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王阳明,一个在中国历史上几乎无人不知的名字。他是明代的思想家、教育家,也是杰出的军事家。他一生坎坷,却也成就斐然。
当今之世,他的心学思想依然影响着千家万户。然而,这位大儒的最后时光,却是在病痛中度过的。
一
王阳明原名王守仁,出生于一个官宦之家。他的父亲王华,曾任南京吏部尚书,可见王家地位不凡。但王阳明自幼便体弱多病,5岁时还不会说话,让父母担忧不已。
起初,王阳明的父母对他基本已失去希望。一个5岁的孩子还不会说话,实在令人难以想象。更让人无法理解的是,王阳明的先天条件并不差,他拥有官宦世家的优越教育资源,本不该如此迟钝。
王阳明的父母原本期盼他能够出类拔萃,光宗耀祖。哪知这个儿子的智力发育远远滞后于常人,简直成了家门的心头大患。
王阳明的父母请来了很多名医,希望能治好这个问题。但随着时间推移,王阳明还是毫无进展,说话能力依然为零。医生们也表示自己束手无策,只能让王阳明多吃些补品,养足精血,也许能有所好转。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两年有余,王阳明的父母已经彻底丧失了信心。作为一个名门望族,不能有傻子后代,这对整个家族来说都是奇耻大辱。家里的长辈甚至建议王阳明的父母再生一个,把这种错误忘记。
好在,王阳明的爷爷没有放弃这个孙子。爷爷经常亲自给王阳明读书,让他听经典儒家典籍。也许是爷爷的悉心教导,亦或是上天眷顾,王阳明竟然能够默记下爷爷为他读过的内容。起初,王阳明只是呆呆地坐在那里,似乎对爷爷读的内容毫无反应。但爷爷并不气馁,每天坚持读书给王阳明听。
渐渐地,爷爷发现王阳明能够跟上他读书的节奏,并且能够用力的点头表示自己在听。一次,爷爷特意停下来问王阳明刚才读的内容,王阳明竟能够用手势表示出答案的关键词。这让爷爷久违的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从那以后,爷爷更加悉心地给王阳明读书。不仅选择儒家经典,还配合手势,帮助王阳明理解。在这种不断的重复中,王阳明如干涸的海绵遇水,逐渐吸收了知识,并且通过手势反馈给爷爷。
一次,爷爷给他读到了《论语·卫灵公篇》中“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的金句。爷爷为他改名“守仁”,希望他能守住仁德之心。就在这之后不久,奇迹发生了,王阳明终于能够开口说话了。
从此,王阳明展现出超过同龄人的聪慧才能,他的知识面早早超过了一般儿童。天资迟钝的他,仿佛一夜间开了智慧,成了一个神童。
二
在王阳明15岁那年,他的父亲去世,家境发生了变化。但王阳明依然在爷爷的悉心教导下,勤奋学习。他博览群书,对经典诗词了如指掌。
按照当时的礼数,王阳明应该通过科举进入仕途,来光宗耀祖。但可能因为他的成长经历,王阳明对科举并不太看重。在他眼中,最要紧的不是功名利禄,而是成为一个有德之士。
所以在王阳明多次科举落第后,他并不以此为耻,而是认为自己还不够博学,不够灵敏,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圣贤。这种态度,足以看出他高尚的人格魅力。
按照当时的封建习俗,一个儒家子弟必须通过科举进入仕途,才算是成功。科举是唯一的入仕之路,家族的荣誉全靠子弟在科举中取得的成就来衡量。
所以当王阳明第一次考试失败时,整个家族都为他感到难堪。一个名门望族的子弟,竟然无法通过简单的县试,实在丢脸。爷爷更是痛心疾首,他感叹自己对王阳明知识的传授出现了问题,否则以王阳明的聪明才智,怎会无法通过县试这一初级科举。
王阳明的父亲则开始责怪他不务正业,只顾着读些无用的书。他认为王阳明应该放下这些不入流的东西,认真准备县试。就连母亲也在背后埋怨王阳明不争气,害得全家颜面扫地。
在这样的压力下,王阳明再次应试,但还是失败了。这一次,整个家族都沉默了,再无人提科举之事,因为深感这是个耻辱。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在两次失败后,王阳明并未气馁。每次补考回家,家人劝他换一条路时,他总是摇头说自己还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等到真正具备了圣贤之德,科举之事自会水到渠成。
这样的回答让家人大跌眼镜。按照封建礼教,科举失败的人应该愧对家族,痛心疾首。哪能像王阳明这样,视失败如无物呢?但也许正因王阳明有这样的胸怀,他的人生才不会被一次次失败击垮,而能屡败屡战,终获成功。
三
28岁那年,王阳明终于通过科举成为进士,开始步入仕途。但他很快就明白,朝堂上的浮浮沉沉,与自己心中的理想格格不入。
一次,王阳明得罪了权臣刘瑾,结果被刘瑾打了四十大板,还被赶出京城。这对一个出生名门望族的青年官员来说,无疑是奇耻大辱。
但王阳明并未被这场挫折击垮。离开京城后,他担任起了地方官员。这成为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
