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压枝头低,虽低不着泥。一朝红日出,依旧与天齐。”——朱元璋
对明朝历史有所了解的人应该知道,朱元璋称帝后,国都暂时定在南京。后来出于某些层面的考虑,朱元璋决定迁都,而他相中的最佳迁都选择便是西安。
只不过在朱标巡查完陕西之后,朱元璋便放弃了迁都西安,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
事实上朱元璋最初定都南京并不是因为看上了这座城市,而是因为当时北方地区尚未平定,北元在华北、西北地区是还有着较大的势力。
如果朱元璋将国度定在偏北的地区,极有可能对自身造成一定威胁。再加上当时已经安定的城市中,南京被朱元璋经营了多年,无疑是国都的好选择之一。
后来经过数年的休养生息之后,中原地区的经济基本恢复,于是朱元璋开始考虑起“迁都”一事。1391年,朱元璋派遣太子朱标考察西安和洛阳,以便于后续定都事宜。
起先朱元璋会考虑西安的原因很简单——此城市是中原著名的古都,曾有13个王朝在这里建都,其中就包括繁盛无比的唐朝。
另外西安本身的地理位置具有守御优势,这使得朱元璋非常倾向于将西安作为国都。不过等朱标考察回来之后,他向朱元璋提出,西安存在一个很大的劣势。
要从江南运钱粮到关中,期间耗费的精力以及物力必定相当庞大,在这种情况下,西安并不太适合定为国都。
他甚至一度觉得是因为朱标去西安考察,这才染病丢掉了性命,出于这样的想法,朱元璋便更不愿意将国都挪到西安了。
后来又过了一段时间,朱元璋驾崩,朱标的儿子朱允炆登基为帝。在经历了靖难之役之后,朱允炆行踪尽失,继而朱棣即位,迁都北平。
事实上在朱棣迁都之前,他也针对国都选择考虑过一段时间。只不过他想着自己对于北平更加熟悉。
后来明朝覆灭,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清,中国的国都依旧在北平。清朝覆灭之后中国的国都暂时转变为南京,继而新中国成立,北平更名北京,被定为中国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