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2月3道贬谪令:苏轼死也想不通,40年老友为何如此加害?

2月3道贬谪令:苏轼死也想不通,40年老友为何如此加害?

1092年,是苏轼人生的转折点。这一年,被称为苏轼命运保护神的高太后,因病去世,从此,苏轼的命运从峰入谷。

1

元祐八年(1092年)九月,已经连续数日的秋雨,仍旧淅淅沥沥的下个不停。走在通往大内深宫的小径上,苏辙心头有一种不祥之感。他是去探视生病的太后的,路上,遇到范纯仁,彼此只是点了下头,面色凝重,匆匆而过。苏辙心头的不祥之感更重了。

病榻上,高滔滔强打起精神,示意苏辙趋前说话。这位干练的太后,现在脸上几乎没有了血色。她喘息着费力的交代苏辙,说的却都是关于苏轼的。她说苏轼一直要求外放,是自己一直不允,现在看来,可能是自己错了。如果早点外放,也不至于得罪这么多人。她还说苏辙说话委婉,苏轼说话太直。说没让苏轼过来瞧病,也是为了他好。

这高滔滔是苏轼的粉丝,这个几乎无人不知,现在,病重的太后,开始安排后事了。她决定在自己离世前,把苏轼外放定州。河北重镇,需要苏轼这样的人才去经营。

秋风愈紧,苏辙出来时竟然打了个寒战,他知道,太后将不久于人世了,太后一死,朝廷一定变天,他有预感。

苏辙这次探病后的第九天,高滔滔撒手人寰,带着她对皇孙哲宗的不放心离去了。

2

苏轼一直候在宫外等皇上的召见,他是来向哲宗辞行的。这已经是第三次了,前两次小皇帝都是避而不见。苏轼有好多话要跟哲宗说,毕竟他曾经是皇帝的老师,皇上应该给点面子吧。

但是,这第三次,苏轼还是没见到哲宗皇帝,只好去定州上任,带走了满肚子的遗憾和不安。

这一天,从京城传来消息,朝廷有了大变化,章惇做了宰相。苏轼心头有些不安,元祐时代的大臣外放的外放,贬谪的贬谪,看来新党又要执政了。

但是章惇做宰相,还是令苏轼深深地舒了口气,要是换成那班小人,自己真不知道会是什么下场。而章惇,跟自己是同科进士,几十年的老朋友了,虽然政见不合,但关系一直都特好。而且,章惇的儿子章援,还是自己门生。当年苏轼主持礼部考试时,章援被录为第一名。

而且,章惇曾经为苏轼出过头,跟宰相王珪大吵过一架,这件事,苏轼一直都记在心里。那是乌台诗案时的事情了,宰相王珪欲置苏轼于死地,找了两句苏轼的诗:根到九泉无曲处,此心惟有蛰龙知。直接向神宗皇帝告状,说苏轼有二心。

当时神宗就问从哪里看出来的。王珪解释说,苏轼跟皇帝这天龙不在一个频道上,他的心只有地下的蛰龙才懂。

神宗是一位很有学问也很有理想的大好青年,所以就说,苏轼咏桧,跟我有屁关系啊。王珪当然不肯轻易收手,还想继续诬陷。这时候站在旁边的章惇不干了。

他直接冲王珪就怼上了:这样解读诗词,全大宋只要写诗词的人,恐怕一个也跑不掉,都可以定罪。王珪你什么意思,你非得害死苏轼全家才舒服?

王珪被他怼的哑口无言,赶紧推脱说:“这是舒亶说的,我只是转述。”章惇根本不理这些,讥讽道:“你堂堂一个宰相,连下属的口水都吃!”骂的王珪落荒而逃。

当时,王珪的级别可比章惇要高好几级呢,章惇毫不在意为苏轼说话。所以,苏轼对章惇有点感恩戴德。

3

这章惇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是个不信邪的人物,在凤翔时,疯传一处住宅闹鬼,十多年没人敢走近这栋房子。章惇不以为然,直接进鬼屋住了三天,屁事没有,当时人都说鬼都怕他。

一次,苏轼章惇等人去山中游玩,来到一处山涧,对面景色优美,但是根本就过不去。章惇对大家说,这山里的藤条可以帮助我们过去,你们谁敢?同去的人没人应声,都不敢。那山涧不窄,摔下去可就粉身碎骨了。

章惇径走过去,抓起一根藤条,悠然荡了过去,玩了一会儿,又悠然荡了过来,这份勇气,可以说在这班文人中,是找不出第二位的。所以苏轼曾经说章惇是个能杀人的人,鬼都不怕,自己的命都不在乎!

