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小太宗唐宣宗,一个人的大中之治,唐王朝最后的辉煌

小太宗唐宣宗,一个人的大中之治,唐王朝最后的辉煌

唐宣宗是唐王朝最后一个平均水平以上的皇帝,《资治通鉴》中甚至用这样一句话来评价:“

讫于唐亡,人思咏之,谓之小太宗

”。

这是个相当高的评价了,唐宣宗在位十三年被称为“大中之治”,国家基本上安定,有击败北方奚族、河西陇右回归、平定安南等功绩,尤其是河湟回归,标志着唐蕃二百年战争唐王朝笑到了最后。

唐宣宗去世之后,唐王朝余下近五十年时间,皇帝一个不如一个,国家一日不如一日,再加上唐末、五代乱世的鲜明对比,更是让人怀念这个不怎么折腾的好皇帝。

(唐宣宗贞陵)

【但唐宣宗真的能和李世民相比么?】

初唐武功比不了,贞观朝政治清明比不了,甚至在用人方面唐宣宗也远远不如李世民。

唐王朝289年,三个名臣辈出的年代分别是李世民贞观之治、李隆基开元盛世,以及唐宪宗元和中兴,甚至唐武宗还有李德裕这位晚唐最优秀的政治家撑起了会昌中兴的门面。

而唐宣宗的大中之治,手下大臣没有一个能称得上名臣,基本上是唐宣宗一人独立支撑,这十三年,实际上是唐宣宗一个人的“大中之治”。

宋代孙甫在《唐史论断》中的评价切中要害,说唐宣宗“

知人君之小节,而不知其大体

”。对此我个人理解,是说唐宣宗当皇帝的“技术”炉火纯青,是个优秀的管理者,却不是一个优秀的国家领导人。

【悲剧结局的郭老太太】

唐宣宗是唐宪宗的第十三个儿子,比大哥唐穆宗小了15岁,之后敬宗、文宗、武宗三个皇帝同辈,都是唐宣宗的侄子,几人年纪差不多,唐宣宗当时是光王,被这三个侄子称为“光叔”。

当年唐宪宗的妃子郭妃是郭子仪的孙女,就先是皇太后,再是太皇太后,是皇宫中辈分最高、地位最尊崇的女人,也是唐宣宗名义上的母亲之一。

当年唐宪宗还活着的时候,郭妃是皇后的唯一候选人,但唐宪宗考虑郭妃出身望族,一直坚持没有册封郭妃为皇后。

据说,只是据说,唐宪宗的暴毙有郭妃幕后操纵的可能性。

唐宪宗死后郭妃的亲生儿子唐穆宗继位,唐穆宗和郭皇太后又轻易放过了杀害唐宪宗的凶手,他们即使不是主谋者,至少也是因为受益于此而掩盖了唐宪宗死亡真相。

唐宣宗一直存着追查父亲死因的强烈愿望,之前没有当皇帝的可能性,就把这个想法深深的埋在心底。唐武宗暴毙之后,宦官拥立了这位寡言少语、貌似智力低下的光王继位,就给了唐宣宗为父报仇的机会。

唐宣宗在位的头几年,一直在追查父亲死因。直到大中八年(854年),有关人员被杀、被贬或者自然死亡差不多了,唐宣宗才下诏不再追究此事。

对于郭皇太后,《新唐书》记载,因为唐宣宗的生母曾经是郭妃的侍女,两个老太太之间有旧怨,唐宣宗对郭皇太后“

奉养礼稍薄

”,郭老太太因此有怨气,在大中二年(848年)试图跳楼自杀被旁边人拦下。唐宣宗听说此事后很不高兴,郭老太太也在当天晚上暴亡。

这实在太明显了,白天还好好的,晚上就暴病而亡了,欧阳修相当于直接说唐宣宗动手杀了郭老太太。

这个说法有个漏洞,如果仅仅是两个老太太的旧怨,还不至于要弄死郭老太太。真相只有一个,就是郭老太太在唐宪宗死亡过程中扮演了某种不光彩的角色。

【对李德裕的处置,是唐宣宗最大的一个错误】

唐宣宗城府极深,平时少言寡语,《旧唐书》记载,唐文宗、武宗在十六王宅饮宴之时,经常拿唐宣宗开玩笑,“

强诱其言,以为戏剧

”,“

武宗气豪,尤不为礼

”。

甚至有些野史当中记载,唐武宗曾经派人刺杀过唐宣宗,唐宣宗出家为僧才逃出生天。但野史不足为凭,应该是佛门为了贬低灭佛的唐武宗而编造的谣言。

不过,仅凭正史记载唐武宗兄弟几人戏耍唐宣宗,就足以让唐宣宗怀恨在心了。所以,就像现在特朗普否定奥巴马一样,唐宣宗否定了唐武宗的一切。之前唐武宗灭佛,唐宣宗迫不及待的恢复佛教、重建寺庙;之前唐武宗裁汰冗官,唐宣宗恢复这些官位的编制;之前唐武宗取消进士曲江宴、杜绝浮华之风,唐宣宗重新恢复。