经过数次失败后,王阳明终于在28岁这一年高中进士,踏上了仕途的道路。
按照封建社会的规矩,能够进士及第是非常光荣的事,整个家族都为王阳明感到骄傲。毕竟自王阳明伯父那一辈,家族再无进士,这次王阳明终于重振家族的声威。
进士及第后的王阳明也心怀着为国家社稷效力的理想。他想要扶助君主,辅佐大臣,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可惜理想终究是理想,进入仕途后,王阳明才发现朝中官场的阴暗面。
朝中几大权贵彼此勾心斗角,王阳明一个初入仕途的小吏,无论做什么都可能触动权贵的利益。更要命的是,王阳明性格太过耿直,看不惯权贵的所作所为,这与许多只想混日子的同僚格格不入。
一次,王阳明得罪了当时的权臣刘瑾。刘瑾心胸狭隘,见王阳明不肯跟自己交好,就找机会整治他。终于有一天,刘瑾抓住了王阳明的把柄,直接派人抓到朝堂上,当着众臣的面骂他“无礼”,然后令手下当场打了他四十大板。
这在当时的朝堂上简直是奇耻大辱。一个进士被权臣当众鞭打,所有人都看在眼里。王阳明的家人得知后,再次为他感到无地自容。
更过分的是,刘瑾不仅当众羞辱了王阳明,还将他逐出京城,派去一个偏远的地方任职。
这样的遭遇会击垮大多数人,但王阳明很快就调整了心态。既然朝堂之上不再合适,那就去地方上发挥余热吧。
四
在地方上任职期间,王阳明展露出了他奇优的军事才能。
1516年,王阳明被提拔为督察院左佥都御史,这是一份权力很大的官职。他负责巡抚南方多省,并且有调兵遣将的大权。
那时南方盗贼横行,王阳明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铲除官府中的奸佞之徒,利用他们卧底盗贼中,获悉盗贼行踪。然后他迅速调兵,以雷霆之力歼灭了祸害百姓多年的盗匪。
1519年,宁王朱宸濠发动叛乱,朝野为之震惊。然而兵部尚书王琼很镇定,他说只要有王阳明在,叛乱必定会被平定。
当时王阳明已经没有军权,可以调动的军队很少。但他并未气馁,先放出谣言说朝廷已派十六万大军前来讨伐,迫使宁王犹豫不决。这为王阳明争取了时间,最终他平定了这场叛乱,擒获了宁王。
可见,王阳明不仅文采出众,他的军事能力也是当世首屈一指的。正是因为有他坐镇边疆,皇帝可以高枕无忧。
在担任督察院左佥都御史后,王阳明终于有机会再次发挥才能。
起初,朝廷派他到南方数省巡抚,也是有意将他贬到边远之地。没人相信一个才华出众却屡遭否决的官员,还能在地方上有所作为。
可王阳明接手督察院后,立即展现出了超乎想象的能力。他深入基层,发现南方多省长期以来都是些酒色财气的官员,并无作为,盗贼因为官府的庇护而猖獗。
王阳明第一件事就是掀翻烂泥坝,铲除官场的奸佞之徒。他将这些人一个个调离重要岗位,改派心腹去监察。还利用这些奸佞之徒留下的关系网,收买了一些盗贼内部的眼线。
通过这些眼线,王阳明很快就掌握了盗贼的底细。这些盗贼本是一盘散沙,王阳明却让奸佞散播谣言,使他们联合起来对抗朝廷。终于,盗贼们占据了一个城池,向王阳明宣战。
王阳明正待此时来临。他迅速调动各路官兵,以迅雷之势围歼了这些盗匪。人们这才知道,原来之前的混乱都是王阳明一手导演的局,目的就是一网打尽。
通过这场胜利,王阳明终于确立了自己在南方数省的威信。此后多年,这些地方再无大规模盗贼准备,百姓也得到解脱,都称颂王阳明的恩德。
五
1527年,王阳明再次应诏平定了几场叛乱,使得边疆重归太平。但频繁的军事行动也加重了他原本就虚弱的身体。
这一年,王阳明的肺病恶化了。为了治病,他请求朝廷准许自己离开前线,返回家乡修养。
可惜皇帝并未批准他的请求。在那个时代,政治斗争复杂,王阳明显然触犯了某些权贵的利益,这成为他返回故乡的绊脚石
当时王阳明已经病入膏肓, 皮肤溃烂,整日在病痛中煎熬。可无奈朝廷不许,家人和弟子也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受苦。
六
1529年春节前,王阳明已经病得奄奄一息。
那是一个冬日,寒风瑟瑟。王阳明躺在床上,满身溃烂,疼痛难忍。他知道自己时间不多了,对弟子说出了遗言:“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这八个字凝聚了他一生的人生归宿——心存光明,无愧于己。
说罢,王阳明便含笑而逝。当时正值新春佳节,一般人都在团圆,而他却离开了人世,可见他的最后时光是多么凄凉
这样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军事家,却只能在病痛和无奈中结束生命,实在令人唏嘘。
结语
王阳明一生坎坷,却也成就卓越。他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那句“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蕴含的是他一生对真理的追求,也是后人莫大的精神寄托。
我们虽无法改变这位大儒惨淡的结局,但可以通过学习他的人生,来缅怀他的伟大。无论环境如何艰难,心中亮灯就不会迷失方向。这就是王阳明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