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他像之前的首辅赵志皋那样,也开启了艰辛的辞职历程,一边在家养病,一边上疏请辞。而且,连续向万历皇帝递交了二十多份辞呈,核心意思就一句话:老板,我要退休!
但是,那个长期“闭关”的万历却坚如磐石,说啥也不同意老头儿辞职。一开始,他还好言相劝,说我们朱家离不开你,说天下万民离不开你,到后来就干脆不搭理了,反正不同意!
可怜的老首辅朱赓,在自己的三年任期内愣是没有见过老板朱翊钧的真容。如今,就连辞职都没机会当面提出,只能通过一次次的信笺往来,俨然就是一对“笔友”。更让人扼腕的是,老头儿直到生命的终结也没能辞职成功。据《明史·朱赓传》记载:
是时赓已寝疾,乞休疏二十余上。言者虑其复起,攻不已,而赓以十一月卒于官。
看了朱赓辞职的血泪历程,你一定会感慨唏嘘不已,可怜的老首辅连续上疏二十多次都没能成功辞职。那么,你在读完今天这篇文章后,定然会更加唏嘘不已,因为本篇的主人公李廷机更悲催,他向万历皇帝递交了一百二十多份辞呈都没被批准。最后,实在忍受不了内阁的工作,直接“潜逃”回老家了。
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近这位“传奇首辅”,这位因为辞职而成为传奇的首辅,简单了解他的人生经历。
前面提到的首辅们,大多生于官宦世家,要么生于地主阶层,基本上都是非富即贵。但是,李廷机的家庭出身却不富裕,显颇为寒酸。不过,这些都丝毫没有影响到他求学的热情和积极性,从小就是一名“学霸”级的人物。
1570年,李廷机因贡入太学学习,所以参加了当地的乡试并高中头名的解元,也了继续参加会试的资格。之后,他被首辅张居正选聘为家庭教师,专门教授自己儿子的学业。
由此不难看出,李廷机虽然一介儒生,但体内却蕴藏着充盈的骨气和傲气,也成为了他今后在官场的主要“标签”。
1583年,李廷机参加当年的会试,又高中第一名的会元。接着参加殿试,本来还是第一名成绩,理应成为状元,就像明朝的第十四位首辅商辂一样,也能实现“三元及第”的壮举。可惜,当时的首辅申时行是一个看重颜值的人,他觉得考生朱国祚更加英俊,遂把状元的头衔给了此人。
那么,何谓三元及第?明朝的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其中的第一名分别是解元、会元和状元,合称“三元”。如果能在乡试、会试和殿试中都考取第一名的成绩,就称为“三元及第”,也称为“连中三元”。
由于申时行的以貌取人,使得李廷机与状元失之交臂,只屈居获得了第二名的榜眼,也因此丧失了“三元及第”并永留青史的机会。
好在,李廷机不是一个心胸狭隘的人,他的内心非常豁达,即便不是状元,也还是一样“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很快,李廷机就被授予了翰林院编修一职,开始和之前的绝大多数首辅们一样,在此熬资历、排大队、等位子。
1591年,李廷机终于被叫号了,他被派往主持南直隶的乡试。能在这样经济富裕和人才济济的地方做主考官,是多少官员梦寐以求的差事,简直可以名利双收。
而李廷机却低调到爆,他不仅拒绝一切往来和馈赠,甚至到了闭门谢客的程度,在考试前将自己自行隔离。
之后,他升任了左庶子兼侍讲学士,开始有机会为朱皇帝讲学授课。终于,李廷机的好运开始了,他在仕途上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1595年,李廷机升任国子监祭酒,期间,他大力推崇明太祖的祖训,并且以此教化士人,改良风气。可惜,所有的努力都收效甚微,朝廷内早已波诡云谲,党争现象逐渐严重。
