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朱元璋的破局和做局
所谓:谁做得局,谁就越懂其中玄机。朱元璋从手捧乞讨碗,到坐拥大明江山,可谓是破局和做局的高手。
奈何人算不如天算,在朱元璋的这个“大明棋局”中,太子朱标占据着不可代替的地位。甚至都可以认为,朱元璋的一切布局和所作所为,都是围绕着朱标铺开和进行的。哪料一声炸雷,朱标病逝,朱元璋傻眼了。
无奈之下,朱元璋只得拖着老迈身躯再次破局,这就是开启“蓝玉案”,对武贵功勋集团,进行毁灭性打击。同时还必须再次做局,托起皇孙朱允炆(建文帝),放在了皇位上。可惜从事后看,朱元璋的这个局,最终被朱棣给破了,一个靖难之役,朱棣坐上了龙椅。
都知道有句话叫: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合与否!刘邦当初搞分封制是缓冲,最终他灭掉了“外姓王”,却留下了刘氏子孙封王就藩,结果闹出了七王之乱。但可知若没有这些就藩的刘姓诸王,在大臣们诛灭吕后时,若都被一网打尽呢?
不信看看汉文帝,当时他是代王,得知自己中彩被选为皇上后,吓得心神不宁,生怕一旦离开老巢去登基会被杀掉。
总的意思就是说:如今一大波刘姓诸王都在外面就藩,因此京城内的大臣绝不会伤害你,他们只是在嫡子中二选一,抢夺拥主之功,所以走您大哥,当皇上去吧!
再看个反面例子,李渊建立大唐后虽也封王,却没有让嫡子们就藩外地,全扎堆在长安。结果李世民一个玄武门之变,李建成、李元吉被一锅端,李渊也不得不主动要求去当太上皇。
把皇位传给建文帝后,儿子们虽不高兴,却心里面却都好受多了,倘若此刻有人敢跳出来搞事,建文帝能有99种办法,让自己的那些叔叔们去互咬。
所以朱标死后,朱元璋就只杀以蓝玉为首的功勋武贵,等于排除了“家人打架,外人摘桃”的可能。若朱元璋没让儿子们就藩,一旦建文帝登基后,有臣子搞事,都被一锅端在京城内,大明的这个局,就不是破局与否的问题了,而是直接报废。
因此,朱元璋搞分封,不是开历史倒车,而是一种适合于当时环境的最佳选择。在朱元璋构建的这个局内,建文帝几乎处于不败之地。并且对诸子谋反这事,朱元璋也有预案,给建文帝留下四张底牌。
只要建文帝按顺序翻开,就算再来个朱棣也翻不起浪花来,可惜建文帝自作聪明,翻错了顺序,导致全给废掉了……
朱元璋虽分封儿子们就藩,却对他们进行了各种限制和制衡。因为只有如此,才能保证那四张底牌有效。比如诸王所在地的官员,必须由皇上任命,这就保证了这些官员吃得是朝廷的饭,自然要对皇上负责,不会轻易听命于藩王。
因此才说在朱元璋的这个局内,建文帝几乎就立于不败之地,他能有99种办法,搞死胆位不服气的皇叔。
事实也差点印证了这条。靖难之役时朱棣为了破这个局,不得不丢下老巢,任由李景隆率十万大军围攻北京,他也要去搞定宁王,最终借来了宁王的朵颜三卫,并许诺给宁王一大波好处。
那是朱元璋还活着时,朱允炆已经确定了继承人地位。有一次两人聊天,说着说着就谈到了朱棣等这些藩王身上了。朱允炆显得很紧张,问朱元璋:若是这些叔叔们不服我,该怎么办?
朱元璋早就胸有成竹了,却反问朱允炆:是啊,这可是个大问题,那么你说说该怎么办?
朱元璋大喜,挑起大拇指道:“是也!无以易此矣。”
翻译过来就是,第一,说服教育,怀柔感化他们。第二,若不行的话就警告一下了,削藩,让他们挪窝离开老巢。第三,倘若还不见效,就彻底剥夺了他的一切待遇,废了他。第四,倘若都这样了,却依旧不见棺材不掉泪,就只能消灭掉了。
朱元璋大喜:说得太对了,没有比这更好的方案了。
显然,这四张底牌,必须要依托强大的实力,而朱元璋的所作所为,一直都是以加强和巩固建文帝为出发点的。故而,只要在这个局内,建文帝依照这四张底牌做,根本就不会出乱子。可建文帝在登基后,却如何做得?
会有言周王橚不法者,遂命李景隆帅兵袭执之,词连湘、代诸府。于是废肃及岷王楩为庶人;幽代王桂于大同;囚齐王榑于京师。湘王柏自焚死。(出自《明史》)
建文帝无视第一张,以德感怀,以理服人的底牌,跳过第二张,警告底牌,几乎同时翻开了后面两张:废掉和消灭。
建文帝是痛快了,却等于完全废掉了这四张底牌。于是乎几位叔叔,入牢的入牢,囚禁的囚禁,自杀的自杀。朱棣眼见如此,不得不开启装疯自保模式。
倘若不信,我们可以做个假设,建文帝按顺序翻开这四张底牌后,朱棣却还造反,当他跑到宁王那里后,还有可能跟宁王聊天喝茶,顺便策反了朵颜三卫吗?他就没这时间——去了后不是当即被抓,就是被杀,靖难之役也就结束了。
同理,若建文帝真这么做了,朱棣也绝不可能造反。他一度装疯自保就证明了,当时的朱棣,最多属于有贼心没贼胆,根本没有造反的准备。也就是说,他知道没有造反的可能性。
所以说来说去,朱棣的靖难之役之所以能成功,责任绝大部分在建文帝身上,朱棣的确属于被动造反。这一切都跟朱元璋,没有一毛线关系,不是朱元璋做错了啥,而是建文帝实在错得太离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