以上这些,也是唐宣宗刚刚继位立足不稳,借这些手段来笼络各方的客观需要,与当年武则天大肆封官、笼络官员一个性质。只是唐宣宗手段急切,所作所为明显带着怨气,个人情绪色彩太浓了。

至于

李德裕

,这位辅佐唐武宗实现会昌中兴的第一重臣,一方面是功高震主,唐宣宗担心自己驾驭不了,另一方面就是恶唐武宗之余胥。

唐宣宗继位仅仅八天就免掉了李德裕的相位,先是明升暗降,然后是翻旧账制造冤案。李德裕这位强势宰相、改革派,肯定是得罪了很多人,于是上下齐动手,李德裕被三年三贬,到天涯海角的崖州当了一个最低级的司户参军,并在那里去世。

与此同时,另一位会昌年间的干臣

薛元赏

也被外放出京。当年唐文宗甘露之变后宦官势力极盛,整个大唐万马齐喑,薛元赏临危受命负责京城治安和国家财政两大重任,一边压制宦官势力维护长安秩序,一边维持唐王朝收支平衡,是有功于大唐的能臣,却也因为与李德裕走得太近被外放。

历史不能假设,但以李德裕的操守和能力来看,如果唐宣宗能够用好李德裕,会昌中兴政策得以延续,唐王朝的局面必定大为改观。

当年李世民能够信任且重用李建成的亲信魏征,而唐宣宗却不能信任唐武宗的重臣李德裕,仅凭这一点,唐宣宗这个小太宗成色就差了很多。

(海南省海口市纪念李德裕等人的五公祠)

【宰相只是唐宣宗的大秘】

唐宣宗在位期间,最重要的宰相是白敏中和令狐绹。

白敏中

是白居易的堂弟,与独善其身、远离政治的白居易不同,白敏中此人可以算是一个标准的小人。

当年唐武宗准备起用已经年近七十的白居易入长安为官,李德裕认为白居易年事已高,建议提拔白敏中,白敏中因此被任命为翰林学士,进入大唐高级官员行列。唐宣宗继位之后,白敏中却对李德裕落井下石,制造冤案迫害李德裕,李德裕因此被贬官。

白敏中死于唐懿宗时期,离李德裕去世已经过了十余年,但白敏中仍然是士人心目中的卑鄙小人,谥号为“

”。

得到丑这个谥号的人历史上有几个,唐代有唐肃宗时期的宦官李辅国,西晋时有与石崇斗富的王恺,“

怙威肆行

”,打着皇帝旗号为所欲为,一个标准的恶谥,活该。

当然,白敏中此人还是有一定能力的,做过一些有利于国家的事情,对李德裕的迫害,无非是过于热衷功名利禄、对上逢迎罢了。

唐宣宗非常崇拜自己的父亲唐宪宗,所以任用的重臣很多是当年元和年间重臣的后人,

令狐绹

就是当时宰相令狐楚的儿子。

当年唐宪宗死后,令狐楚冒着风雨陪伴唐宪宗灵驾,还是个小小少年的唐宣宗印象深刻,因此爱屋及乌,提拔令狐绹入朝为官。

实事求是讲,令狐楚虽然是一代文宗,但对于元和中兴贡献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与李逢吉等人同属对藩镇姑息的主和派,这一派就是后来的“牛党”。当年唐宪宗平定淮西吴元济叛乱的时候,特意把李逢吉和令狐楚外放出了长安,就是怕他们在长安动摇军心。

除了令狐绹之外,还有当年元和名相杜黄裳和裴度的后人都被重用,唯一例外的是李德裕,虽然也是元和名相李吉甫的儿子,却成了唐宣宗重点打击的对象。

令狐绹此人在大中年间为相十年,这是大唐宰相当中少见的。而令狐绹最大的特点,就是完完全全服从皇帝的命令,从不说不,没有任何违背唐宣宗意图的事情发生。

按唐宣宗的规定,地方官任期满要回京面圣,然后再从长安出发赴任。曾经一次,某官员任职期满,第二个职务就在临近州郡,令狐绹就特事特办了一次,让此人直接就职。但唐宣宗得知之后狠批了令狐绹一次,“

德音即行,岂又踰越?宰相可谓有权。

”当时尚且天寒,令狐绹吓得汗透重裘。

这个故事出自五代刘崇远笔记《金华子杂编》,虽非正史,但可信度较高,这也是唐宣宗当皇帝最大的特点,每个大臣在他面前都是诚惶诚恐、战战兢兢。

(《金华子杂编》)

【宦官专权在唐宣宗时期并不是一个问题】

晚唐时期,虽然宦官势力庞大,但毕竟名不正言不顺,只要碰到一个稍稍有些本事的皇帝,都能把宦官势力压得死死的,唐武宗、唐宣宗都能做到这一点,之前唐文宗只是太心急了,甚至唐王朝的亡国之君唐昭宗同样有机会。(唐哀帝就不算了,傀儡而已。)