苏轼确实说对了,章惇确实能杀人,但是,苏轼想不到的是,章惇要杀的人,竟然是自己!这一点,苏轼到死都想不通。别说苏轼想不通,就是后世研究这段历史的人,也一样想不通。

1094年4月,苏轼接到诏令,责知英州。责知,是必须马上启程,一刻都不能耽误。苏轼一家赶紧动身,才走出几百里地,第二道诏令又追来了,直接就是降为六品官,没有任何理由。降级就降级吧,还得赶路。六月,第三道诏令又追到,责授建昌军司马,惠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什么意思?苏轼变成罪臣了,本来的六品官、两学士头衔现在全部取消。

4

接到第三道诏令,苏轼万里投荒奔岭南,本想只带儿子苏过过去,可小妾王朝云坚决跟随,说是死活都要在一起。这时候,苏轼第二任夫人王润之已经去世了,身边只有王朝云一个女人了。

好不容易来到惠州,作为罪臣,生活条件可想而知。真正是三月不知肉味。于是,苏轼盯上了羊脊骨,因为羊脊骨的缝隙里,有一丝丝肉。他在给苏辙的信中说,因为自己买羊脊骨熬汤,惹得“众狗不悦”。再苦,这幽默仍在。

命运不会止步于没肉吃,苏轼怎么也想不到,他最心爱的女人他的红颜知己王朝云染了瘴毒,深通医药的他,竟然束手无策,眼睁睁看着心爱的女人离去,这是何等无助的痛楚!

但是,苏轼并没有被厄运击倒,他渐渐从失去爱人的阴影中走了出来,长子苏迈也带着家人过来了,苏轼又开始写诗了。

白头消散满霜风,小阁藤床寄病容。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种。

这首小诗不知怎么就传到了汴京,章惇读了小诗,笑道:看来苏子瞻过的挺滋润的,那就再贬远一些,去儋州吧。一家人赶紧上路亡命儋州。

儋州人不种稻米,以薯类地瓜为主食。连羊脊骨也没得吃。本地人吃老鼠、蝙蝠、蜈蚣,苏轼竟然也尝试着吃了,感觉味道还真不错。而弟弟苏辙就不行了,他贬在雷州,当地人也吃这些东西,苏辙吃多少吐多少,无法消受。

5

苏轼在儋州生活到1100年,这一年,才20多岁的小皇帝哲宗一命呜呼,大概是死于纵欲过度吧。这小皇帝在苏轼做他老师时,才十几岁,就精于此道。苏轼教他读经读史,教他做明君,往往是一不留神,小家伙早已推到宫女,玩起了“游戏”,苏轼只能是摇头叹息。

哲宗呜呼哀哉徽宗上台,章惇失势,被贬到雷州去了。朝廷又想起了苏轼,诏令下达,北返回朝。朝野都一致认为,苏轼这次拜相无疑了。而苏轼却心无波澜,早已对仕途无感了。一家人行至常州时,苏轼忽染重病,一病不起,一代巨星就此陨落,悲哉!

从苏轼后半生的悲惨人生来看,我们在很多时候,是很难看清楚一个人的。苏轼跟章惇,同科进士,交好40年,其子还是苏轼门生,可能只是怕苏轼取代其相位,就如此加害,实在真的让人想不通。人性如此复杂,令人感叹!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什么,王朝云,王珪,宰相,诏令,章惇,命运,苏辙,小皇帝,苏轼,观点评论,王珪,章惇,苏辙,苏轼,哲宗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什么,王朝云,王珪,宰相,诏令,章惇,命运,苏辙,小皇帝,苏轼,观点评论,王珪,章惇,苏辙,苏轼,哲宗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什么,王朝云,王珪,宰相,诏令,章惇,命运,苏辙,小皇帝,苏轼,观点评论,王珪,章惇,苏辙,苏轼,哲宗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