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和墨西哥科学家在最新一期《生物学快报》杂志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在6600万年前发生的导致恐龙从地球上消失的大灭绝事件中,开花植物虽然也有部分物种消失,但相对来说没什么损失,因此这一毁灭性事件也让开花植物成为今天植物家族中的“主角”。
图片来源:物理学家组织网
地球历史上曾发生过几次大灭绝事件,其中最著名的一次发生于6600万年前,由一颗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深刻地改变了地球上生命的演化进程。这一白垩纪—古近纪(K-Pg)灭绝事件至少消灭了地球上75%的物种,包括恐龙在内,但科学界迄今并不清楚它对开花植物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植物不像大多数动物那样拥有骨骼或外骨骼,这意味着植物化石相对罕见,所以仅凭化石证据很难理解植物进化的时间线。
在最新研究中,巴斯大学米尔纳进化中心的贾米·汤普森博士和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的桑提亚哥·拉米雷兹·巴拉奥纳博士,分析了由73000种开花植物(被子植物)的DNA序列内的突变构建的“进化树”,并使用复杂的统计方法,创建了“出生—死亡”模型,以估计整个地质时期开花植物的灭绝率。
化石记录显示,虽然许多植物物种确实消失了,但它们所属的谱系仍有物种幸存下来,并在今天的植物界占据主导地位:目前世界上有大约40万种植物,其中约30万种是开花植物。
分子钟证据也表明,今天的绝大多数被子植物科都存在于K-Pg事件之前,包括兰花、木兰和薄荷的祖先在内的物种都曾与恐龙同时生活在地球上。
K-Pg事件发生后,地球上的大多数物种灭绝,被子植物占据优势地位。
开花植物为何具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巴拉奥纳解释说,开花植物具有非凡的适应能力,它们使用各种种子传播和授粉机制,有些进化出了新的光合作用方式——这种“花之力”使它们成为大自然真正的幸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