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苏轼不多见的一首写离别的词,感情深沉哀婉,胜过李商隐的无题诗

苏轼不多见的一首写离别的词,感情深沉哀婉,胜过李商隐的无题诗

苏轼的一生在地方为官的时间要远远多于在朝的时间。他每到一处,无不为民着想,造福当地百姓,与当地人民结下深厚友谊。宋神宗熙宁四年,苏轼因不满王安石的新法,请求出京任职。熙宁十年四月至元丰二年三月,苏轼在徐州任知州,革新除弊,因法便民,深得百姓爱戴。而就在此时,他又被调往湖州任知州。满怀着依依不舍之情,他辞别徐州百姓赶赴湖州。途中,他写下了一首深情无限的《江神子》。

这首词以词人的感慨开篇,“天涯流落思无穷”,苏轼多年外任,漂泊无定所,犹如飘絮一般。因此自视为天涯流落之人。这一句说的是天涯流落,愁思茫茫,无穷无尽。寄寓了词人深沉的身世之感。这一次在徐州为官,仅两年又调往湖州,辗转不定,更增加了词人的天涯流落之感。“既相逢,却匆匆”两句,回过头来写在徐州期间,与当地人士的交往,有邂逅相逢的喜悦,有骤然分别的痛惜,更有得而复失的哀怨。“携手”两句,写他离开此地时依依惜别的动人一幕。“携手佳人”,是借与佳人乍逢即别的感触来强调离愁之重。“和泪折残红”,写词人面对落花,睹物伤怀,情思绵绵,不忍离去,同时也暗示了离别徐州的时间是暮春。“为问”三句。词人由残红想到残春,于是问东风尚余几许,感叹纵使大好春光仍在,但身已离开徐州,又能与谁同赏。这三句写对徐州的依恋,笔触一波三折,婉转抑郁。

词的下片即景抒情,“隋堤三月水溶溶”,写词人赴湖州途中的景色,而这景色是与词人的感情相融合的。那三月的隋堤溶溶春水,正像此刻词人满腹的悲愁。“背归鸿,去吴中”,亦写途中之景,这一意象所表达的感情尤其沉痛。时值三月,春光明媚,正是鸿雁北返季节,而此刻词人却与雁行相反,离开徐州,南去吴中湖州。鸿雁尚知北归,而词人却要离开自己视为故土的徐州南下,此情此景,情何以堪。“清泗与淮通”写词人难舍徐州,不忍离开,看到泗水,不由触景生情,自然将自己的脉脉的深情赋予了与淮水相通的泗水。末三句“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即景抒情,于沉痛之中交织着怅惘的情绪。徐州难再相逢,因而词人想托泗水把相思之泪寄往徐州,无奈泗水(楚江)东流,相思难寄,令词人不禁怅然若失。托淮泗以寄泪,情真意厚,且想象丰富,造语精警;而楚江东流,又有“人生长恨水长东”之意,感情沉痛、怅惘,读之令人肠断。

这首词写别恨,采用了化虚为实的艺术手法。词中借残红、借归雁、借泗水写离愁,使得离愁别绪更显深沉、哀婉。尤其是结句“流不到,楚江东”,别泪千点因春水溶溶而愈见浩荡,犹如一声绵长的浩叹,令人不忍卒读。如此情深意厚、哀婉感人、语言精妙、表达别致的一首好词,却不见于中学语文教材,实在可惜!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泗水,徐州,湖州,李商隐,感情,离开,隋堤,天涯,苏轼,楚江东,观点评论,泗水,徐州,湖州,词人,苏轼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泗水,徐州,湖州,李商隐,感情,离开,隋堤,天涯,苏轼,楚江东,观点评论,泗水,徐州,湖州,词人,苏轼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泗水,徐州,湖州,李商隐,感情,离开,隋堤,天涯,苏轼,楚江东,观点评论,泗水,徐州,湖州,词人,苏轼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