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四季文史
文/四季文史
翻开厚重的历史,在古代四百多位封建帝王中,要说屈指数来能叫得上名号的皇帝,大有人在。但如果要说是白手起家、草根逆袭的开国皇帝,除了汉高祖刘邦之外,当属朱元璋了。
元末,社会动荡,灾荒连连,在这场浩劫中,朱元璋先后失去了父母和大哥。无奈之下,他不得已去了寺庙当了和尚。可好景不长,最后寺庙也闹了饥荒。不得已,朱元璋只能沦落街头,靠着乞讨化缘来维持自己饥肠辘辘的肚皮。
古语有云:“时势造英雄”,在这种情况下,爆发了红巾军起义。横竖是讨生活,朱元璋索性投了绿林。好在朱元璋一路逆袭,最终竟然当上了一国之君,这估计连他自己都难以置信。
从一个放牛娃爬上来的皇帝大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疑心很重,朱元璋也不例外。他为了保住自己拼下来的江山,也相仿刘邦,诛杀开国功臣,例如蓝玉案就是一个典型的“兔死狗烹”案例。也许正应了那句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朱元璋的眼里,天下的一切都是他的。
《说呼全传》:
古人常云,伴君如伴虎,刻刻要当心。
伴君如伴虎,朱元璋不仅生性多疑,心情也是变幻莫测。他时常会问身边的大臣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当时几乎没人敢接朱元璋的话,生怕说错一句话就要掉脑袋。纵观历史,除朱元璋这个皇帝爱问问题以外,还有一位皇帝也经常问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这个人就是赵匡胤,他问大臣:“天下什么东西最大?”剧照:赵匡胤这个问题,如果限制条件是“陆生动物”,想必许多人都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大象,然而这个问题难就难在没有限制条件,天马行空的回答让领导满意才是真的难。如果你的回答不是皇帝心里的那个答案,那么肯定有苦果子吃。当赵匡胤的这个问题一抛出时,众臣你一言我一语,都在揣摩皇帝的心思,有人说是君王最大,因为皇帝是真龙天子乃万人之上;也有人说“百善孝为先”所以父母最大。这两种回答看似可以拿高分,然而赵匡胤却并不满意,直到听到宰相赵普的答案——道理。天地万物,大到星辰演变小到尘埃露水,都离不开“道理”二字,这两个字就是哲学中的“规律”。
不难看出,这类问题本来就没有标准答案,皇帝喜欢哪个答案,还得看他自己的心情。无巧不成书,朱元璋也问过这个问题,只是他问的对象不是大臣,而是一个蒙古族少女。而这个少女仅仅回答了4个字,日后便成了朱元璋的儿媳妇。这是怎么回事呢?
当年,朱元璋还在打天下的时候,一边要面对元军的残酷镇压,一边还要应付身后亦敌亦友的各路农民军。当然,朱元璋还是将主要精力用在抗元上。在此期间,朱元璋结识了他终其一生都想拉拢的元军优秀将领——扩廓帖木儿(汉名:王保保)。此人是被朱元璋誉为“天下奇男子”的猛将,他的出现不但像一股清流,更是一位沙场悍将。这个对手,朱元璋想占为己有。
王保保出身于元朝贵族之家,父亲是朝廷重臣,舅舅是名将察罕帖木儿。王保保从小长在舅舅膝下,因而少年时便开始学习用兵之道。红巾军起义爆发后,王保保随舅舅南征北战,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察罕帖木儿遇刺身亡,王保保正式成为了独当一面的将领。从那是到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开国称帝,只有短短的6年时间了,王保保在同各路义军作战的同时,还要同内部的敌人斗争。就在这种艰难的环境下,王保保一面扶保元顺帝,一面坚持抵抗起义军,打出了自己的风采。而这一切,朱元璋早有耳闻。
识英雄重英雄的朱元璋,做梦都想招王保保到自己的麾下,所以朱元璋多次向王保保抛去橄榄枝。但王保保生为蒙古汉子,自然似一匹脱缰野马,其忠于元朝的决心不容小觑。
公元1367年,朱元璋北伐时,他对大将徐达和常遇春说,北伐头功不是捉拿元顺帝,也不是攻下元大都,而是生擒王保保。
后来,元军败走,王保保撤退到蒙古。朱元璋并没有生擒到王保保,但却抓住了他亲爱的妹妹王氏。
朱元璋此时灵光乍现。虽说他没有抓到王保保,但他心里一直都未曾放弃招降王保保,朱元璋心里想,王保保一定会为了他的妹妹前来受降,朱元璋感觉胜券在握。只是让老朱没想到的是,王保保一生侠肝义胆,并不为小家儿女私情而陷元军于永不翻身之地,因此拒绝受降。
而且妹妹的胆气丝毫不逊于哥哥,她还屡次向朱元璋义正言辞地说起哥哥的忠心,让朱元璋早日死了那份招降的心。妹妹王氏为了不给哥哥添麻烦,甚至已经做好了必死的准备,为了保全哥哥,他并不配合朱元璋。
朱元璋可不会死心。他想劝王氏嫁给自己的儿子,但王氏用外公新丧为由,拒绝朱元璋的好意,于是朱元璋便问她:“天下什么东西最大?”王氏规避了客观的回答也毫无逢迎之态,豪情万丈地回答了4字:“忠孝最大。”
朱元璋对这位蒙古少女的的回答眼前一亮,而这一回答也正好掉进了朱元璋的圈套。套路就在这个“忠”字之上。
当时元朝已经被赶出了中原,朱元璋也已经是皇帝之身,是天下唯一合法的君王。虽说朱元璋心里清楚王氏口中的“忠”,是忠于元帝,但他却故意混淆概念,说必须要忠于自己。更何况王氏说的“忠孝”二字,“忠”在“孝”前,自己用皇帝的身份命她嫁给谁,她就得嫁给谁。王氏的立场其实很单纯也很坚定,她的回答无不表明自己不会背叛哥哥和元朝,但未曾想朱元璋会拿这个答案做了文章。
最后王氏被迫无奈嫁给了朱樉,成为了秦王妃。对待这位儿媳妇,朱元璋非常“偏心”,给她的赏赐远多于其他王妃。此举无疑是在向漠北的王保保表达自己的诚意,期待他有一天能够归顺自己,归顺大明。
作为一个女人,王保保的妹妹王氏,此时此刻是不是就收获了一个圆满的结局呢?本以为江河很平静,其实水面之下却暗流涌动。
洪武八年(1375)年,王保保卒于哈剌那海之衙庭,朱元璋最终还是没有等到王保保来降的那一天。消息传到明廷后,朱元璋也不再做戏,给王氏的待遇回到了其他王妃的水平。20年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39岁的秦王朱樉薨逝,朱元璋一声令下,让王氏殉葬。正所谓“君王无情”,可见一斑。
手段之残忍、情绪之极端、杀伐之果断,看到这里,你还会认为朱元璋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开国皇帝吗?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只可惜,曾经的蒙古少女在这场政治婚姻中,就此陨落。可能她心里也很清楚,生长在那样一个局势动荡的年代,自己的命运只是和哥哥捆绑在一起的草芥而已。
(朱元璋一直想招降王保保,可惜他未能如愿。王保保的妹妹王氏胆识丝毫不输哥哥,只可惜她生不逢时,遇到了心狠手辣的朱元璋,可叹!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点评关注,图片源自网络,侵权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