唐宣宗对宦官的做法就是

抓小放大

,对于底层宦官严刑峻法毫不容情,对于上层如宦官四贵加以虚恩,虽然毫不触动他们掌握的神策军权,但也不允许他们结交大臣干预朝政。

宦官四贵中的神策左军中尉马元贽有拥立唐宣宗继位大功,与宰相马植是同宗,马元贽把唐宣宗赏赐的一条腰带送给了马植。唐宣宗发现之后,没有理会马元贽,却把马植罢相贬官,公布罪名就是结交宦官。

这招叫做敲山震虎,或者叫杀鸡儆猴,用处置马植让马元贽不敢轻举妄动。本来宦官们当年选择唐宣宗就是因为他平庸甚至可以说是有智力缺陷,却没想到选择的是一位最精明的皇帝。

依靠这种手段,宦官势力在唐宣宗大中年间丝毫没有掀起风浪,但唐宣宗也没有稳妥的彻底解决宦官的手段,才让宦官在唐宣宗死后卷土重来。

【最勤奋、自律的皇帝】

为了掌控权力,唐宣宗做了很多功课,他可以算是唐朝最自律、最勤奋的皇帝。

《唐语林》记载,唐宣宗酷爱读书,经常读书到深夜,宫中人私下称他为“

老儒生

”。而且经常召集翰林学士交谈,同样谈到深夜。大唐五品以上官员名册《具员御览》也放于案头,时时翻看。确实,那么多官员资料、地方情况需要阅读、记忆,不下苦功怎么能行呢。

临御逾于一纪,而忧勤之道,始终一致

”(《金华子杂编》),唐宣宗在位十余年,一直勤政,确实不容易。

唐宣宗经常微服出游,一人一驴,厚帽遮面,走到哪里看到哪里,经常与包括贩夫走卒在内的普通百姓交流。当然,必定有侍卫附近护卫,长安城周边的治安还是可以的。

通过这种方式,唐宣宗不仅能够掌握普通百姓的生活状态,对中低级官员的官声、政绩也有了解。如果有能够入眼的低级官员,唐宣宗就写成纸条贴在宫殿的柱子上。或许很快,或许几年,当需要官员的时候,唐宣宗就从柱子上摘下一个名字任用。宰相班子不知道皇帝是从哪里得到的这个人的信息,更是觉得皇帝高深莫测。

这种方式只能了解长安周边,唐宣宗让人秘密编撰了《处分语》一书,又名《诸道山河地名要略》,记载全国各地风土人情,每当外地刺史来京时,唐宣宗就按此书记载与官员交谈,各州刺史无不为皇帝熟悉本地情况所震动,不敢对皇帝有所欺瞒。

当年唐宪宗元和朝宰相李吉甫编撰的《元和郡县图志》应该也是类似的资料,这是宰相的基本工作,地方官也不敢蒙骗当时的宰相;当年李世民对房玄龄等人说过,事务性的事情不是宰相该做的,举荐人才才是宰相的第一要务。

而唐宣宗把宰相该做的事情都做了,貌似勤奋,但想必唐宣宗没有更多时间去做其他事情了。

当有大臣提议要唐宣宗立太子的时候,唐宣宗的回答竟然是立了太子,我不就成了闲人了么?这才是唐宣宗内心的真实想法,他的一切行为,无非都是为了坐稳这个位置而已。

《唐语林》中还有一个故事,说唐宣宗宠爱一个美女,过了一段时间,担心此女会使自己陷入温柔乡不思进取,就赐了一杯毒酒,美女就此香消玉殒。

后世崇祯也是同样勤政自律,对陈圆圆如此美女也是不屑一顾,但勤政自律挽救不了大明王朝,唐宣宗同样也没能挽救大唐王朝。

皇帝做宰相的工作,宰相就只能做更琐碎的事情,当国家决策层全部陷入事务性工作中之后,谁在思考国家未来?

唐宣宗具备当一个优秀帝王的所有必要条件,包括勤政、自律、爱民、俭朴、好学,并对臣子有足够的控制手段,单纯从个人能力来说,唐宣宗比依靠杀戮的武则天、依靠个人魅力的唐武宗都要胜一筹。

但唐宣宗最欠缺的一点,也就是前文所说与李世民最大的差距,就是在用人方面。人力有时穷,一个优秀的皇帝,无论如何也比不上一个优秀的皇帝再加上一批优秀的宰相。

这就是我所说的“一个人的大中之治”。

唐王朝的最后辉煌,只是唐宣宗一己之力带来的回光返照。还是同时代的李商隐说得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大唐帝国,已近黄昏。

用数学和工程的思维方式去解读历史,妄图以古喻今。理工男读历史,欢迎关注和讨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李德裕,皇太后,唐宪宗,郭妃,皇帝,老太太,王朝,唐武宗,一个人,唐宣宗,观点评论,李德裕,唐宪宗,郭妃,唐武宗,唐宣宗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李德裕,皇太后,唐宪宗,郭妃,皇帝,老太太,王朝,唐武宗,一个人,唐宣宗,观点评论,李德裕,唐宪宗,郭妃,唐武宗,唐宣宗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李德裕,皇太后,唐宪宗,郭妃,皇帝,老太太,王朝,唐武宗,一个人,唐宣宗,观点评论,李德裕,唐宪宗,郭妃,唐武宗,唐宣宗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