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文景之乱(食契)刘启为什么不念父子亲情,派人逼死废太子刘荣?

文景之乱(食契)刘启为什么不念父子亲情,派人逼死废太子刘荣?

汉武帝刘彻并不是汉景帝刘启的长子,也不是他的第一个太子。在刘彻之前,刘启曾经立庶长子刘荣为太子,也很宠爱刘荣的母亲栗姬。从史书上来看,栗姬距离皇后仅一步之遥,刘荣也受到朝中大臣拥戴,一度被认为是继承皇位的最佳人选。然而在废除薄皇后之后,刘启并未立栗姬为后,反而废除了刘荣的太子位,改封为临江王。在立刘彻为新太子后,刘启又让郅都调查审讯刘荣,最终导致刘荣被迫害至死。刘启对栗姬和刘荣母子的态度变化极大,从万千宠爱到派人逼死发生得非常突然,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也受到了朝廷内外的争议。

刘启的原配是薄皇后,是刘恒母亲薄太后的侄孙女,两人是奉薄太后之命成婚的。但是刘启对这段婚姻没有什么感情,再加上薄皇后没有生育,所以在薄太后去世后两人感情破裂,反而对栗姬倍加宠爱。栗姬为刘启生了三个儿子,其中刘荣为庶长子。按照汉朝法律,没有嫡子的情况下,庶长子是皇太子的第一人选。后来刘荣被立为皇太子,受到了朝廷内外的拥戴,就连馆陶长公主刘嫖都想要将女儿嫁给刘荣。可是因为栗姬对刘嫖频繁向刘启进攻美女不满,在嫉妒之心的趋势下拒绝了这桩婚事,从而导致两人关系恶劣。

然后刘嫖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王美人的儿子刘彻,并联合王美人离间刘启与栗姬的关系,使得栗姬被刘启怨恨而无法登上皇后之位。栗姬被打入冷宫后,刘启又废掉了太子刘荣,改封为临江王。后来栗姬因怨恨刘启郁郁而终,刘荣也在当临江王时获罪被刘启派去的中尉郅都调查审讯调查审讯。刘荣被囚于中尉府期间,受到了郅都的严重迫害,最终选择了自杀。这个事情传到朝中后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尤其是窦太后痛心疾首,要求刘启处死郅都。而刘启却对儿子的死表现得非常冷漠,让朝廷大臣感到不可思议。

刘荣在当太子期间并没有犯过什么错误,就连被废后调查的侵占宗庙土地修建宫室的事情也是子虚乌有。按照汉朝的嫡长子继承制度,无罪而废太子是要引起朝廷震动的大事。而刘启对刘荣不仅是废太子,甚至连诸侯王都不让其当,派出酷吏郅都来讲起迫害致死。从刘荣死后刘启的态度来看,也完全没有父子骨肉之情,表现得相当冷漠和麻木不仁,这是非常不合理的。而与刘启的态度截然相反,上至窦太后,下到朝廷重臣周亚夫、窦婴,都会刘启废太子表示强烈反对。于是问题来了,是什么原因使得刘启不顾朝野反对,非要致刘荣于死地呢?

由于刘荣是无罪被废,也是无罪被逼自杀,所以原因肯定不是出在刘荣本人身上。很多史料把原因归罪与刘荣的母亲栗姬,认为她嫉妒成性得罪了长公主刘嫖,又因争夺皇后之位与刘启产生冲突,所以连累到了儿子刘荣。这种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也得到很多历史圈的学者认同。但是从汉朝政治的大环境上看,这些说法并不是核心原因,只是刘启废太子的导火索。分析其中的原因,刘荣被废甚至被逼致死,还是与当时的政治大环境有关。其中最为主要的便是,以前讲过的刘氏皇族对外戚集团的忌讳和猜忌。

因为太子妃的事情,刘嫖和栗姬的私人恩怨是有的,她的确与王美人联合构陷了栗姬,但这些都不是刘启废除刘荣的主要原因。刘启是很有作为的皇帝,他和父亲刘恒执政时被称为“文景之治”,是中国封建王朝时代的第一个盛世,也为开启汉武帝时代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此有作为的皇帝,又怎么可能因为刘嫖和王美人的造谣而轻易的选择废太子呢?更何况太子无罪,而且受到朝中内外的拥护,如果贸然废太子,岂不是把自己放到整个朝廷的对立面?所以说从政治上看,刘启废太子是有很深层次的原因,而非几句后宫的谣言和污蔑。

从史料上来看,刘启与栗姬的冲突时源于皇后之位的争夺。刘启因为与薄皇后没有感情,所以早就打算废后改立。只是因为薄太后在世,所以他一直拖着没有动手。薄太后去世后,废后的时机已经成熟,刘启便还是谋求废后的操作。栗姬作为刘启最宠爱的女人,儿子又被立为皇太子,所以是皇后的第一人选。在废后之前,刘启与栗姬有一段对话,内容是刘启希望栗姬承诺以后会善待其他的姬妾及他们的子女。从这个记载来看,刘启几乎打定主意要立栗姬为皇后,这次谈话是立后之前最终嘱托。

