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文兄如面,霖儿托据,来世当报。——岳飞
在古代的一些大户人家当中,他们在遵守国家法律的同时,还会自己制定一套严格的家规。
例如说,我们所熟知的抗金名将岳飞,他的家族在对待“成婚”这一问题上,除了“同姓不婚”外,还新增了两条“不婚”,那就是不得与秦氏成婚,不得与贡氏成婚。
那么,为什么岳飞的后裔不与这两个姓氏通婚呢?千万别想歪了,他们这样做的理由很简单,因为一个姓氏与他们有血海深仇,而另一个姓氏对他们有救命之恩。
一、隐姓埋名的岳飞后裔
岳飞,1103年生,河南省汤阴县人。他从小就练就了一身好武艺,并且在二十岁那一年就参了军,开启了自己的戎马生涯。
岳飞心中既有天下又有家庭,在家中无事的时候,他便在军队里施展拳脚,击退敌人,而当父亲去世的消息传来后,他也能毅然辞官回家,为父亲守孝。
后来,南宋陷入了被金朝入侵的危机中,岳飞眼看着金人大举入侵,心中非常愤怒,恨不得立刻提起武器上阵杀敌,但是倘若他离开,他的家中便只剩下一个年迈的母亲,无人照料。
岳飞心系天下,又惦念母亲,一时之间陷入两难,而母亲看出了他的难处,鼓励他应当以国家为重,并且在他背上刻下了“精忠报国”这四个字,作为对岳飞的一种提醒。
岳飞拜别了母亲,随后立即加入了抗金队伍之中,他屡立奇功,深得百姓的信赖。
可惜,武将功劳太大终归会遭到各方势力的忌惮,在奸臣秦桧指控的“莫须有”的罪名之下,岳飞被朝廷斩杀,一代名将就此陨落。
岳飞去世以后,他的后代为了保命,只能迁往别处,他们大多数人都逃往了南方,并且在那里扎根,繁衍出了之后的岳氏家族。
当然,也有一小部分人迁往了北方,那个时候北方正值动乱,他们在一番颠沛流离之下,最后在燕地安顿了下来。
燕地那时还属于金人的领土,但是岳飞的后裔并没有因此而心生隔阂,恰恰相反,他们在此处积极生活,不断壮大,很快,岳氏家族便成为了当地有名望的大家族,诞生了许多有才能的人物。
后来元朝建立之后,燕地又收归元朝所有,忽必烈对岳氏家族很是欣赏,不仅给了他们官职,还毫不掩饰地在众臣子面前表达对他们的信赖和尊重。
二、不与两个姓氏通婚
经过多年的发展,岳氏家族成为了当地赫赫有名的大家族,而在繁衍生息的过程中,他们定下了一条规矩,那就是绝对不能与两个姓氏通婚。
这第一个姓氏就是秦氏。提到“秦”这个姓氏,我们一定能立马想到陷害岳飞的秦桧,也就理解了岳氏家族的这一规定。
的确,秦桧与岳氏之间,说是血海深仇都不为过,秦桧对岳飞的陷害,不仅让岳飞丧了命,还让他的后代们流离失所,经历过很长的时间才得以安稳下来。
幸好,岳飞后人们从没放弃过给他平反,到了岳飞的孙子辈,他的冤屈终于被洗刷,摆脱了当初“莫须有”的罪名,得到了忠臣应当有的追封。
可即使洗清了冤屈,对于岳氏家族来说,秦桧仍然是他们无法原谅的仇人,所以他们的家族中形成了这样一条规矩,那就是不与姓“秦”的人成婚。
此外,除了“秦”姓以外,还有一个姓氏也是岳氏不会通婚的,这个姓氏就是“贡”姓。
或许有人会疑问,难道这个姓氏的人当初也参与过陷害岳飞吗?恰恰相反,姓这个姓氏的人不是与岳飞有仇,而是对他有恩。
在岳飞被陷害之后,他被斩杀,他的家人也被流放到了岭南,眼看着自己的孩子们踏上了一条必死之路,岳飞的夫人塞给他们的三儿子岳霖一封家书,告诉他去投奔岳飞的好友贡祖文。
贡祖文是岳飞生前一起抗金的战友,两人之间的友谊十分深厚,在岳飞被陷害之后,贡祖文明知道可能会被牵连,仍然为了救岳飞而四处奔走。
岳霖拿了这封家书,想方设法逃脱了流放路上的看守,一路往南,最后经过无数的艰辛,终于被贡祖文所救。
贡祖文知道,对于被流放的岳家众人来说,他们几乎没有了生还的可能,所以岳飞的后代就只剩下了岳霖一人。为了保下这唯一的血脉,贡祖文干脆辞了官,带着岳霖搬到了一处宁静的村庄里。
在这里,没有人知道他们的身份,岳霖得以在贡祖文的悉心照料下健康平安地长大。
为了报答贡祖文的恩情,岳霖和贡祖文的孩子结为了兄弟,从此以后亲如一家。在岳飞得到平反后,贡祖文救下岳飞后人的事情也流传了出来,皇帝对他这样重情义的行为很是欣赏,便也对他进行了追封。
对于岳氏来说,贡氏是对他们有恩的人,是如同一家的亲人,而既然是一家人,那自然不能再通婚,因此,岳家定下了这样一条规矩,那就是不与贡氏通婚。
三、恩怨分明的岳氏
岳飞后裔为何不与两个姓氏通婚?原因很简单,一个有救命之恩,一个有血海深仇。到了现在,无论是岳氏、秦氏还是贡氏,都已经经过了很多代,早已分辨不清哪些是他们的族人了,所以这个“不得与秦、贡这两个姓氏通婚”的规定也不再束缚现代的岳氏后人们。
即便如此,这个规定对他们还是有着很大的意义的,因为这是岳氏一家恩怨分明的体现,是一种优良的家风。
因此,规定不再了,这种精神仍旧存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岳氏后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