没两年,李廷机升任为詹事府的少詹事,同时还继续兼任着侍讲学士一职。紧接着,他终于升任了六部实职,成为吏部右侍郎并且主持部务工作。唯一美中不足之处,就是在吏部前面还加有“南京”二字,令这个“吏部”的含金量大打折扣。
1599年,在首辅赵志皋的举荐下,李廷机终于入京担任了礼部右侍郎,并且还负责当年的京察工作。
虽然,由于浙党的崛起,朝中党争现象日益增多。不过,李廷机还是一如既往的公正和严明,他既不徇私也不涉入党争,认真负责的完成了此次京察工作。
当时,明朝可谓是诸事繁杂,之前的“国本之争”已经僵持了十几年,连续熬倒了数位首辅都毫无进展;如今,随着沈一贯的入阁,他所在的“浙党”迅速崛起,引发了一系列的党争。
为了给自己扬名立威,沈一贯在刚担任首辅起就试探性的上疏言及此事。或许是万历皇帝也认识到,如果立储问题再继续议而不决的话,必然会成为国家的祸乱之源,因此竟稀里糊涂的答应了。
不过,此事立即就遭到了郑贵妃的激烈反对,连哭带闹坚持要求万历皇帝册立她自己所生的皇三子朱常洵为太子。万历在无奈之下,竟然向首辅沈一贯索回圣旨,幸亏旨意已经交付六部执行,万历才就此作罢。
不过,为了安抚郑贵妃和皇三子朱常洵,万历竟违背祖制,要加封秦王的庶子为郡王。此议一出,立即就遭到了礼部,尤其是李庭机的坚决反对。
而在万历时期,因为次子朱常溆的早逝,所以皇三子朱常洵就成为了封王诸子中最年长的一位。万历皇帝有意抬升秦王的地位,似乎有为福王朱常洵张目的意味。因此,李廷机才坚持连续三次上疏,反对万历违背祖制。
秦王闻讯,多次派人私下请托,甚至馈赠重金依然没有效果,李廷机还是领衔带头上疏反对。没办法,万历皇帝只好赞赏了他的忠直守礼之举,但仍然加赐了郡王衔给秦王的庶子。据《明史·李廷机传》记载:
秦王谊由中尉进封,其庶长子应授本爵,缘欲封郡王,廷机三疏力持。王遣人居间,廷机固拒,特旨许之。
1606年,眼见内阁已经成为了沈一贯的一言堂,而朝廷内的党争现象已经愈演愈烈,万历皇帝终于下旨廷议公推入阁的人选。由于李廷机无党无派,所以在公推中自然就落选了。
万历皇帝虽不上朝,但却对朝政事务门儿清,不好糊弄。他为了平衡朝局,决心重用刚正不阿和无党无派的李廷机,当即下旨晋封其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正式入阁参预机务。据《明史·李廷机传》记载:
万历三十五年夏,廷推阁臣,廷机果与焉。给事中曹不可。相持久之,卒列以上。帝雅重廷机,命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廷机三辞始视事。
“二沈”离开后,朱赓极不情愿的接任了内阁首辅。由于他已是古稀之年,所以精力上有所欠缺,加之个人能力也有限,使得内阁的运转并不顺畅。
很快,御史宋焘和汪若霖等人就以“尸位素餐”、“阻塞言路”等莫须有的事由上疏弹劾。对此,朱赓倒是蛮开心的,因为自己终于有机会撤退了。借此被弹劾之际,朱赓主动上疏认罪,希望离开内阁退休。
谁知,万历皇帝竟然不同意。不仅不同意朱赓辞职,反而下旨将弹劾朱赓的言官们斥责一顿,极力慰留朱老头儿继续担任首辅。据《明史·朱赓传》记载:
赓疏辞,帝为切责言者。
1608年,七十多岁的老首辅朱赓早已不堪重负,又辞职不成,终于累趴下了。病重期间,依然“抱病坚持请辞”,前后上疏二十多次都被朱皇帝拒绝,活活累死在了任上。
朱赓过世后,李廷机接任了内阁首辅之职。上任之初,他也曾豪情万丈,也曾志气满满,很快就上疏规劝万历要心怀社稷,要亲自理政,要广开言路,要召见朝臣,要减轻赋税……。
可惜,万历压根就没搭理他,继续在后宫“闭关修炼”。他爷爷嘉靖帝躲在后宫还有点儿事做,比如炼丹、敬天、占卜、打坐、青词什么的,这万历躲在后宫能干吗?即使真的腿脚不便,也可以召见臣子觐见,真的是匪夷所思!
