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博物院丨提梁银罐:唐代夫人爱饮茶

博物院丨提梁银罐:唐代夫人爱饮茶

博物院丨提梁银罐:唐代夫人爱饮茶

在河南洛阳一位唐代夫人的墓中,考古出土了21件精美华丽的金银器,研究发现,这21件器物竟然全部都是饮茶器具。墓中随葬如此之多奢侈茶具,一方面可以看出墓主人是一个喜好饮茶之人,另一方面也与唐代饮茶风习的传播与盛行分不开。

提梁银罐,金银器,唐代文物,高10厘米,口径8.4厘米。1991年在河南洛阳伊川县鸦岭乡杜沟村唐齐国太夫人墓出土。现藏河南博物院。

该银罐敛口、鼓腹、圜底,下腹部直径最大。双耳用2枚铆钉铆接于口沿外侧,与提梁相勾连,提梁素面无纹饰,梁首作S形。通体由两片银块上下焊接而成,拼接处用六瓣花形银铆钉铆接。

银罐的整体工艺采用了锤揲、焊、铆等技法,铆钉做成造型优美的小花形状,简洁自然,装饰性强,有一种律动的美感,充分表现了唐代金银匠们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

提梁银罐俯视图

这位唐齐国太夫人墓中远远不止这一件“高奢茶具”,有学者考证,此墓共出土了21件金银器,皆为饮茶器具——

提梁罐和银锅、银铛均为茶道之备水器和烹煮器;鹤首银支架、鎏金银笼、银箸是用来炙烤茶饼的;笼可视为贮茶器或炙茶器;绶带纹银碗与雷钵用途相同或相近,可以代替茶碾和茶槽,用于碾碎茶饼成茶粉;银盘用以储水或装放茶点。

墓中随葬如此之多奢侈的金银茶器,一方面可以看出齐国太夫人是一个喜好饮茶之人,另一方面也与唐代饮茶风习的传播与盛行是分不开的。

提梁银罐底部图

据河南博物院陈列部馆员闫睿、邵丹介绍,唐代饮茶风尚十分普遍,一般认为饮茶是由南至北、由上层社会向民间来进行传播的。

饮茶的流行,与唐皇室对饮茶的狂热崇拜与推动分不开。“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据《新唐书·地理志》载当时全国有17个郡进贡茶叶,其地域相当于现在的鄂、川、陕、苏、浙、赣、闽、皖、湘、豫等十省,头纲茶限清明节前贡到长安,谓之“急程茶”,以应皇家清明宴上尝新茶,“先荐宗庙,然后分赐近臣”。

唐人喜茶,也得益于其时人们对茶叶的新认识。唐代是茶叶从药用、食用到饮用转变的重要时期。从唐初的医书上可以看出,唐人认为茶有提神醒脑、疏通经络、解热去毒、醒酒、解饥渴、消夏去暑、去腻膻、延年益寿等功效。

除此之外,有关茶叶的著作亦接连出现,对唐代饮茶风习的盛行,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如陆羽的《茶经》《顾渚山记》、张又新的《煎茶水记》、苏廙的《十六汤品》、僧皎然的《茶诀》等,《茶经》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茶文化的成熟。

唐代中晚期,饮茶习俗在社会各个阶层中都十分兴盛,齐国太夫人生当晚唐之时,又居住在饮茶风尚普遍的东都洛阳,喜茶、尚茶亦是情理之中,墓中随葬有大量金银茶具也就不难理解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茶叶,风习,铆钉,夫人,洛阳,金银器,唐代,河南,提梁,齐国,夫人,银罐,唐代,饮茶,唐齐国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茶叶,风习,铆钉,夫人,洛阳,金银器,唐代,河南,提梁,齐国,夫人,银罐,唐代,饮茶,唐齐国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茶叶,风习,铆钉,夫人,洛阳,金银器,唐代,河南,提梁,齐国,夫人,银罐,唐代,饮茶,唐齐国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