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4年,明朝永乐大帝临死还不忘对身边的大臣们念叨:“夏原吉爱我。”
夏原吉究竟是何方神圣,居然让杀伐果断的皇帝临死耿耿于怀?
这个人就是明朝五朝元老——夏原吉。
那时候朱棣刚提出想要迁移都城到北京的想法,官员们就在朝廷上吵起来了。
有言官向朱棣表示:“皇上,现在朝廷不能轻易迁移都城,于国运不利啊!”
朱棣沉默不语,心想:终究还是没有人能懂我的心意吗?
朱棣一听非常生气同时也夹杂着意思复杂的情绪下令道:“谓言事者谤讪,严禁之,犯者不赦!”
出乎意料的是,夏元吉却站出来支持朱棣的想法。
原因就是他真正看懂了朱棣此举背后的深意。朱棣真正的想法为了能够亲自坐镇迁移后的都城北京,守住国家北边的防线,让百姓能够不再受战乱之苦。正是因为夏原吉能够理解朱棣,所以才支持会支持朱棣。
之后无论多么艰难的情况,夏原吉从来没有对朱棣说过困难,而是自己想尽办法解决财政不足的问题。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夏原吉对朱棣提出了三点建议:“首先不仅不增加赋税,还要减轻百姓的赋税;其次裁撤官员并且鼓励战士们自给自足;再次大力发展商业。”
朱棣有些不解的和夏原吉商讨:“自古以来朝廷向百姓们征收赋税天经地义,更何况是现在国库这样艰难的时候。为何爱卿反倒要减轻赋税?”
赚钱的方法无非就是开源节流,而开源的方法永远是发展国家商业,而不是给百姓们增加繁重的赋税。否则百姓们活着都难了,谁还有心情发展商业,多多赚钱呢?
夏原吉说服了朱棣。
管理一个国家的财政本就不容易,更何况夏原吉还摊上一个“大手大脚”的上司,夏原吉真的是勒紧裤腰带都在省钱。
据说当时有位叫做童立本清廉官员,拿着所谓的俸禄满城找药铺想要兑换成银两。但因为胡椒、苏木都是郑和下西洋带回来的舶来品,少见的很,作为稀有药材,百姓们用量也不多。
像童立本这种没什么后台的平凡官员,没有路子的话,药铺也收不下那么多同样的药材。
童立本得知自己手中的俸禄根本无法吃喝,再看看自己为官多年家徒四壁,空有抱负,却连养活妻儿都困难,活着还有什么意思?终于还是因为这无法兑现的俸禄上吊自尽了。
夏原吉连皇帝赏赐给他值钱的东西都捐出去了给那些贫苦百了姓。朱棣每一个看似要掏空国库的行为,夏原吉都用行动对朱棣在表态:我永远在背后支持你!
所以当朱棣提出要进行第五次御驾亲征,而夏原吉反对的时候,朱棣才会格外震怒吧!夏原吉还是当着朱棣的面直言不讳:“皇上,连年征战,都无功而返,况且军马储备已损失了大半,天灾不断,内外交困。”
没等夏原吉说完朱棣便大怒赶人:“哼,滚去治理开平的粮食储备吧!”
夏原吉面对着生气的皇帝还是坚持把自己剩下的话说完:“陛下您圣体欠安,非常需要静养,亲征是非必要,可以派遣将领前去,不要劳动车驾了。”
朱棣一意孤行,直到出征路上病情严重时才终于醒悟,原来夏原吉真的是为了我好啊!朱棣临死的时候对着周围的官员念叨着:“夏元吉爱我。”
讽刺的是夏原吉此时还因为反对御驾亲征的事情被关押在大牢中。
相比之下同是受到朱元璋重视的大臣解缙,结局却和夏原吉全然不同。
或许夏原吉能够善终还是因为他是所谓的纯臣吧!
分析一下夏原吉执掌户部的所作所为来看,他并是忠于某个皇帝的。他忠的是大明江山,所有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国家民众,而不是权利压榨,名利财富。
人还是要行得正,坐的直,做事三思后行。不骄傲自满,不恃才傲物才能走的更远。夏原吉也正是这样才能够在风云变幻,朝堂不稳的复杂局势下得以善终吧!
史料中并没有记录关于朱棣和夏原吉的谈话,按照朱棣的性格大概率是不会绕过夏原吉的。
那么,大家觉得夏原吉究竟和朱棣说了什么才能逃过一劫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