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问题千头万绪,唯有找到症结方能给出正确“药方”。当前外贸、地产数据均有企稳迹象,但若想激活市场信心,恐怕在持续释出稳增长政策的同时,还要避开在经济复苏道路上的“深坑”。在微观层面上要警惕“节俭悖论”,在宏观层面上须当心“市场退行”。
眼下经济最大挑战在于,居民、企业、政府三大部门同时“缩表”,并且形成了一条负反馈循环。居民不断压缩消费支出,导致企业销售与利润下降;企业经营环境恶化,拖累政府税收及就业数据;政府财政支出放缓,又会冲击居民和企业的收入。
微观警惕“节俭悖论”
“节俭悖论”是凯恩斯主义的重要理论之一。说的是,当债务上升或者收入下降时,个体会选择“勒紧裤腰带”生活。但当所有人都勒紧裤腰带的时候,社会总需求会更加弱化,大家的收入将进一步下降。简单来说,就是越节俭越贫穷。
今年以来,各行各业明显感到严重内捲,商家动辄大打“价格战”,但销售数据长期低迷,很难说没有“节俭悖论”的因素作祟。从家庭收入的结构中,可以直观地反映出消费趋势。上半年,内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是平均数的83.3%,比去年降低了1.8个百分点。通常情况,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偏离平均数越大,反映出更多居民跌落至平均收入之下。
要想打破恶性循环,关键在于帮助居民部门“降债增收”。只有让家庭有钱花、愿意花,才能改善预期,扭转缩表趋势。日前,多家内地银行出台存量房贷利率调整方案,旨在降低广大购房者的负债压力。虽说作为核心优质资产,存量房贷对于银行的淨息差收益至关重要。但主动向居民“让利”的行为,实则是在为经济复苏打入强心剂、值得鼓励。
接下来,决策层还要在“增收”方面多下功夫。内需旺盛取决于“藏富于民”,提高家庭可支配收入才是刺激消费的“王道”。市场对于现金补贴、消费券等措施也都有着很高期望。
宏观当心“市场退行”
退行,原是心理学专有名词,指的是人们在受到挫折或出现应激反应时,放弃比较成熟的适应技巧,退回到早期生活阶段的某种行为方式来应付当前情景,借此来降低自身的焦虑。
不可否认,如今的经济问题千头万绪:全球化进程受阻、房地产杠杆高企、地方债风险累积、社会贫富差距扩大、投资与消费乏力。但在增长压力上升之际,经济政策不能重回管控与干预的“老路”上去。当经济处于疲弱阶段,改革需要迎难而上,应该遵循自发秩序的逻辑,让市场去配置资源,对外更多让利、下放更多资源,为企业提供更加稳定、公平、自由的经营环境。
阻止“市场退行”发生,需要的是深化改革开放。笔者此前撰文《把脉中国经济 辜朝明药方有效吗?》指,不同于日本“大衰退”时期,中国还有着巨大的改革红利。这关乎于经济长久之计,不能因为经济波动而半途而废。目前外界的注意力都在货币、财政和产业政策上,关注的是何时降息、是否发债、怎样救房企,但我们在利率、汇率、土地、商业银行、资本市场及国有企业等领域,还有着广阔的市场化空间,要伸手向改革要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