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别闹笑话,唐朝官衔中的“兼”字,不一定是“兼任”的意思

别闹笑话,唐朝官衔中的“兼”字,不一定是“兼任”的意思

在唐代的官衔中,常常会带有一个“兼”字。比如开元十三年(725),贺知章“自太常少卿迁礼部侍郎,兼集贤学士”。贺知章这个官衔该怎么理解?

一般人大概会以为,贺知章是从太常少卿,升为礼部侍郎,并“兼任”集贤学士。换句话说,大家会以为,礼部侍郎才是贺知章的主要官职,而集贤学士只不过是“兼任”而已。如果这样理解,那就要闹大笑话了。

这个问题,就出在对官衔中“兼”字的理解偏差上。

唐代官衔中的“兼”字,最好理解为“同时担任”。

这看上去似乎与“兼任”的意思一样,实则不然。今人所理解的“兼任”,是只要担任几个职务,那么这几个职务的工作都得由你做。比如某人A职务兼B职务,那么A和B这两个职务的工作,这人都得去做。

但是

唐代官衔中的“兼”字,有两种意思。

第一种,跟今人所理解的“兼任”一样。

如房玄龄有一个官衔叫“中书令兼太子詹事”,就表明他既担任中书令,又担任太子詹事,并且这两个官的职务他都得去做。这种类型的官衔结构为:“职事官”兼“职事官”。

第二种,则跟今人所理解的“兼任”完全不一样。

贺知章的官衔就属于这种。他也是既担任礼部侍郎,又担任集贤学士,但不同之处在于,他只负责集贤学士的工作,礼部侍郎的工作却不用他管。

说专业一点,就是贺知章以礼部侍郎为“本官”,去出任集贤学士这个“使职”。

这种类型的官衔结构为:“职事官”兼“使职”,或“使职”兼“职事官”。其中“职事官”永远是作为“本官”。

那么什么是“职事官”,什么是“本官”?什么又是“使职”?

要想弄懂这些,需要先对唐代官职有个基本了解。唐代的官职分为五类:

职事官、使职、散官、勋官、爵号

先说后面三种官衔。“散官”是一种表示官员等级的官衔,“勋官”和“爵号”则都是荣誉加官。这三种官衔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都没有实际职务。

而“职事官”呢?

不用什么绕来绕去的解释,

说穿了,就是九品三十阶以内的官,有品级,有具体职务。

再说更笨的一种办法,就是你去翻各种职官书,如《唐六典》、《通典·职官典》、两《唐书》职官志中都能查到它是几品,是干什么的。

“本官”就是由职事官充当

,其具体原因,下文会说。

至于“使职”,得从它的设立缘由说起。概括而言,就是由于临时有某种需要,掌权者临时特设某职位,并亲自任命某人担任此职(也就是不经吏部铨选),以完成某任务。比如皇帝驾崩以后,其下葬过程是相当繁琐的,这时候就会临时设置“山陵使”、“礼仪使”之类的职位,由新上任的皇帝直接指派某人担任,以负责营建陵墓及相关丧葬礼仪等事宜。等把皇帝埋了以后,任务完成,这个职位也就撤销了。总不可能为了或许几十年才会埋一次皇帝的情况,而专门长期设置一个官职吧?有需要了,临时设置一个不就得了!这就是使职产生的根源。

虽然使职起初都是临时性为某任务而设置,但有些使职设置以后,发现持续有那个需要,行政效率又好,久而久之,就变成了常设不废,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节度使

,以及盐铁转运使。

如何辨别使职?

办法简单得出奇。因为

使职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有实际职务,但没有官品。

这是由于使职最初的设置是临时的,不固定的,自然也就不需要设置什么官品。纵然后来有些常设不废的使职,相沿成习,依然没有官品。所以根据使职这个特点,去检验就行了。

当不确定某个官名是不是使职的时候,直接去查《唐六典》或两《唐书》职官志部分,只要查不到这个官是几品,职务为何,那么极可能就是使职。

比如贺知章担任的“集贤学士”,任你把两《唐书》职官志部分翻烂,你都查不到它是几品,职务是什么,所以它就是使职。(注意:使职有实际职务,但在这些书中确实查不到。这并不矛盾,因为职官志中根本就不记载使职。)

