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莫高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些都为莫高窟实现全面快速发展提供了机遇。
20世纪80年代后期,敦煌研究院以开放的思维、国际化的视野,通过国际交流合作,学习和吸纳国际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先进理念、先进技术、先进管理,在莫高窟的保护、研究、弘扬和管理上取得了长足进步。
莫高窟的保护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为此,《甘肃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敦煌莫高窟保护总体规划(2006—2025)》等文件的出台实施,将莫高窟世界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与管理推向了法治化、规范化的轨道,此后,莫高窟的保护管理严格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
敦煌研究院还建立了壁画抢救性保护的科学技术体系,抢救保护了大量珍贵的壁画。为永久保存、永续利用莫高窟壁画和彩塑的珍贵价值和信息,敦煌研究院采用数字技术,对全部洞窟文物实施数字档案工程建设,并以多种新的数字技术手段,对敦煌艺术进行解读、研究、保存、保护和弘扬。
改革开放以来,敦煌学的研究扩大到了石窟考古、石窟艺术、敦煌文献、佛教文学、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研究,产生了一批有影响的学术研究成果。
敦煌研究院经过持续不断的探索,建立了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将文物资源、数字技术和管理功能进行系统整合,形成集网上预约、洞窟实地参观、博物馆仿真洞窟体验等为一体的服务系统,让来莫高窟参观的游客有更好的体验。我们还通过举办国外敦煌艺术展览、在网上公布莫高窟洞窟数字图像、运用多种新媒体平台等方式,让更多民众共享敦煌艺术,也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向世界。
在国际上,敦煌研究院对莫高窟的保护管理和旅游开放的创新发展,已经从过去的跟跑、逐步并跑,提升到现在在部分领域领跑的局面,得到国内外游客的普遍认可,也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肯定和表彰。
莫高窟是一座博大精深、兼收并蓄、绚丽多彩、独具特色的世界文化艺术宝库,它对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的丝路精神,彰显中华民族博采众长的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敦煌研究院有责任努力保护敦煌莫高窟和藏经洞文物,深入研究、发掘、阐释、传承、弘扬其价值和内涵,让敦煌莫高窟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丰厚滋养。
(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