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诗歌的帷幕在四川合上 精解杜甫之后阿来将开启“唐宋诗中的巴蜀与成都”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摄影 陈羽啸
公元765年5月,杜甫在万里桥头上船,踏上出川之旅。虽然他的目标是回到中原故土,但途中的颠沛流离,国家局势的不稳,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他心里还是很茫然。用他自己的诗句来表达就是,“回首锦城一茫茫”。与蜀地越来越远,他脑子里总想起成都。过往在此的生活细节,涌上心头。在三峡地区停留期间,杜甫每天看着门前巫峡的汤汤流水,回想起锦江的水波。看到鸟,他想起成都的杜鹃。
阿来讲座现场
2023年9月9日,由川观新闻、封面新闻、上行文化主办的阿来“杜甫 成都 诗”系列讲座完成主题为“回首锦城一茫茫”的收官之讲。这意味着,阿来带大家为期一年半的一起读杜诗之旅,画上一个圆满的休止符。
正如人生就是一站一站的旅程,一个诗之旅的结束,也可以意味着新的诗之旅即将启程。在“杜甫 成都 诗”系列讲座收官之后,阿来在现场对外宣布,他将开启新的讲座——“唐宋诗中的巴蜀与成都”。
《阿来讲杜甫成都诗》新书
预计今年年底出版
一年半的时间,阿来在20个周六的下午,在阿来书房,在封面新闻的线上直播中,带领大家一起读古典诗歌,穿越悠远的时空,感受诗圣内心的悲喜。
杜甫在成都的日子,有很多“名场面”。阿来讲杜诗,也有很多金句。“杜甫 成都 诗”的系列讲座内容,也正在由阿来书房、上行文化、书香力扬精心准备,联合四川人民出版社策划出版成书《阿来讲杜甫成都诗》。
除了出版方将讲座内容精编成实体书《阿来讲杜甫 成都 诗》之外,川观新闻、封面新闻、上行文化还诚意打造的“诗意时光 经典传颂”——“杜甫 成都 诗”系列讲座纪念册,现场赠送给阿来。该纪念册集纳了《杜甫成都诗》系列讲座20讲的精彩瞬间、重要事件、现场读者照片、线上粉丝经典留言、阿来朋友对讲座的评价和祝福等,是一段美好时光的珍贵见证。
阿来接受“杜甫 成都 诗”系列讲座纪念册
在本场讲座的现场,《阿来讲杜甫 成都 诗》实体书封面也率先揭晓,全书预计在2023年12月30日由四川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本书将有哪些独特之处?该书出版策划人赵娟接受封面新闻记者采访说:“这是一本关于以杜甫成都诗为核心主线,由阿来老师讲述关于成都的城市文化、历史文化、诗歌文化、自然山水的城市历史文化典藏版图书。阿来老师带领读者感受、学习古体诗词的语法、修辞,深入浅出。书中无处不呈现出阿来老师深厚的诗词功底。”
赵娟介绍说,整本书装帧、编排考究,书盒是艺术纸展现草堂元素,内页按照讲座的20讲为脉络,每讲分3-4个小标题提纲挈领呈现每讲的几个主题内容,“每一讲我们采用代表五行的颜色交替锁线精装链接20讲内容,还将请书法家、画家用书法、绘画的艺术形式分别描绘他们眼中的经典杜甫成都诗,并收入书中。”
阿来在讲座中
“盛唐诗歌的尾声帷幕,是在四川合上的”
在诸多公认的盛唐大诗人(包括孟浩然、王昌龄、王维、李白、高适、杜甫、岑参等人)中,其中除了高适与杜甫是好朋友,两人以诗唱和之外,岑参也与杜甫是很好的朋友。公元766年,51岁的岑参,入节度使杜鸿渐幕,后出任嘉州(今乐山)刺史。岑参入蜀做官,杜甫此时已经离开了蜀地,擦肩而过。
杜甫给岑参写了一首诗《寄岑嘉州》,表达对老朋友的思念:“不见故人十余年,不道故人无素书。愿逢颜色关塞远,岂意出守江城居。外江三峡且相接,斗酒新诗终日疏。谢朓每篇堪讽诵,冯唐易老听吹嘘。泊船秋夜经春草,伏枕青枫限玉除。眼前所寄选何物,赠子云安双鲤鱼。”公元769年,岑参在从嘉州回长安的路上,死于成都。一年后,公元770年,杜甫死于洞庭湖的船上。
“这两个人一死,盛唐诗歌就此拉上帷幕。我们基本上可以说,盛唐诗歌的尾声帷幕,是在四川合上的。至此,盛唐诗——这个中国精神史、中国诗歌史上最伟大的众声合唱的时代,垂下了终场的帷幕。那个伟大的盛唐时代,盛唐诗的时代,在诗人们余韵悠长的歌声中结束了。”阿来说。