不过

有一点需要注意,有些无法在职官书中查得的官名,可能不是使职,而是某个职事官的别称。

如唐人称县尉为“少府”,称县令为“明府”。所以我才说这种翻职官书检验的办法,若查不到某个官的官品、职务,只是“极可能就是使职”的原因。只要刨除这个因素,那么这种方法检验出来的,绝对是使职。

“使职”需要带“本官”的原因

使职本身没有官品,那么如何给担任使职的人发俸禄?这就是使职需要带“本官”最主要的原因

。还是拿贺知章这个例子来说。他以礼部侍郎为“本官”,去出任集贤学士这个“使职”,他最主要的工作,是去集贤院专任学士。但他领的却是礼部侍郎的俸禄,因为集贤学士是使职,没有官品,也就没有俸禄可言。

此外,“本官”还有其他作用。比如大朝会时,贺知章是排在礼部侍郎的班序,因为集贤学士、翰林学士这类文馆使职,并没有自己的班序。别人见到他时,一般也会尊称他为“侍郎”,而不是“集贤学士”。这一点在使府使职中体现得最突出,比如杜甫晚年在严武幕中任参谋时,他的“本官”是“检校工部员外郎”,所以后世才尊称其为“

杜工部

”。

“职事官”成为“本官”的原因

职事官有自己的职务,但有些职事官的事务比较清闲,多他不多,少他不少。所以“本官”通常是借用这种闲散的官为之。在开元二十四年(736)以前,礼部侍郎就是个闲官,于是贺知章才会以礼部侍郎为本官,去出任集贤学士。但从开元二十四年起,本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的常科考试,转由礼部侍郎主持,此官有了比较重要的职权,就没有再用作本官。但到了唐后半期,朝廷又经常以其他有文采的官员,以他官的身份来“知贡举”,礼部侍郎被架空,此官又成闲官,又可以用作本官了,所以策划“甘露之变”的李训才会以此为“本官”,去出任宰相。

以上是属于通常的情况。然而由于开元、天宝以后,使府大开,使府的文职僚佐(如判官、掌书记、推官、巡官)成了一个庞大的群体。这些文职僚佐也是使职,也需要带“本官”才行,而用闲官作“本官”显然远远不够了,所以只能用各种职事官的头衔,来作为使府文职僚佐的“本官”。也就是一些人口中所称的“

虚衔

”。顺此一提,这个所谓的“虚衔”,不但能秩品阶,寄俸禄,还能用作自称和他称,能迁转,因此恐怕不是“虚衔”那么简单,那么不值一提。

结论

综上,

我之所以建议将唐代官衔中的“兼”字,一律理解为“同时担任”,目的在于上述两种情况下,都不会产生歧义,特别是在翻译的时候。

如果一律理解为“兼任”,“职事官”兼“职事官”的情况自然没问题,相当正确,但要是“职事官”兼“使职”(或“使职”兼“职事官”)情况下,就完全不对了。

举个例子,在元和四年(809)的《诸葛武侯祠堂碑》上面,刻有一堆人的名字和官衔,其中一个叫张正台的人,他的官衔剔除散官和勋官后,就剩下“节度判官兼侍御史”。这是典型的“使职”兼“职事官”,

其实就是在剑南西川节度使幕府中当判官,侍御史不过是“本官”。

但如果理解为“兼任”(

尤其是翻译的时候

),那么就很容易让人误会,以为是既要处理判官的工作,又要到御史台去上班。可他这个判官是在剑南西川节度使幕府,而御史台却在朝廷中央,难道他天天在中央和剑南西川之间两头跑来跑去供职?岂不是解释不通?而如果翻译成“同时担任”,虽然不那么准确,却也不会产生上述歧义。这正是我考虑的所在。

最后,遇到类似于贺知章这种官衔情况,尤需记住一点:

使职永远比本官重要。

参考文献:

张国刚《唐代官制》

赖瑞和《唐代高层文官》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什么,礼部,职官,贺知章,唐朝,官衔,皇帝,职务,工作,集贤,观点评论,本官,职事官,贺知章,官衔,礼部侍郎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什么,礼部,职官,贺知章,唐朝,官衔,皇帝,职务,工作,集贤,观点评论,本官,职事官,贺知章,官衔,礼部侍郎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什么,礼部,职官,贺知章,唐朝,官衔,皇帝,职务,工作,集贤,观点评论,本官,职事官,贺知章,官衔,礼部侍郎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