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首钢股份披露了《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该报告在2022年年报及社会责任报告基础上,按照ESG相关要求编制完成,从管治根基、环保示范引领、社会美好生活、使命担当四个方面系统披露了首钢股份2022年度在社会责任、环境保护和公司治理方面的管理、举措和成效。
首先是夯实管治根基。在党建引领方面,首钢股份坚持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修订“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以及党委会、经理办公会工作规则,落实“第一议题”要求。在公司治理方面,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各司其职、高度协同、有效制衡、恪尽职守,严格按照决策权限及程序运作,充分保障公司和股东合法权益,2022年度,公司共召开5次股东大会,11次董事会会议、10次监事会会议;董事会荣获第十三届中国上市投资者关系天马奖“最佳董事会奖”。完成信息披露55次,信息披露准确率100%,获评第十八届新财富“最佳ESG信披奖”。在ESG管理方面,识别出31项高相关度议题,对ESG议题的重要性及优先级进行排序,确认出21项高实质性议题。在风险管控方面,构建了以基本管理制度为核心,以专项管理办法和重点领域管理指引为支撑的合规管理制度体系,实现制度、合同法务审核率100%。
其次践行环保示范引领。在环境管理方面,首钢股份建立了完善的环保管理体系,制定了环境保护、能源管理、水资源管理、排放物管理等制度并不断完善;通过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认证比例100%,环保培训覆盖率100%,污染物环保达标率100%,环保设备设施同步运行率100%。在超低排放方面,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吨钢排放强度明显低于行业平均以及国家清洁生产一级标准;输出超低排放治理技术和管理经验,帮扶35家钢铁企业提升了环保绩效水平。在循环经济方面,迁钢公司、京唐公司、冷轧公司相继建立符合国家标准的能源管理体系,通过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公司的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认证比例为100%;一般工业固废循环利用率100%,危险废弃物循环利用率97.92%,水资源循环与再利用率98.73%。排放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远低于许可排放量。在低碳管理方面,成立低碳管理中心负责全生命周期评价与研究工作,开展环境产品声明发布工作;迁钢公司、京唐公司双双入选行业第一批“双碳最佳实践能效标杆示范厂”培育企业。五是在绿色产品方面,2022年,首钢股份入选工信部“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名单,建成世界首条新能源汽车电工钢专线,新能源电工钢两款产品全球首发,高强汽车外板UF钢等7项新产品全国首发,取向电工钢等5类产品获评工信部绿色设计产品。
再次实现社会美好生活。在员工保障方面,首钢股份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劳动合同管理制度》等管理办法,并持续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劳动合同签订率为100%,集体协议覆盖率100%;修订《职工代表大会条例》,全年共答复解决职工需求538项,响应率、解决率、满意率均达100%。在人才发展方面,推行“大岗位、大工种”劳动组织模式,“大工匠”选拔评价体系,战略人才评审等培育方式打造高层次科技人才聚集高地,定期接受绩效和职业发展考核的员工为100%,员工培训覆盖率实现100%。在健康安全方面,始终把职工健康安全放在首位,强化安全生产责任体系,2022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的生产安全事故,百万工时伤害率为0,未发现职业病病例,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率100%,职业接害持证上岗率100%,员工职业健康监护体检率100%。四是在质量保障方面,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ATF16949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ISO10012测量管理体系认证;通过CE认证、BIS认证、UKCA认证、多国船级社认证等第三方产品认证并保持质量体系持续有效运行。在客户服务方面,打造智慧营销服务平台,推行线上线下一体化营销服务新模式,强化客户诉求闭环管理,提升客户体验和满意度。在供应链管理方面,2022年共评价供应商1495家,对采购人员开展产品全生命周期评价、环境和社会责任意识相关培训,培训覆盖率达到100%。
最后彰显使命担当。一方面将公司发展融入国家战略,注重新产品研发。2022年,以汽车稳定杆用钢34MnB5为代表的16项高端材料实现国产化并批量供货。另一方面强化研发创新,研发投入53.86亿元,占营业收入比4.56%,居行业前列;首钢股份及京唐公司被评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冷轧公司被评为国家级和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智新电磁被评为河北省科技领军企业、第六批制造业电工钢产品领域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同时加强智能制造管理,建有跨地域、多基地、一贯制的产销一体化协同管理平台,两化融合评估水平总体达到“创新突破阶段”,在国内率先实现“一键式炼钢”“一键式精炼”,以及原燃料检验全过程自动化和智能化。另外还做好社会公益事业,构建了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志愿服务分队和志愿者三级志愿服务架构体系,2022年累计发布志愿服务项目130余项,招募志愿者超过3,500人,累积志愿服务工时超过10万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