从1587年起,朱翊钧就处于不上班、不上朝的状态。可怜上任首辅朱赓,愣是从接任首辅到累死在岗位上,期间都没有见过老板一面。两人仅靠书信和公文进行隔空往来,俨然成为了一对“笔友”。
人家万历是大明的老板,他要不愿意上班,谁也没辙。首辅李廷机多次上疏增设阁员,可万历依然不理不睬。李首辅干着急却没有用,你又不能直接闯入后宫去找万历面谈。
可问题是,不仅内阁缺员,就连整个六部九卿都缺员严重,导致很多政务根本无法正常开展。以至于,年轻的官员升不上去,年老的官员又退不下来,除非死在了任上。因为,官员的晋迁和退休都需要皇帝的御批,尽管只是象征性的。
当时,东林党已经渐成气候,他们在势头上压过浙党的同时,却不像浙党一样出现过属于自己派系的首辅沈一贯。因此,东林党此刻最大的愿望就是将李廷机拱下台,推举自己派系的李三才或郭正域接任首辅。
于是,大明的言官们又被当枪使了,他们在东林党的暗中鼓动下,开始集中火力弹劾首辅李廷机,骂得是口若悬河,口干舌燥。总结起来就一句话,你不适合做首辅,赶紧收拾行李辞职回家吧。据《明史·李廷机传》记载:
主事郑振先论赓十二罪,并及廷机。廷机累疏乞休,杜门数月不出。言者疑其伪,数十人交攻。
一开始,李廷机还觉得非常委屈,我在这里没日没夜的干活儿,非但没人理解,反而纷纷找茬。甚至于,他还想上疏替自己辩白,加入他们的论战。可转念一想,李廷机也实在不愿再继续夹缝中生存了,就开始主动递交辞呈。
前任首辅朱赓就是因为辞职信写得太晚,才被活活累死在了任上。李廷机决心汲取这血淋淋的教训,就此开始了自己请辞的历程,一口气写了十几封递了上去。
可惜,这些辞呈犹如石沉大海一般,朱皇帝一开始还慰留两句,再后来索性不看了。他已经摸透了大明的文臣,我要不批准,你还敢脚底抹油跑了不成?据《明史·李廷机传》记载:
廷机求去不已,帝屡诏勉留。
为了增加请辞的力度,表达请辞的决心,李廷机还给自己增加了戏码,他索性把自己在北京的宅子都慈善义捐了,让给了各地进京的流民们居住。而自己,以堂堂首辅之尊,竟然收拾行李搬到了寺庙中居住,这不是戏言!
原来,李廷机再也无法忍受这种压抑和委屈了,他只等万历皇帝批准自己的辞呈,立即就能打道回乡,片刻都不停留。比起其他首辅们退休,仅收拾打包就得数月时间,而李廷机简直就像是“背包客”。
最可气的还在后面,万历皇帝听闻李廷机为了表示辞职的决心,已经收拾好行李搬进了寺庙居住。他索性还派太监传话给李廷机,说你以后也别住寺庙了,干脆直接就住在内阁得了,还能二十四小时连续加班工作。
不仅如此,万历皇帝还下旨给李廷机升了官职,成了太子太保兼内阁首辅,以此表明自己挽留李首辅的决心。想辞职?美得你!
可怜的李廷机,从第一封辞职信开始,几年功夫已经写了一百二十多封辞呈,全都石沉大海。五年过去了,李廷机依然在寺庙中落脚,他不但没有辞掉首辅职务,反而得到了一个雅号“庙祝阁老”。据《明史·李廷机传》记载:
待命逾年,乃屏居荒庙,廷臣犹有繁言。至四十年九月,疏已百二十余上,乃陛辞出都待命。
万般无奈下,李廷机冒着“抗旨杀头”的危险,自己写了一份请假条,说要回乡省亲。然后,再以内阁首辅的名义签字批准,一溜烟逃回福建老家去了。
消息传到了万历皇帝耳中,他倒也没有太过追究,只问了一句,内阁里现在还有人值班吗?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后,朱皇帝说一声好,就接茬又继续罢工了。
辞官回到福建后,身为首辅的李廷机竟然没有积蓄。数十年为官,数年为宰辅,竟然会清贫至此,真的令人肃然起敬,钦佩他高贵廉洁的品行。
遇事有执,尤廉洁,然性刻深,亦颇,不谙大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