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398年,大明帝国的开创者朱元璋因病去世,年仅22岁的皇太孙朱允炆即位,是为建文帝。朱元璋在位之时,为了达成自己朱家天下朱家人守的理念,在诛杀功臣的同时,大肆分封自己的儿子,这也造成了建文帝时期,藩王们的势力过大。为了解决藩王们对中央朝廷的威胁,建文帝听从太常寺卿黄子澄的建议,进行削藩,进而引发了靖难之役,最终南京城破,建文帝不知所踪,燕王朱棣登上了皇位。
朱棣剧照
在朱元璋的诸多儿子中,燕王朱棣的能力最强,为什么太子朱标死后,朱元璋不立朱棣为皇位继承人,从而避免靖难之役手足相残的局面?
朱棣的才能冠绝众皇子
众所周知,汉唐时期是中原王朝最为繁荣昌盛的时期,明史中用了“远迈汉唐”这四个字来评价明成祖朱棣,可见明史对朱棣的评价之高。
在朱元璋的众多儿子之中,朱棣并不是朱元璋最喜爱的儿子,朱元璋最喜欢的儿子是太子朱标,晋王朱棡以及宁王朱权。但是在朱元璋安排的一次历练中,朱棣的表现却让朱元璋刮目相看,朱棣的才能也在这场历练中展露无疑。
朱元璋剧照
公元1390年,就藩北平的朱棣收到朱元璋传来的命令,朱元璋命令朱棣率军北上,征伐元将乃儿不花部。朱元璋在命令朱棣北伐的同时,就藩山西的晋王朱棡同样也收到了来自朱元璋的命令。朱棣等人所奉命征伐的乃儿不花部才万余人,朱元璋命令两位藩王同时出征,明显是在考验他们,朱元璋想看一下自己的儿子们有没有为大明江山守边疆的能力。
尽管朱棣奉命征伐的乃儿不花部人数不多,朱棣面对的困难同样不少。此时的北方正处于隆冬季节,异常寒冷的天气对大军的行军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同时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去寻找一支万余人的部队对初次出征的朱棣来说也是一场巨大的挑战。
面对诸多困难,朱棣首先派骑哨四处侦查,查找敌军的下落,免得让大军成为一只无头苍蝇在草原上四处乱撞。
找到乃儿不花部后,朱棣又命令大军趁着风雪快速前进,以达到出奇制胜的制敌效果。
朱棣的大军包围乃儿不花部后,为了不打草惊蛇,朱棣并没有急着进攻,而是派与乃儿不花相识的将领观童前去劝降。乃儿不花后来被带到了朱棣大营,朱棣设酒款待,乃儿不花大为感动,带着自己的部众和牛羊全部投降了朱棣,朱棣的这次出征大获全胜。
朱棣剧照
反观从山西出发的晋王朱棡,率领的大军像一只无头苍蝇在茫茫的大草原四处乱撞,两人的能力高下立判。
朱元璋为什么不传位给朱棣
公元1392年,太子朱标从陕西考察回来后,不久就因感染风寒而病逝。面对长子的病逝,朱元璋悲痛万分,但是国不可一日无储君,朱元璋苦思良久之后,决定立朱标的二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继承大明江山。
太子朱标死后,众皇子都对皇位虎视眈眈,从能力上来说,燕王朱棣的优势最大,为何朱元璋不选择燕王朱棣,反而让嫡长孙朱允炆继承大统?笔者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燕王之上,还有秦晋二王
根据《明太祖实录》的记载,太子朱标死后,朱元璋曾经向众大臣商议,自己将皇位传给燕王朱棣如何,翰林学士刘三吾认为不可,如果立燕王为太子,秦王和晋王又该如何处置,朱元璋听后大哭,打消了立燕王朱棣为储君的念头,不久之后就立嫡长孙朱允炆为皇太孙。
朱元璋画像
笔者对明太祖实录中这段记载心存疑虑,其一,在立储君如此大的问题上,朱元璋不大可能召见群臣来商量。其二,朱元璋何等人物,怎么可能就因为刘三吾的一句不可立燕王为储君而大哭。明太祖实录中的这段记载很有可能是朱棣为自己皇位的合法性找依据而篡改的。
尽管史料真假难辨,但是假如真的由燕王朱棣继承皇位,确实会引起他的二哥秦王朱樉,三哥晋王朱棡的不满,朱元璋百年之后,兄弟之间免不了又要为了大明江山的皇位掀起一番血雨腥风。
朱棣并非马皇后所生
朱元璋在《皇明祖训》中,对大明王朝的皇位继承人做了诸多限制,皇位继承人必须是嫡子,庶子是没有资格继承皇位的。
尽管靖难之役之后,朱棣一直强调自己是马皇后所生,秦晋二王去世之后,自己就是嫡长子,因此自己继承皇位是合法的,不违祖训。
朱棣剧照
但是根据史学家的考证,多数史学家认为朱棣的生母并不是朱元璋的发妻马皇后,具体是谁众说纷纭,有很多人认为是碽妃。对碽妃的身份也存在诸多猜疑,有人认为碽妃是高丽人,也有人认为碽妃是蒙古人。但是不管碽妃是谁,朱棣的庶子身份是改变不了的。
因此,对于严守嫡子继承制的朱元璋来说,庶子出身的燕王朱棣是没有资格继承皇位的。
父死子继优于兄终弟及
封建社会皇位的继承方式主要分为两种,分别是父死子继和兄终弟及。
一般来说,封建王朝的帝王在生前从自己众多的儿子中选一名作为太子,待自己百年之后,继承自己的皇位,这就是父死子继的继承方式。
如果皇帝在生前没有儿子,在临死之前,会在自己的兄弟之中选一位作为自己皇位的继承人,明熹宗朱由校传位给后来的崇祯皇帝朱由检就是典型的兄终弟及方式。
因此,从皇位继承的优先程度来说,父死子继优于兄终弟及,朱元璋选嫡长孙朱允炆作为皇位继承人也是基于这种考虑。
朱允炆剧照
结语
从选择皇位继承人上来说,朱元璋选嫡长孙朱允炆并没有错,但是朱元璋在临死前并没有给朱允炆安排能人异士来辅佐他,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文臣武将多数都被朱元璋所杀,留给朱允炆的只有科举考试出身的黄子澄,齐泰等人,在军事能力上与多年戍守边疆的燕王朱棣相差甚远,这也为后来朱允炆在靖难之役中的悲剧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