然而这个嘱托却引起了栗姬的强烈反应,栗姬不但拒绝了刘启的要求,还大言不惭的骂刘启为老狗,使得两人关系突然转冷。史书上认为,从这个事件开始,刘启就已经决定废除刘荣的太子位了。再加上事后刘嫖的挑拨离间,最终促成了刘荣被废,改立刘彻被为太子的事情。

真的是因为夫妻的一场吵架,就决定了国家储君的更换吗?相信这种说法的人是很天真的,也是非常肤浅的。刘启与栗姬的吵架不仅仅是夫妻感情的问题,而是触犯了刘启在外戚当政上的逆鳞。这个逆鳞是从吕雉乱政后就存在的,也是朝廷和皇族最为忌讳的事情。

从刘荣被废到被逼而死的过程来看,很多细节都指向了朝廷中的外戚之争。刘启与栗姬的争吵起因是如何对待其他姬妾的问题,这个问题正是吕雉乱政的开始。吕雉抓住刘邦去世后,汉惠帝刘盈懦弱的时机,利用权势陷害刘邦的姬妾,从而迫害了这些姬妾的子女。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刘邦宠爱的戚夫人,和她的儿子赵王刘如意。吕雉通过这种手段打击了刘氏诸侯王,垄断了朝政大权,形成了以吕氏为首的外戚集团。而这个外戚集团差点覆灭了刘氏天下的,后来被开国元勋和刘氏诸侯王联合起兵诛杀。

吕氏的前车之鉴一直是朝廷和刘氏皇族非常忌讳的,所以对于外戚掌权向来受到很大的猜忌,栗姬对刘启的不逊态度,正好触及了外戚掌权这个逆鳞,自然会被刘启所猜忌。当时栗姬虽然备受宠爱,但刘启更在意的是皇太子刘荣。而刘荣在朝中得到大臣们拥戴,在外戚方面也有很大的人脉优势。从刘荣被废和被处死的朝中反应可以看出,他受到的拥戴遍布真个朝廷内外。当时作为朝廷最大的外戚家族,窦太后和窦婴都是刘荣的支持者。窦太后对刘荣之死痛心疾首,最终逼迫刘启处死了负责审讯刘荣的郅都。

窦婴当时是朝廷重臣,在七国之乱后被封为魏其侯,与太尉周亚夫并称,成为朝廷中权势最大的两位大臣。史书上记载,“孝景时,每朝议大事,条侯、魏其侯,诸列侯莫敢与亢礼。”由此可见,这两位大臣在朝廷中的权势和影响力。而恰好这两位都是刘荣的支持者,尤其是窦婴甚至为了刘荣和刘启发生冲突,以至于用归隐辞职相抗争。周亚夫也因为刘荣的事情和刘启不和,两人的关系渐渐疏远,这也为后来获罪被杀埋下祸患。由此可见,刘荣在朝中支持者的强大,也与外戚权贵来往密切。

栗姬在对待其他姬妾和外戚的态度上与刘启发生冲突,这必然会让刘启联想到吕雉乱政的事情。有了窦太后、窦婴、周亚夫等王公贵族的支持,栗姬如果成为皇后,很可能走上吕雉的道路。这样将会形成不下于吕氏外戚集团的,新的外戚权贵勾结的政治势力。这样的政治势力在刘启去世后,很可能再度出现外戚把持朝政,动摇汉朝根基的事情。而刘氏诸侯王势力在七国之乱中被大幅度削弱,已经没有能力再度阻止外戚贵族垄断朝政的大权。在这种大背景下,刘启对汉朝未来的政治存亡存在着很大的忧虑。

刘启与栗姬的最后一次谈话,不仅仅是对国家和未来的嘱托,也是试探其政治态度。而栗姬的反应明显不符合刘启的预期,而且两人在政治上有着很大的冲突,这才让刘启下定决心废太子刘荣。可这个操作也引发了以窦婴和周亚夫为首的朝中大臣的反对,也让刘荣所关联的朝廷势力露出水面。刘启让郅都逼死刘荣,就是为了避免这些太子旧党卷土重来,威胁到新太子刘彻的皇位。从这个角度看,也体现出刘启作为皇帝的心狠手辣和寡恩薄情。在他心里,为了汉朝的江山永固,什么爱人,什么亲情都可以被牺牲,这些感情因素在皇权面前一钱不值。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不念,刘荣,刘嫖,父子,朝廷,栗姬,亲情,原因,刘启,太子,观点评论,刘荣,窦婴,刘嫖,栗姬,刘启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不念,刘荣,刘嫖,父子,朝廷,栗姬,亲情,原因,刘启,太子,观点评论,刘荣,窦婴,刘嫖,栗姬,刘启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不念,刘荣,刘嫖,父子,朝廷,栗姬,亲情,原因,刘启,太子,观点评论,刘荣,窦婴,刘嫖,栗姬,刘启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