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帝国建立后,突厥的威胁越来越严重。而唐朝刚刚建国,还处于休养生息、恢复国力的阶段,唐高祖、唐太宗不得不委曲求全,尽力维持与突厥的关系。
唐武德九年(626年),东突厥颉利可汗认为唐军不足为虑,竟然亲率20万大军南下侵扰,大军居然一路打到长安城下,作出一副攻打长安的样子。唐太宗猝不及防,一面紧急调发诸路兵马到长安勤王,一面亲自到渭河南岸,大义凛然地斥责颉利可汗背信弃义,撕毁唐突友好联盟的誓约。
颉利可汗见唐太宗只率数骑亲履险地,以为唐军设下伏兵,他不敢挥师渡河,便与太宗杀白马歃血为盟,重新申明双方誓约,然后悻悻然撤兵。
这次险到极点的突厥入侵,虽然被唐太宗以极大的勇气和威慑力化解,但长此以往可不是办法。唐太宗寝不安席,食不甘味,加紧扩军备战,使唐军逐渐扭转了兵力分散、训练不足的现状,两三年后具备了实行战略反击的能力。
恰巧突厥赶上连年大雪,草原上环境极度恶劣,牛马大批冻死,牧民生活无着。偏偏颉利可汗自恃逼的唐朝抬不起头来,越来越自高自大,对内统治极其残酷霸道,其部下离心离德,力量不断削弱。
贞观三年(627年),唐太宗探明了这些情况,立即作出反击突厥的准备。他调集了四路大军,分别由兵部尚书李靖、并州都督李勣(就是《隋唐演义》中的徐茂公)、华州刺史柴绍、灵州大都督薛万彻率领,共计10万人,分路出击突厥。
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名将李靖。李靖是关中三原人,隋朝名将韩擒虎的外甥。隋末农民起义混战,他在李渊麾下屡立战功,尤以善打恶仗、善于出奇制胜而著名,是唐代首屈一指的传说级神将。李渊称赞他:古之名将韩、白、卫、霍,岂能及也。
贞观四年(628年)正月,李靖为出其不意,撇下大军主力,亲率3000精锐骑兵由马邑(今山西朔县)突袭恶阳岭(在定襄故城南面)。当时突厥颉利可汗正驻扎在定襄城(今内蒙古清水河县)误以为唐军主力大至,一夜数惊,不敢主动出击。李靖摸透颉利的心思,于是将计就计,一面派出间谍分化离间,诱使突厥诸部贵族投降,一面乘夜突袭定襄城,大破颉利可汗的主力,突厥残兵狼狈北逃。
捷报送入长安,唐太宗欣喜若狂,不吝美辞地赞扬李靖说:“以骑三千,喋血虏庭,遂取定襄,古未有辈,足澡吾渭水之耻。”唐太宗还因此宣布大赦天下,足见这场胜利的重要意义。
突厥这边的噩运还没有结束。颉利可汗北逃之时,另一位唐将李勣已率军在白道(今蒙古呼和浩特市西北)守株待兔。白道是突厥人北窜大漠的必经之地,颉利大败之余,也没想提前侦察军情,蒙着头逃到白道。唐军兜头杀来,又将颉利残兵杀的星落云散,突厥诸部一些酋长被打的晕头转向,丧失了继续抵抗的勇气,率部落五万余向李勣投降。
这场大战打下来,突厥军力大大损伤,一时间无力再与唐军正面抗衡。于是颉利可汗使诈,遣使到长安请降,表示已经诚恳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突厥诸部愿意举国内附,做唐朝皇帝的子民。
唐太宗戎马生涯十几年,刀头血海里爬出来的,怎不知这是颉利的缓兵之计。他当即同意颉利的请求,并派钦使入突厥商量内迁的具体事宜。颉利认为唐军虽然打了胜仗,但要说深入大漠穷追猛打,一时还没有底气,因此唐太宗才会同意讲和。在这种错觉支配下,颉利对唐军放松了戒备。
如果颉利的对手是一般人,那么这场议和说不定就弄假成真,至少也能给他留足充分的喘息之机。
但他的对手是神一样的李靖。
李靖、李勣二将取胜之后,大军并未撤退,而是驻扎在白道城观望动静。唐太宗钦使入突厥后,二李认真琢磨了太宗的意图,他们猜测,以皇帝陛下的智识,怎能看不透颉利可汗这小儿科的缓兵之计,之所以还遣使招抚,必然是将计就计。
于是李靖当即决定,不管长安有没有新的命令到来,必须趁颉利可汗惊魂未定、军力未复,以坚决而猛烈的打击,彻底将其歼灭。这个想法李勣亦十分支持。二将商议后,由李靖率精骑一万人,携带二十天的干粮,深入大漠突袭颉利牙帐。李勣继续干守株待兔的活儿,率兵北进,抢占碛口要道(今内蒙古二连浩特)。
李靖率骑兵昼夜兼程,一路悄声无息,一边擒杀突厥的侦察人员,一边掩盖行军痕迹,顺利地杀到颉利驻地铁山,颉利正与唐使置酒高会,哪料到唐军神兵天降。当下来不及抵御,仓促率兵北逃。没想到一样的戏又重演一遍,突厥人跑到碛口,被埋伏在彼的李勣迎头一击,又是死伤惨重。颉利可汗前无去路后有追兵,只好掉头向西,企图投奔吐谷浑。途中众叛亲离,跑到大同道(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附近,被唐军杀散,颉利可汗本人被生擒。
李靖率大军扫荡阴山以北,转战一千多里,将不可一世的东突厥帝国征服,为大唐立下不世之功。
作者:票非人
版权声明:本文由「鱼羊秘史」原创制作,并享有版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