阿来在讲座中
“重新发现杜甫”
杜甫的名声一步步提升
盛唐的很多诗人,在其活着的时候,在其所处的时代就已经受到足够高的肯定和追捧。比如李白、高适、岑参等。但杜甫不是。“他的名气显然没有李白、王维的名气大,甚至没有孟浩然、高适、岑参、王昌龄的名气大。在其同时代诗人中,他是比较没有名气的人,当时的人编选集都没有杜甫。”阿来说。
770年,杜甫病死在湖南。几十年后,他的子孙将他归葬回河南老家。当时需要写一篇墓志铭刻在碑上,埋在地下,用于记录这是谁,让后人知道他干过什么。杜甫的家人找到当时很有名的大诗人元稹,元稹慷然写了墓志铭评价杜甫。“这是第一次有一个人,而且是当时有足够声望的人评价杜甫。他是身后几十年,才被重新发现。其实文学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杜甫就是其中之一。”
元稹在《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中对杜甫的诗歌成就作了高度的评价,认为其“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宋,古傍苏李,气夺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使仲尼锻其旨要,尚不知贵其多乎哉。苟以为能所不能,无可不可,则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余读诗至杜子美,而知大小有所总萃焉。”
元稹的总体意思就是,杜甫善于将过去古人擅长的东西拿来为己所用,熔铸一切,是一位“集大成者”。元稹之后,韩愈再次肯定杜甫,将之与当时名气很大的李白相提,“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到了北宋,大诗人黄庭坚也非常推崇杜甫,“老杜虽在流落颠沛,未尝一日不在本朝,故善陈时事,句律精深,超古作者,忠义之气,感发而然。”
杜甫草堂是怎么被一代一代修缮的?
虽然成都不是杜甫的生地和死地,但杜甫草堂的存在,却是谈杜甫绕不过的重要文化点位。公元765年5月离开成都,是杜甫与在浣花溪旁的草堂永别。在三峡,他在《怀锦水居止二首》之二中写下他对成都草堂的眷恋:“万里桥南宅,百花潭北庄。层轩皆面水,老树饱经霜。雪岭界天白,锦城曛日黄。惜哉形胜地,回首一茫茫。”以前他在成都的时候写草堂,都是眼前实景:江与洲,鱼与鸟,竹与树、船与月、顽童与野老。现在相距远了,草堂的地理气象,都是在深情的记忆中徐徐展开。
在该系列的最后一讲,阿来梳理了杜甫离开成都之后,草堂是怎么被后世之人不断接力保存的历史。公元902年,在成都做官的诗人韦庄在浣花溪寻得杜工部旧址,“虽芜没已久,而柱砥犹存。因命芟夷结茅为一屋。盖欲思其弋而存其处,非敢广其基构。”这是草堂在杜甫之后,第一次得到修复。到明代,朱元璋封十一子朱椿于蜀,为献王。朱椿非常喜欢杜甫,修蜀王宫以后重建草堂。此时已经是1393年,他还写了祭祠文,并让他的老师大儒方孝孺作《重建草堂记》。清代,重修草堂的次数更多。阿来仅举一例。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杜甫后裔杜玉林入川,看到草堂内“榱桷蠹坏,不蔽风雨”,重修草堂。其中的细节被杜玉林记录在其1778年所作《重修草堂记》里。
在本场讲座的最后,阿来援引了德国现代诗人里尔克的一句话:“从此以后,你爱上这个人。这意味着,你要努力地用你温柔的双手将他的人格的轮廓按照你当时看到的样子描绘出来。”他说,我们今天已经不可能看到杜甫,也不可能回到唐朝的成都,但杜甫那些充满当时现实气息、时代气息的诗歌,却生生不息,流传至今,声音响亮,音调铿锵,“通过阅读、欣赏、学习诗歌,我们把他跟一座城市、一个时代联系起来。然后我们就会渐渐地看到一个远去了千年的生命,依然那么鲜活。人生何飘飘,但是诗圣永在,魂兮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